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澤
本屆全運會群眾比賽上,橋牌歸來,設(shè)置6個小項。在連續(xù)6天的爭奪后,東道主天津隊獲得了公開團體與青年團體項目的金牌,上海隊獲得女子團體項目金牌。福建隊的陳終生、沈清獲得公開雙人金牌,天津隊的劉思成、褚子杰獲得青年雙人的金牌,上海隊陳逸倩、朱萍獲得女子雙人金牌。
參加本屆全運會橋牌項目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共計300余人。參賽者評價說,國內(nèi)規(guī)格最高的橋牌比賽能夠讓普通人參加,已經(jīng)十分滿足。曾參加過1987年全運會的上海隊選手劉逸倩對橋牌進入全運會正賽表示樂觀。
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說,本次群眾比賽的橋牌項目沒有接到一個抱怨和投訴,這為以后橋牌在全運會上立足開了一個好頭。
智力運動“小兄弟”
橋牌是一項優(yōu)雅但競技性很強的智力運動,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英國。在以后的幾個世紀中,它以多種名稱和形式的牌戲存在。直到1925年,哈羅德·范德比爾特提出了一種完善的新形式橋牌,由此誕生了現(xiàn)代橋牌──定約橋牌。
與其他智力運動相比,橋牌的歷史很短,但由于它講究交流、注重合作,符合現(xiàn)代人工作和生活的理念,得到了廣泛推廣。20世紀初,橋牌在中國已經(jīng)有了愛好者群體。早期的橋牌主要在一些歸國的知識分子中流行。新中國成立后,一些領(lǐng)導人也將橋牌作為鍛煉腦力的主要休閑活動,積極倡導并參與橋牌運動。經(jīng)過30多年,橋牌在全國得到了有組織、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參與人群逐漸增多,水平也不斷提高,成為全國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我國男女隊均取得過世界冠軍,已經(jīng)進入世界橋牌強隊行列。
棋類運動多為單兵作戰(zhàn),而橋牌需要搭檔之間的默契。橋牌首先是團隊項目,鍛煉人長思維的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因為復雜的競賽規(guī)則以及對計算的要求,只有真正喜歡這項運動的人才會樂在其中。獲得全運會公開雙人組冠軍的福建隊選手沈清說:“橋牌要找一個好搭檔,比找老婆還難,這是一句實話。我們的愛好已經(jīng)堅持了幾十年,我認為,能堅持打橋牌,一定是有恒心和毅力的人。雖然工作很忙碌,但對于橋牌的愛好一直沒有放棄。能有個一輩子的愛好,這是一種幸福?!?/p>
沈清是工程師,1991年接觸橋牌,從中受益良多。“橋牌培養(yǎng)的是團體精神,在公司管理方面,各部門的協(xié)調(diào)其實和橋牌的道理一樣。其次,因為要不停計算,打橋牌的人不會得老年癡呆癥。我們經(jīng)常為一副牌爭吵,在爭吵中增加默契,吵完了喝點小酒,還是好朋友。打橋牌的快樂在于面對真正的高手時,我們是有機會的。這項運動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p>
代表北京隊的劉暢是清華經(jīng)管學院2013級本科生,畢業(yè)后將前往哈佛大學經(jīng)濟系攻讀經(jīng)濟學博士,他與隊友合作,為北京隊爭得了青年團體賽的銀牌。他堅持橋牌訓練15年,曾獲得過大馬杯賽亞軍。劉暢說:“橋牌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能玩好的,多打橋牌可以鍛煉很多能力,包括諒解別人,學會考慮別人的心態(tài),大風大浪都要保持相對的平靜?!?/p>
業(yè)余也有機會
全運會橋牌群眾比賽參賽選手從2017年全國橋牌通訊系列賽月賽成績優(yōu)勝者中產(chǎn)生,各省、區(qū)、市各取成績最好的兩對選手參加。因為運動員資格不受已簽訂的全國橋牌運動員注冊協(xié)議限制,所以參賽選手中既有橋牌名家,也有民間高手,既有公務(wù)員、企業(yè)家、普通員工,也有在校學生,覆蓋各地、各年齡段和各行各業(yè)的橋牌愛好者。全運會以橋牌為紐帶,將他們聯(lián)系到一起。
羅超毅說:“參賽選手的廣泛性讓人歡欣鼓舞。運動員大都來自基層,一層一層選拔上來,他們是中國橋牌項目深厚的基礎(chǔ),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應(yīng)該為他們提供舞臺,未來這種服務(wù)將越來越好?!?/p>
橋牌本身的特點也使普通人挑戰(zhàn)職業(yè)選手有了現(xiàn)實的可能,特別是雙人賽。裁判長宋召說:“打團體賽的策略是安全打法,為了完成定約,選手一般不會冒風險。雙人賽的打法和團體賽不一樣,選手為了搏更多分,會想盡辦法。實際上雙人賽技巧性更高,對牌手的要求更嚴格。大家都想冒險搏高分,導致失誤的概率遠大于團體比賽,偶然性就大了?!鄙蚯搴痛顧n陳終生參賽的目標本是為福建隊拿下公開團體項目獎牌,結(jié)果并未如愿。他說:“團體金牌的分量比雙人賽更重。我們打得非常認真,但與對手確實有差距。整體實力越強,勝率就越高。兩隊之間對抗,打掉48副到64副牌,實力強的基本上穩(wěn)贏。雙人賽不一樣,即使大師坐在對面,也不一定能全勝,有運氣成分”。
雙人賽第一輪結(jié)束時,沈清已經(jīng)不抱希望,但是陳終生鼓勵他說:“我們總要拿塊獎牌回去,參加全運會,一生可能就這一次,不拼一下對不起自己。我們也沒想到拼得冠軍,確實很開心。打橋牌很多年了,也拿了不少冠軍,但從沒有像今天這個冠軍有成就感,肩負著福建人民的希望,我們付出了非常多?!?/p>
沈清說:“橋牌之所以比圍棋更有趣,就在于偶然性比較大。圍棋比賽中職業(yè)選手和業(yè)余選手比賽,業(yè)余選手肯定贏不了,但橋牌不一定,因為有運氣在里面,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當然,偶然性是建立在必然性基礎(chǔ)上的,存在于對待比賽的認真態(tài)度中。對每一副牌都要全神貫注,才可能得到運氣的眷顧?!?
