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九鼎”與漢畫中的“泗水撈鼎”圖像淺析

      2017-08-03 09:28:36王嘉楠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關(guān)鍵詞:九鼎

      王嘉楠

      (山西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摘 要:在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史上,“九鼎”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曾一度被視為王權(quán)與天命的象征,被塑造成華夏王朝的傳國重器,體現(xiàn)出鮮明的大一統(tǒng)與天命觀思想。借助漢畫中有關(guān)“泗水撈鼎”的圖像與想象,蘊含在“九鼎”中的政治思想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關(guān)鍵詞:九鼎;泗水撈鼎;大一統(tǒng);天命觀

      中圖分類號:K87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69-02

      在中國歷史上,“九鼎”曾一度被視為傳國重器而備受尊崇。以九鼎為中心,衍生出不少神秘的傳說與激烈的斗爭,其本身的流轉(zhuǎn)傳承更是撲朔迷離。九鼎作為國祚與王權(quán)之象征,集中反映出古人的大一統(tǒng)與天命觀意識,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傳統(tǒng)影響深遠。漢畫中的許多圖像便是以九鼎為題材刻畫的,其中以“泗水撈鼎”的故事最為人所熟知。借助相關(guān)的歷史傳說,結(jié)合“泗水撈鼎”漢畫藝術(shù),探討九鼎所蘊含的政治思想便成為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課題。

      一、“九鼎”溯源

      “鼎”是中國古代器物發(fā)展史上功能與價值變化跨度最大的器物之一。作為華夏先民最早發(fā)明的一批陶制炊食器,鼎的初始含義是指有著三足支架,用以烹煮食物的容器。許慎《說文解字》曰:“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雹?/p>

      夏代晚期至商代,出現(xiàn)了青銅鼎。當時冶鐵技術(shù)尚不發(fā)達,青銅產(chǎn)量又極少,因而青銅自然成為一種不可多得的珍貴材料而被貴族壟斷。除了制造武器外,青銅大多被用來制作貴族在各種特殊場合使用的器具,以滿足其奢侈需求,如用于宴饗中招待貴賓或祭祀宗廟的儀典上,因而青銅器是上層統(tǒng)治階級身份、地位與財富的多重象征,成為貴族專利。

      西周時期,周王室崇禮尚德,主要將鼎作為禮的物質(zhì)載體,通過具體的制度差別來彰顯禮的存在,以“別上下,明貴賤”,庶人既無鑄鼎之財力,又無鑄鼎之名分。周代禮治之等級通過各階層所有物的大小或多少體現(xiàn)出來。何休追述周代禮制注曰:“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弊鳛榧漓?、區(qū)分貴賤等級之用的鼎,形制相同,但其數(shù)目、規(guī)格分別與其爵位相匹配,天子享有九鼎,其他爵位依規(guī)格依次遞減,考古學家郭寶鈞先生將之總結(jié)為“列鼎制度”。將“天子九鼎”以制度的形式確立下來,無疑是欲通過禮制的確立進一步強調(diào)天子的至尊地位。俞偉超在《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中結(jié)合大量的考古資料,詳細分析了周人用鼎制度的演變,認為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諸侯之卿僭用天子禮制以及東方諸國庶人逐漸普遍使用士禮”②標志此期等級界限的消失與等級制度的崩潰。至西周末期,周王室名存實亡,諸侯僭禮之事層出不窮,禮制漸弛。列鼎制度中代表周王至尊地位的“九鼎”,其使用者由天子專屬而下移至諸侯、貴族階層,現(xiàn)實制度上的“九鼎”,神圣性逐漸褪去。但是對漸次衰落的周王室及其擁護者來說,出于維持統(tǒng)治的政治意圖,急需將“九鼎”作為王權(quán)或者天命的符號而不斷神化,強調(diào)周之天命的絕對意義,于是制度上的“九鼎”在后世逐漸被抽象、神化成歷史傳說。

      二、“九鼎”傳說

      傳說中“九鼎”為周王室所繼承,故文獻亦稱其為“周鼎”?!熬哦Α敝钤缬糜诖呵飼r期?!蹲髠鳌沸辍俺鯁柖Α笔录刑岬搅恕拌T鼎象物”的傳說。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帶兵北伐陸渾之戎,經(jīng)過洛陽,陳兵示威于周之疆界,為解除戰(zhàn)爭威脅,周定王派使者王孫滿慰勞楚軍,楚莊王態(tài)度傲慢且極具挑釁性地向王孫滿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王孫滿答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③

