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平
(蘭州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管理施工
蘭州西站西津西路下立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宋寶平
(蘭州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介紹了蘭州西站城市配套二期工程——西津西路下立交工程項目概況、工程主要特點及施工組織難點、施工組織總體原則、具體做法及針對雨季施工的保證措施。
路下立交;施工組織;預計施工
蘭州西站城市配套二期工程——西津西路下立交項目位于蘭州七里河區(qū),西津西路是緊鄰蘭州西客站北廣場北側的一條重要的城市主干路,下立交位于西津西路道路下,地鐵2號線以上,地道西側穿過規(guī)劃3路后設置洞口,東側穿過規(guī)劃縱10路后設置洞口。設計范圍為樁號K0+240(西接地點)至K1+890(東接地點),包括范圍內的西津西路人行地道及位于北廣場的西津西路下立交附屬用房,不包括兩端接線道路工程(該部分在道路設計中體現(xiàn))。
下立交全長1 650 m,其中暗埋段長度1 261 m,西側敞開段長度為159 m,東側敞開段長度為230 m。其中下立交主體隧道寬度為20.1 m,面積為33 165 m2。本工程由中建三局集團與蘭州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合承建,其中K0+240~K0+797段由蘭州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建,段落全長557 m,包括K0+240~K0+399段長159 m的敞開段及K0+399~K0+797段長498 m的暗埋段,段落主體寬度19.6~20.1 m,其中K0+479.4~K0+579.4段和K0+625~K0+645段分別為設備附屬用房及西側廢水泵房,局部加寬5.6 m。主要施工內容包括鉆孔灌注圍護樁、土方挖運、鋼筋混凝土頂圈梁及支撐梁、鋼支撐、主體箱形通道、防水工程、噴錨加固、強電弱電暖通及給排水、道路等。
下立交主體通道施工完成后,進行原有西津西路既有道路的恢復施工。上部道路恢復按照北向南4 m(人行道)+1.5 m(綠化帶)+3.5 m(非機動車道)+17 m(機動車道)+2.5 m(中央分隔帶)+ 13.75 m(機動車道)+2 m(綠化帶)+3.5 m(非機動車道)+2.25 m(人行道)=50 m的規(guī)格進行恢復施工,工程測量相對高程±0.000相當于舊大沽絕對高程1 544.520 m。工程開工時間為2015年1月10日,計劃竣工通車時間為2015年8月30日。
2.1 周邊環(huán)境狀況復雜
西津西路為蘭州市東西主干道路,道路下部主要埋設有雨水、污水、燃氣、熱力、電力、給水等多條市政管道線路,施工前,已將施工區(qū)域內部所有管線向道路南北兩側進行了遷改施工,遷改完成后的舊管道遺留在道路中,施工區(qū)域內管線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下立交施工區(qū)域內管線情況表
2.2 雨季施工
西津西路下立交工程B工區(qū)主體施工計劃工期為90 d,基坑開挖及主體施工自4月初開始,至7月中旬完成主體封頂,根據(jù)近三年蘭州市區(qū)氣象資料顯示,每年4月底至9月底為降雨季節(jié),平均降雨量為20~80 mm,雨季初期偶爾會有大規(guī)模降雨出現(xiàn),瞬時降雨量可達60~100 mm,因此雨季施工時,與當?shù)貧庀蟛块T保持緊密聯(lián)系,注意收聽當?shù)靥鞖忸A報,嚴格按照雨季方案組織施工,并參照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2.3 “三新”技術應用
為實現(xiàn)本工程質量、工期、安全等目標,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作用。在本工程施工中,將在全過程、全方位實施技術創(chuàng)新和推廣,將建設部大力推廣的科技成果盡可能多地應用到本工程的建設中,以實現(xiàn)“優(yōu)質、高效、安全、低耗”的施工指導方針。本工程按要求進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與應用,其主要內容見表2。
