香港特區(qū)政府1日公布首批10名副局長及8名政治助理任命,其中,剛辭任福建中學校長和教聯會副主席的蔡若蓮,被委任為香港教育局副局長。香港反對派因蔡若蓮的親建制派背景,向特區(qū)政府發(fā)難。
據香港媒體報道,蔡若蓮在教育局工作時曾推動“普教中”(即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目)以及“推普替粵”。而蔡若蓮所屬的教聯會,曾獲教育局撥款超過1000萬港元,成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當年推出過《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蔡若蓮本人也曾批評非法“占中”是在運用“急功近利的政治斗爭手段”。因此,反對派擔心蔡若蓮上任后國民教育科將會卷土重來。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宣稱,該任命明顯是對香港人的挑戰(zhàn),他攻擊林鄭月娥是找一名“死士”來推進“洗腦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幼師校友會主席麥謝巧玲表示,蔡若蓮曾分別擔任課程教育發(fā)展主任和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熟悉當前的教育制度,是合適人選。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稱,反對派用政治立場凌駕教育專業(yè),那些指責對蔡若蓮來說是一種侮辱,也不公道。他認為,蔡若蓮具有適合的資歷和前線經驗,學界對她寄予厚望,呼吁社會理性看待事件。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有民主派背景人士早前獲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有其他背景的人士進入政府也很正常,反對派意圖借蔡若蓮的任命,挑起港人對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的憂慮,打擊新政府管治威信,挑戰(zhàn)中央政府權威。劉兆佳認為,事件被夸大或政治化,推行國教是中央政府要求和特區(qū)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推行國教肯定涉及整個政府決策,不單純由教育局負責,也不是副局長單獨承擔的項目,反對派若以此為政治斗爭借口,將不利于改善與中央和特區(qū)政府關系。▲
(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