      在此,王孫滿通過講述九鼎的產(chǎn)生原因、目的及其流轉(zhuǎn),最終目的在于勸誡楚王不要貪心問鼎,“鼎之輕重,未可問也”,結(jié)果楚王罷兵而返。王孫滿指出,作為“德”的象征,九鼎的所有者并非一成不變,而會隨著統(tǒng)治者的昏與德不斷易位,有德者得鼎,失德者失鼎。九鼎被認為是德與天命的精神載體,是帝王受命于天,在人間實現(xiàn)統(tǒng)治合法化、捍衛(wèi)統(tǒng)治制度化的必備之物。

      王孫滿的為周辯護,還有另一點值得特別注意?!拔粝闹接械乱?,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彼Q夏的首領(lǐng)“遠方圖物,貢金九牧”,“牧”字,閻步克先生在《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中考證,通“巫”,是遠古先民掌宗教祭祀的首領(lǐng),后逐漸演變?yōu)閳?zhí)掌地方事務(wù)的行政長官?!熬拍痢奔创笥碇嗡笏鶆澐值木胖蓍L官,“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是說用九州所貢之青銅鑄鼎,并將遠方所圖之各種物象鑄于鼎上,以“使民知神奸”。這實際上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夏作為中央政權(quán)對地方九州及人民的領(lǐng)導,隱含著最初的“大一統(tǒng)”思想因素?!熬胖荨敝鲇凇渡袝び碡暋罚鋾枋隽舜笥碇嗡嬐练纸?、任土作貢的情形,雖從未明確提出“大一統(tǒng)”口號,卻在諸多方面表現(xiàn)明顯的“大一統(tǒng)”思想傾向。在其描述中,禹所統(tǒng)治區(qū)域被劃分為“九州”,這個“九州”并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家”之九州,而是將天下視為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政權(quán)治理下的九州,“九州”需要根據(jù)各自的土質(zhì)、出產(chǎn)等情況向中央“貢物”,大禹治理好水患后,從此“四海會同”“九州攸同”“四海一家,諧和萬邦”?!熬胖荨碧N含周初以來人們對于中國全境的臆想,與“四?!泵o相同。春秋時期出現(xiàn)“天下分九州”的觀念,所以“九鼎”之名應(yīng)該也是這一時期的產(chǎn)物,用以指代“九州”。

      到了戰(zhàn)國時期,以“九”名物逐漸流行,如屈原的《九章》《九歌》等?!熬胖荨北挥靡詤^(qū)劃土地表明此時周代天下一統(tǒng)的意識已經(jīng)十分明確?!熬胖荨笔窃谖髦苷?quán)岌岌可危的政治形勢下,統(tǒng)治者所企望的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即實現(xiàn)中央政權(quán)對地方諸侯的領(lǐng)導與統(tǒng)一。楚莊王“問鼎中原”即是地方諸侯挑戰(zhàn)周之中央權(quán)力的一種暗示,如杜預說“楚子問鼎”是“欲逼周取天下”。所以王孫滿才會神化“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的傳說來駁斥問鼎的無理要求,宣誓周王室作為中央政權(quán)的絕對地位。

      由于九鼎被賦予如此豐富的政治涵義,特別是與天命及統(tǒng)一的話題密切相連,擁有九鼎順理成章地成為當時統(tǒng)治者的共同愿望。在“九鼎”傳說的基礎(chǔ)上,鼎代表天命、統(tǒng)一的思想經(jīng)過戰(zhàn)國時期的強化,在社會政治心理層面逐漸積淀下來,凝聚為一種政治傳統(tǒng)而被后世統(tǒng)治者繼承并廣泛傳播。

      此后,圍繞九鼎掀起了一系列政治風波,甚至屢次引發(fā)諸侯之戰(zhàn),各個諸侯國都欲坐擁九鼎而號令天下,企圖借助九鼎來證明自己擁有天命的資格和統(tǒng)一的力量,以傳承三代的政治統(tǒng)緒,恢復想象中天下一統(tǒng)的三代“王業(yè)”。