選手們都清楚這次比賽的含金量。天津隊一位選手說,這次群眾項目比賽,很多代表隊挑選了高手,但大部分是業(yè)余愛好者,女子項目里職業(yè)選手比較多。劉暢認為:“全運會的橋牌比賽肯定沒有最頂級的比賽強,因為每個代表隊只能出4個人,北京與上海這樣的強隊在團體預賽中甚至沒有出線。”
橋牌姐妹檔
來自甘肅省的馮云、馮霞姐妹雖然都已有超過20年的牌齡,但在過去很少以搭檔的形式參加橋牌比賽。沒想到,姐妹二人首次聯(lián)手征戰(zhàn)全運會,就幫助甘肅隊拿到了女子團體的銅牌。
姐姐馮云和妹妹馮霞都是上世紀90年代接觸到橋牌運動。馮云所在單位有橋牌培訓班,馮霞則是在上大學期間接受的橋牌啟蒙。姐妹以前搭檔參加過一次比賽,結(jié)果并不如人意,賽后兩人都很生氣。馮霞說:“對牌局出現(xiàn)不同見解很正常,因為是親人,彼此的怨言就多些,爭執(zhí)比較激烈。賽后我們一個在馬路這邊走,一個在那邊走,一起出門,卻沒一起回家?!?/p>
今年全運會預選賽前,久未配合的兩人決定結(jié)對參賽,出乎意料,姐妹倆最終以甘肅省第二的成績,獲得了參加天津全運會的資格。馮云說:“同事都很羨慕我,我也沒想到人到中年了還能參加全運會。”為備戰(zhàn)全運會,甘肅特意給4名參賽隊員準備了專門的訓練場地。
團體比賽前,兩人還差點因為資格問題無法參賽,最終在開賽前兩個小時才克服困難來到現(xiàn)場?;蛟S是受到開賽前風波的影響,甘肅隊首場不敵河北隊,經(jīng)過調(diào)整,兩人越戰(zhàn)越勇,預賽最后一輪戰(zhàn)勝東道主天津隊晉級半決賽。在三四名決賽中,她們幫助甘肅隊逆轉(zhuǎn)重慶隊,站上領(lǐng)獎臺。
通過與高手過招,姐妹倆的牌技得到了提升,回去后她們也會把處理牌的技巧和方式與牌友們分享。馮云說:“省內(nèi)除了蘭州市,其他城市參與橋牌運動的人不多。我希望通過我們參賽,帶動更多的人參與橋牌。我的性格比較急躁,打橋牌讓人安靜。”
139組合
在144名決賽運動員中,60歲以上的選手有13人,年齡最大的是來自四川的鄧尚宇,今年已72歲高齡。他的搭檔謝正生67歲,兩人是所有選手中年齡最大的一對,年齡總和達到139歲,獲得了“139組合”的稱號。
鄧尚宇來自南充,退休前在銀行工作,牌齡超過30年。剛接觸橋牌時,老鄧覺得橋牌講究配合,很有意思。他說:“我退休后經(jīng)常打橋牌,加入了南充的橋牌協(xié)會,開始參加省里組織的各種橋牌活動。說實話,我們倆6年前首次配對打橋牌的時候,真沒想到能登上全運會的舞臺?!?/p>
鄧尚宇與謝正生位列預賽第二,得到全運會橋牌比賽的決賽資格。之所以能從預選賽中“突圍”,鄧尚宇說這多半要歸功于謝正生,“有段時間我身體不太舒服,老謝來醫(yī)院看我,給我很大鼓舞。賽場上,我們的配合非常默契,彼此間都能對對方的牌勢有個判斷”。團體賽階段,“139組合”在兩天半的時間里打滿了11輪、共132副牌。兩位老人表示,只要每天能保證6小時的睡眠,用正常狀態(tài)打滿這些比賽問題不大。雖然沒有獲得獎牌,不過老鄧認為,來參加全運會,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和搭檔更重視打牌的過程,希望能從與全國高手的角逐中得到快樂。
謝正生說,在當?shù)爻D陞⑴c橋牌活動的60歲以上老年人有近百人,每個月市里至少組織兩次雙人比賽,協(xié)會里的老人常常自掏腰包舉辦慶生橋牌邀請賽。鄧尚宇說:“打完比賽大家聚餐,像一家人一樣。無論成績?nèi)绾危亦l(xiāng)的老友們都等著我們回去,給我們倆接風洗塵。只要下屆全運會還有橋牌項目,身體狀況允許,我還想再來一次。”
這次橋牌比賽中,還有6位2006年出生的小學生,分別來自河北隊和遼寧隊,年齡最小的郝啟盛只有10歲8個月。每輪比賽打完,小家伙們都圍在帶隊老師身邊,認真聽老師分析局勢。看到這些小字輩,鄧尚宇說:“希望年輕人通過參與橋牌比賽,培養(yǎng)與人交際的能力,顧全大局、把控整體,這些觀念需要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