由于本工程涉及地下構筑物工程施工,施工段落相對較長,結構較為復雜,施工工序較多,專業(yè)難度較大,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開工前項目經(jīng)理部組織召開施工方案討論會,對下立交施工總體施工順序進行討論明確,結合施工現(xiàn)場施工條件等,初步確定施工順序為:主體圍擋→場地硬化→主體圍護樁施工→路面結構層及管線挖除→灰土擠密樁施工→樁頂冠梁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撐施工→第二層土方挖運→圍護樁掛網(wǎng)噴錨→第三層土方挖運→第二、三道鋼支撐施工(隨挖隨撐)→土方清底→2∶8灰土墊層鋪設→底板混凝土墊層澆筑→底板及側墻防水層施工→綁扎底板鋼筋支設模板→第一次澆筑底板及側墻中期混凝土→搭設滿堂支架板扎綁扎墻體及頂板鋼筋→第二次澆筑混凝土→道路土方回填→主體內部裝飾裝修工程→上部既有道路恢復工程。針對本工程特點,本項目部擬選派施工管理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業(yè)務水平高的員工組成西津西路下立交項目經(jīng)理部,并多方甄選具有同類工程業(yè)績、施工組織能力強、專業(yè)技術能力較高的勞務分包單位組成專業(yè)施工隊投入到本工程施工中,按照以上順序,在省、市指揮部的統(tǒng)一領導下,認真分析擴建工程的特點、難點,調遣性能良好的機械設備進場,安排經(jīng)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工人參與施工,合理安排,精心組織,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3.1 基坑工程
本項目基坑工程施工組織主要分為基坑圍護工程、基坑土方工程、基礎工程三個部分。加之存在有現(xiàn)有道路結構層及地下報廢管線等特點,為此,施工組織中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施工采取三次開挖完成。第一次主要進行現(xiàn)有道路結構層及地下報廢管線的挖除。第二層土方取運時,宜先進行兩側圍護樁處的挖運,為后續(xù)的樁間噴錨及鋼圍檁支架施工提供作業(yè)條件。第三層土方挖運后,基底土方應預留20 cm進行人工清底,禁止超挖。施工時遵循的原則為相向挖掘、分頭挖出、隨挖隨撐、限時支撐。
表2 技術創(chuàng)新和推廣
(2)基坑維護工程開工前,施工測量人員應將所布設的坐標導線點及控制網(wǎng)與中建三局控制網(wǎng)進行復核,按照設計樁位精確計算每根樁基的準確坐標。施工時采取跳樁成孔的方式進行鉆孔,一根樁基灌注施工完成,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旁邊樁體的施工。鉆機操作人員應根據(jù)成孔過程中的土質、深度等情況,每天如實向項目質檢人員上報整理歸檔;若地質情況與地勘報告不符,應停鉆并向項目技術人員進行匯報,并做相應處理。澆筑完成后測量人員應及時對樁頂標高、樁基坐標等進行復核,并及時糾正偏差。
(3)開挖至基坑基底高程后,預留20~30cm厚土方進行人工機械配合清底作業(yè),人工對基槽底部進行整平,基層表面的凸起物、砂漿疙瘩等異物鏟除掉,并將灰塵、沙礫、浮土等雜物清掃干凈。然后進行基礎防水層及附加層等施工。
3.2 主體工程
主體施工按照變形縫的長度為一個作業(yè)段,平均為30 m/段,每標準段鋼筋量約為240 t,混凝土約為1 420 m3。施工中,擬對下立交主體分兩次進行施工澆筑。
第一次將底基礎按照設計要求處理完畢后,進行底板防水層施工,并在表面澆筑保護層,本設計中對底板防水保護層未提及,一般為3~5 cm細石混凝土,隨后進行底板及側墻鋼筋綁扎,本次側墻及中墻鋼筋只需先綁扎完成主筋即可,澆筑混凝土時先澆筑至側墻斜角以上50 cm高,中墻澆筑至斜角以上1.0 m高,合計共需澆筑混凝土約560 m3/標準段,工程施工中難點為中墻模板加固。為保證中墻施工后各項指標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在中墻鋼筋綁扎完成后,對中墻模板采取對拉拉桿及斜向支撐的方式進行加固,從而保證中墻垂直度及平整度。
混凝土澆筑中,應嚴格控制預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60 mm± 20 mm以內,混凝土澆筑時應從底板中部向兩端進行,墻體澆筑時應采取分層澆筑、兩側對稱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每次分層厚度不得大于30 cm,隨澆筑隨振搗,每次澆筑時從起點至終點依次緩慢推進,南北兩側側墻平行對稱進行澆筑、振搗,待上層混凝土達到初凝后再進行下一層混凝土澆筑,防止發(fā)生漲模、跑模等現(xiàn)象。同時中墻模板加固時還應考慮到抗浮措施。
第二次進行剩余側墻、中墻及頂板的澆筑。施工工程量約為鋼筋150 t,澆筑混凝土780 m3/標準段。施工時,應先對第二道鋼支撐進行拆除,再進行側墻、中墻鋼筋綁扎,但嚴禁對作業(yè)段內鋼支撐一次性拆除,應采取即做即拆的方式進行拆除,即當鋼筋綁扎至鋼支撐位置時,再進行支撐的拆除。同時在第二次模板支設前,應搭設滿堂支架,作為模板及鋼筋的支撐結構。