      三、漢畫中的“泗水撈鼎”圖像

      自九鼎之傳說之后,時人對九鼎的存在便深信不疑,并認為其一直被安放在周室太廟,所有以九鼎為中心的政治風波均以此為前提。然周秦易代之際,九鼎神秘失蹤。史籍關(guān)于其下落的記載也是莫衷一是,但反映當時漢人心態(tài)的《史記》與《漢書》所載下落一致:其一是秦滅周后,曾短暫得到過九鼎。其二是鼎最終淪沒于泗水彭城下。顯然這兩個結(jié)論又與相應(yīng)的史實相契合:一是秦王嬴政橫掃六合,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秦帝國,二是秦二世而亡,漢帝國取而代之。“其器九鼎入秦”后,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解釋九鼎及其下落云:“器謂寶器也。禹貢金九牧,鑄鼎于荊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歷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雹芮刂芯哦χ挥喟硕?,秦始皇對此耿耿于懷?!笆蓟蔬€,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睗h人以此為依據(jù),衍生出各種“撈鼎”的傳說與故事,并將其創(chuàng)作成“泗水撈鼎”的畫像。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得益于漢代田野考古學的發(fā)展,有關(guān)泗水撈鼎圖像的實物資料在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的泗水流域陸續(xù)發(fā)現(xiàn)。出土漢畫中的“泗水撈鼎”圖像,多見于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上,如山東鄒城臥虎山畫像石槨北槨板內(nèi)側(cè)、山東微山島畫像石槨、山東微山縣溝南村畫像石槨、山東滕州畫像石槨、江蘇盱眙東陽漢墓出土的木刻、山東安丘漢墓等均出現(xiàn)有“泗水撈鼎”圖像。而關(guān)于“泗水撈鼎”圖像的題材意義,學界一直爭論不休。一部分學者認為其刻畫的是刺史劉道錫打撈南越尉佗鼎的故事,另一部分學者認為將黃帝鑄鼎與泗水撈鼎兩者元素結(jié)合意在表達漢人的“飛升”思想,還有學者認為畫像強調(diào)秦始皇泗水撈鼎而不得,意在借鑒秦政短祚的歷史教訓,將泗水之鼎視為漢之祥瑞,宣揚漢家天命。論者所言,皆有其理。但任何文藝作品的解讀都不應(yīng)脫離當時的社會、文化以及政治背景,否則無論怎樣精妙的解讀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結(jié)合九鼎的歷史意義與秦漢政治背景,如果將周革殷命視為一次天命的轉(zhuǎn)移,那么秦始皇泗水撈鼎而不得的記載,實際上隱含著中國古代歷史的又一大變局:秦亡漢興。暴秦覆滅之后,繼承“大一統(tǒng)”制度建設(shè)衣缽的漢帝國,急需在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獲得認證。不論事實如何,鼎淪沒于泗水彭城下而非別處,這種觀念本就滲透著漢人對這一變局的解釋:天命在漢。因為鼎淪沒之地泗水恰恰就是高祖劉邦的發(fā)家之地。而“九鼎遷移”的核心,其實質(zhì)就在于天命的移交,即當時的“正統(tǒng)”問題亦即今之所謂政權(quán)合法性的轉(zhuǎn)移問題。布衣起家的漢代統(tǒng)治者意識到漢帝國的政權(quán)合法性必須牢固地系于“天命”方得確立。

      “九鼎”作為“天命”與“大一統(tǒng)”的物質(zhì)載體與精神凝結(jié),在天命思想極盛又極度推崇大一統(tǒng)的漢代,自然得到了統(tǒng)治者的特別關(guān)注。所以結(jié)合九鼎的歷史傳說,借助“泗水撈鼎”的圖像,漢代統(tǒng)治者在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qū)崿F(xiàn)了大一統(tǒng)與漢家天命的再構(gòu)建。

      四、結(jié)語

      此后,九鼎不時出現(xiàn)于零星的歷史記載中用以指代天命,后世也曾有過仿造九鼎之舉,但都不過是此時九鼎文化悠遠的歷史回音,其政治功能與影響與先秦兩漢時期相比也遠不可同日而語。而“泗水撈鼎”的故事呈現(xiàn)于畫像之上一直流傳至今,與九鼎傳說交相呼應(yīng)。

      注釋:

      ①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143.

      ②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下)[J].北京大學學報,1979(03):88.

      ③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669-672.

      ④司馬遷.史記·秦本紀[M].北京:中華書局,1959:218.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3]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李學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蔣善國.尚書綜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7]彭豐文.九鼎、傳國璽與中國古代政治傳承意識[C].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8]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下)[J].北京大學學報,1979(03).

      [9]侯旭東.逐鹿或天命:漢人眼中的秦亡漢興[J].中國社會科學,2015(05).

      [10]黃樸民.大一統(tǒng)原則規(guī)范下的秦漢政治與文化[J].學海.2008(09).

      [11]辛旭龍.漢畫中的“泗水撈鼎”圖像[D].南京: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2.

      猜你喜歡
      九鼎
      九鼎
      你知道九鼎嗎?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九鼎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3:36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德令哈市| 阿勒泰市| 定远县| 安平县| 云霄县| 青岛市| 德庆县| 南昌市| 阿克苏市| 慈溪市| 伊通| 黄龙县| 黄山市| 凭祥市| 巴东县| 涿鹿县| 宜州市| 徐闻县| 顺平县| 霍林郭勒市| 清涧县| 高台县| 芒康县| 商南县| 成都市| 芮城县| 桃江县| 沐川县| 犍为县| 开阳县| 会泽县| 合作市| 澎湖县| 花莲县| 宝丰县| 吉水县| 信阳市| 稻城县| 乡城县| 都匀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