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狄更斯以精湛的藝術手法、敏銳的洞察力、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 繪制了眾多處在那個時代社會底層的貧苦工人的生活畫卷,真實地反映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社會現(xiàn)實。尤其在他的作品中有著這樣一組形象——兒童形象,他們身上帶有作家凄慘童年的影子,命運悲慘,催人淚下。本文從狄更斯所描寫的兒童凄慘的遭遇和造成這種遭遇的原因兩方面來分析狄更斯筆下的兒童形象。
關鍵詞:狄更斯;童年經歷;教育
一、社會環(huán)境公平缺失
狄更斯是黑暗勢力的鞭撻者。他看到倫敦和整個英國呈現(xiàn)出一派現(xiàn)代的氣息,也看到了貧富對立日益明顯。拜金主義和利益主義病毒般的蔓延開來,使得貧富對立更加明顯。兒童的處境越來越糟糕,他們備受虐待,忍受著孤獨可憐、危險瀕臨。拜金主義與利己主義成為這些兒童遭受這一些不平對待的原因之一。
兒童在社會中是最弱勢的群體,他們對社會的不公正和剝削沒有任何反抗能力,而那些對兒童進行欺壓的人,正是資本主義社會黑暗和不公的代言人。狄更斯通過對這些人的描寫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進行了尖銳批判。《霧都孤兒》中的貧濟院理事會的理事,《大衛(wèi)·科波菲爾》中大衛(wèi)的繼父,學校里喜歡虐待學生的教師,在小說中分別通過他們對下等階級兒童的愚弄、侮辱和虐待,揭露出當時處在上層社會的富人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對待勞動階層人民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冷漠、偽善甚至惡毒。
二、學校教育人性缺失
教育問題幾乎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占據著中心地位,許多作家都以抽象的善惡觀念來認識社會問題,把調和寬恕、道德感化作為解決社會矛盾的良方妙藥。所以,通過非暴力的教育手段來使人們改邪歸正,就成為這些作家理想的消除罪惡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從那些關于教育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教育對兒童成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應重視兒童的教育。
狄更斯在他的小說《尼古拉斯·尼克爾貝》中揭露了貧民學校制度——寵兒學校。這部小說中出現(xiàn)的貌似全是老人,是肉體和精神都受到創(chuàng)傷的兒童形象。學校的當權者殘暴愚蠢,經常侮辱虐待孩子。教師們崇拜財富, 欺凌窮人的孩子,狂熱地甚至喪心病狂地追逐暴利,參加黑市投機生意,把學生當作能輕易牟取暴利的源泉。“這些兒童眼光暗淡、呆滯,他們的兒童過早地枯萎了。還有一些孩子們的臉上印著惡習的印記, 眼睛像犯罪者一樣溜來溜去,閃現(xiàn)著厚顏無恥的光芒他們帶著殘酷的心參加生活, 他們心里的偉大善良和溫柔的感情被連根拔除了,他們心里所有幼稚的、美麗的東西,,在萌芽時被摧折了,他們里除了灼熱的仇恨之外,什么也容納不了?!边@就是狄更斯筆下的缺失了社會人道關懷的學校教育出來的兒童!
狄更斯也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批判,撒倫學堂以最低的薪資聘請的老師,沒有任何文化底蘊。狄更斯進一步又批露教學方法的弊端,校長克里克爾隨時都會帶著鞭子,只要他看誰不順眼就會毫無理由的打他,甚至是把打罵學生當作是自己的樂趣,。這種行為不僅給學生的身體帶來了的創(chuàng)傷,也深深的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可怕的陰影。
三、家庭教育親情缺失
家庭是一個人出生后初始階段,也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安穩(wěn)、幸福的家庭才有利于社會的和諧, 也能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狄更斯認為正確合理的教育和溫馨互愛的家庭最能充分地發(fā)揮情感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最有利于情感教育和道德感化的實施。兒童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家庭問題。也就是人性正確而合理的教育問題。
狄更斯在小說中批判了成人為自私的功利目的而強施予兒童的殘酷教育方式?!镀D難時世》是狄更斯對功利主義哲學的致命一擊。狄更斯用解剖刀一樣鋒利無比的筆,剖開了葛擂硬哲學的神秘之果,把它那齷齪的、飽含毒汁的理念展示給讀者看。在葛擂硬看來,人與人之間,除了現(xiàn)金買賣關系沒有別的,因此,感情、幻想、義俠行為、仁愛精神、娛樂嗜好等與現(xiàn)金買賣無關的東西是要不得的,統(tǒng)統(tǒng)應該清除?;谶@個鐵一般的原則,葛擂硬只允許用能用來賺錢或與金錢收益相關的東西來教育孩子。在他“事實哲學”的教育理念摧殘下,路易莎和湯姆失去了童年的歡樂?!笆聦崱闭軐W教育理念也造成了長大后的路易莎脆弱的像一株弱柳,她默默地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湯姆在父親“事實哲學”的教養(yǎng)下,竟引經據典,為自己的盜竊行為開脫罪責。種種損害兒童心靈的教育體制給狄更斯的靈魂以強烈的觸痛,狄更斯挺身而起為這些不幸的孩子吁求衛(wèi)護。
四、結語
作為一位有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思想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巨匠,狄更斯全面而又生動地展現(xiàn)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社會本質和生活現(xiàn)實。狄更斯在他一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他的目光及思想一刻也沒有離開過英國兒童,他善于將兒童純潔的心靈和微妙的心理置于復雜和矛盾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準確地展現(xiàn)了精神世界。狄更斯通過對兒童們的生存現(xiàn)狀、家庭教育和社會方面的困境來引起社會各界對孤兒的關注。
參考文獻:
[1]李新瑞.淺析狄更斯批判現(xiàn)實主義在其兒童形象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以大衛(wèi)·科波菲爾、奧利弗·特威斯特、皮普三個兒童形象為主要研究對象[J].科技信息,2010(30):619-620.
[2]劉明明.狄更斯對教育的看法[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