滿堂支架采取60 cm×90 cm×60 cm的間距及步距,采用碗扣式支架搭設,支架底部底座下部墊設槽鋼或者方木作為墊層,支架頂托上部按照間距縱向鋪設15 cm×15 cm方木或雙鋼管為托梁,上部鋪設10 cm×10 cm方木作為次梁,次梁方木間距為20 cm,上部鋪設15 mm厚優(yōu)質木膠板或竹膠板作為底模,上部進行頂板鋼筋綁扎。
為保證主體施工工期,在進行主體涵洞施工時,可根據(jù)施工場地及作業(yè)面情況,劃分出不同施工段落,采取跳倉方式進行主體施工,即按照每間隔一個或兩個標準段,同步開展下一標準段的施工作業(yè)方式,確保工程按期完成。
3.3 道路工程
地道內部路面結構為水泥混凝土路基加鋪瀝青路面,具體路面結構為:12~27 cm C30混凝土(內設12@200 mm×200 mm鋼筋網(wǎng)片)+1 mm防水涂料+5 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C,SBS改性)+4 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SMA-13,SBS改性)。為加快道路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盡量減小對交通的影響,施工組織應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提前做好拌和場和項目部駐地建設以及備料工作,督促各施工單位抓緊開展場地規(guī)劃、基坑建設、設備安裝調試、試驗室建設和各參建單位認證工作等,并提早進行各種材料準備。
(2)足量配備先進的路面施工設備和儀器。道路面層所用瀝青混凝土采取拌和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車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瀝青面層施工前首先進行試驗段鋪筑,用以證實混合料的穩(wěn)定性以及拌和、攤鋪、壓實設備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的適應性。確定瀝青混合料各個階段溫度控制范圍。要對混合料的松鋪厚度、壓路機碾壓次序、碾壓速度和遍數(shù)設專崗檢查,總結出經(jīng)驗。
(3)合理穿插施工。待混凝土支撐拆除及頂板防水施工完成后,及時對道路兩側擋墻施工和路基土方回填,土方回填采用人工配合機械的方式進行。及時對既有道路進行恢復,將對交通的影響減到最小。
3.4 安裝工程
本工程安裝工程包含預留預埋、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暖通工程、隧道射流風機安裝、附屬設備用房施工、弱電工程等幾個方面。預留預埋是主體施工中安裝的工作重點,在充分熟悉施工圖的基礎上,項目技術負責人繪制詳盡的各專業(yè)預留預埋孔洞綜合圖紙。在施工過程中合理交叉施工,保障安裝工程的順利進行。
由于該工程工期為90 d,根據(jù)近三年蘭州市區(qū)氣象資料顯示,該工程約有60多天處于雨季施工,保障雨季施工的安全、效率就尤為重要,為此該工程從施工組織方面制定了一下集中措施以應對雨季施工帶來的影響。
(1)成立防汛領導小組。同時根據(jù)需要設置了防汛相關職能的各小組以確保雨季施工期間,在發(fā)生大雨、暴雨天氣等險情時,能夠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險救災。
(2)結合防汛工作,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本工區(qū)施工主體工程主要是地下箱式通道,按照工程施工特點,基坑開挖后底板澆筑等受雨季施工的影響較大,此外滿堂支架搭設、鋼筋綁扎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雨季影響。由于工區(qū)各基礎、主體及后續(xù)工程均需要在雨季期間施工,所以在安排生產(chǎn)任務時,要考慮到雨季施工的不利影響,及時收集本地的中長期及短期天氣預報信息,合理組織安排基坑開挖、地基處理及硬化、主體作業(yè)等的施工生產(chǎn)任務,做好雨季施工各種材料準備,防止暴風雨突然襲擊給施工造成影響。
(3)在雨季施工期間做好各工作面的防、排水工作,尤其是基坑開挖、箱體施工等,完善各項工程防排水體系,施工現(xiàn)場提前做好臨時排水的規(guī)劃,要充分組織設計好阻止場外水流入施工現(xiàn)場和將場內水排除,減少雨季對各項工程的影響。
西津西路下立交工程在全體參建者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計劃,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克服周邊環(huán)境復雜、雨季施工等難點,提前實現(xiàn)了建設目標,下立交工程中采取的管理和技術措施可供今后其他下立交工程參考。
