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惠
《人民的名義》,火了。
正義、清廉、擔當和智慧,諸如此類的正能量,一部電視劇全部包羅。大眾仿若能通過它,找到久違的震撼和感動,當然,還有了點意外收獲——“達康書記”的表情包,相信已經(jīng)霸占了許多人的手機內(nèi)存,成為一種新型的流行風尚。
作為一名“老臘肉”,竟也能體驗一把“流量小生”的感覺,“達康書記”的飾演者吳剛表示:“我萬萬沒想到自己能成為新一屆網(wǎng)紅,真心覺得現(xiàn)在的網(wǎng)友真的是不得了,而且品位極高?!?/p>
如果說最需要生活體驗的演員,實則是最沒有生活的,那么,吳剛絕對是個例外,他不僅說話很實在,生活方式也很接地氣。不拍戲的時候,他沒有什么特別愛好,無非是去健身房出出汗。不然的話就在游泳之后,再去走個五公里。
而這種克己自律的老干部風范,偶爾會像另一種“強迫癥”,讓吳剛總會念叨著:“得做功課啊,不然站在機器前,沒力氣演了。得背臺詞啊,領(lǐng)悟啊,否則哪能對得起觀眾?!?/p>
吳剛對表演的獨特理解方式,特別純粹。往往是你拍戲時,我就搬個小板凳坐在鏡頭前,暗自觀察對方的優(yōu)勢,再反省自己的不足。等到大伙都忙完了,幾個老家伙就去外面的小地攤,就著花生米,隨意地喝兩盅。
“來,干一杯,你這演得太好了,我服!”“你是怎么演的?。课以趺淳徒硬蛔∧??”……真正的藝術(shù)家湊在一塊兒,他們不會互相較勁,有的只是惺惺相惜。
吳剛沉迷于自己的事業(yè)不可自拔,追求每個細節(jié)。早些年,拍攝《鐵人》時,吳剛就因過度追求完美而被水泥打傷眼部。所以,才有了今天這對既是天生,又是治療所致的“歐式大雙眼皮”。但這事他壓根兒沒放心上,就像要跟自己的妻子岳秀清搭戲,吳剛認為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無須特殊對待。
每天晚上,這對夫妻還是該吃飯就吃飯,沒有太多潛在壓力。只是,出于對工作負責的態(tài)度,在睡前他們一定要對一遍劇本。從學生時代是同班同學起,到今天夫妻聯(lián)手闖蕩演藝界,一起進步、攜手共助,向來是他們的默契所在。
掏心掏肺地對愛的人好,一生一世一雙人,這是最淳樸的愛情。這種情愫,只能在“老式”的人身上體現(xiàn),也只有這樣的男人,他的魅力值才是無限大。由此看來,許多人應(yīng)該不只是被“達康書記”圈粉吧,而且是真正迷上了吳剛這個人。
同樣“混”演藝圈的,能通過他自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熱愛表演——別人擠破頭想去混偶像劇、正劇,吳剛卻在話劇舞臺鍛煉演技,整整二十年。
如果一個劇組,能有一個這樣敬業(yè)、專注自身修養(yǎng),不想投機取巧,更不想以詆毀他人的方式來讓自己走高的演員,估計一部戲就能有點看頭。更何況,《人民的名義》有的是一群真正的演員,它怎能不讓人洞察到內(nèi)心的渴望,從而為它點贊?由此看來,劇本固然重要,演員的素養(yǎng)更為重要。比起扎堆的偶像劇,這一回合的pK,老炮兒完勝小鮮肉,吊打了他們的演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