[1]劉立博.高速公路舊橋改擴建保通及交通組織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3):104-106.
[2]鄭日棟.福州地鐵紫陽站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方案優(yōu)化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6.
[3]張君茂.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對施工成本的影響 [J].山西建筑, 2016,42(4):224-226.
[4]黃志懷,范小葉.市政企業(yè)施工組織設計的分類管理[J].市政技術,2016,34(1):182-184.
[5]謝錦豪.分析現(xiàn)場施工組織設計及其管理[J].江西建材,2016(14): 270+273.
[6]楊基.施工組織管理建工方向的安全質量控制[J].統(tǒng)計與管理, 2016(4):150-151.
[7]原巧珍.施工組織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與控制[J].居業(yè),2016(2): 177-178.
[8]曹擁軍,周向龍.施工組織設計在土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建材與裝飾,2016(27):157-158.
[9]劉美歐.論施工組織設計在土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消防界(電子版),2016,14(7):32.
[10]董小林,白云峰,潘望,曹廣華.工程項目施工組織環(huán)境保護方案設計研究[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3,30(2):121-126.
[11]王建敏.優(yōu)化施工組織設計降低工程造價[J].科技信息,2012(35): 372+434.
[12]王炳安.加快公路建設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J].全球商業(yè)經(jīng)典,2015(8): 90+91.
[13]梁毅華.淺談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 [J].門窗, 2015(8):140.
李克強與柬埔寨首相見證中柬簽署交通運輸能力建設合作文件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柬埔寨首相洪森見證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受李小鵬部長委托,與柬埔寨國務兼公共工程和運輸部大臣孫占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與柬埔寨王國公共工程和運輸部交通運輸領域能力建設合作諒解備忘錄》。
柬埔寨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之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柬埔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并深入?yún)⑴c有關合作。多年來,兩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交通規(guī)劃、基礎設施建設、運輸安全與便利化等方面開展了諸多務實項目。
此次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是中柬兩國簽訂的首個交通運輸能力建設合作文件,將為今后兩國繼續(xù)順利開展相關領域教育培訓、聯(lián)合科研、講習研討、人員交流、信息共享等合作奠定扎實基礎,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周邊互聯(lián)互通水平的提升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U415
B
1009-7716(2017)07-0102-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7.030
2017-03-13
宋寶平(1977-),男,甘肅定西人,高級工程師,從事市政道橋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