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遠 李雨迪 李燕
201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金寨考察工作時,專門就黨史研究和紅色基因傳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希望。他滿懷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xù)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識灌輸,又要加強情感培育,要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要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老區(qū)人民養(yǎng)育了革命,老區(qū)精神積淀著紅色基因。要傳承紅色基因,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讓老區(qū)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對此,金寨縣在迅速傳達學習、認真討論研究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縣情實際,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貫徹落實,現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迅速明確一條工作思路。即:緊緊圍繞“十個好”的目標,真正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老區(qū)精神,凝聚人心智慧、形成發(fā)展合力,作為全縣工作的一個重點,切實擔負起歷史賦于的重任,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老區(qū)建設繼承好、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十個好”是:挖掘好紅色資源、研究好紅色歷史、編纂好紅色書籍、講述好紅色故事、傳播好紅色聲音、開展好紅色教育、展示好紅色文化、宣傳好紅色精神、傳承好紅色基因、譜寫好紅色新篇。
積極開展兩項研究。一是進一步研究、提煉大別山精神表述語,并形成理論文章,在各級各類媒體上發(fā)表??倳浽诮鹫陂g,該縣專門匯報了大別山精神??倳泴υ摽h提出的“堅貞忠誠、犧牲奉獻、永跟黨走”12字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金寨縣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倳涬x開后,該縣立即組織精兵強將對概括、凝煉大別山精神的歷史依據和現實意義進行專題研究,目前已在多家媒體上發(fā)表相關文章。其“堅貞忠誠、犧牲奉獻、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表述語在全市征集評比中獲最高獎。6月下旬,他們還積極籌辦、認真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兩學一做”為主旨的演講比賽;組織開展了紀念“中原突圍”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共同舉辦了“弘揚兩地傳統(tǒng),傳承大別山精神,在脫貧攻堅中闖出新路”的學述研討會,誠懇地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為金寨老區(qū)如何弘揚大別山精神、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把脈問診、獻計獻策。二是及時啟動、認真開展“兩源兩地”研究。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fā)源地,這是總書記對金寨歷史地位給予的最新最高評價。如何理解這個科學論斷?怎樣打好這兩張名片?該縣專門組織人員進行了研究。
廣泛開展三項宣傳。一是緊緊抓住總書記到金寨視察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及時推出并在全國各級各類媒體上發(fā)表了《紅色金寨的輝煌革命歷史》《金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六個集團軍與金寨紅軍有淵源、血脈關系》《紅色金寨的十張“靚麗名片”》《老區(qū)金寨的23個閃光數字》《總書記聽過的講解詞》《總書記參觀紅軍廣場側記》《總書記考察金寨全記錄》等20多篇宣傳金寨紅色歷史和紅色資源的文章,在全國范圍內興起了一個宣傳金寨的熱潮。二是及時宣傳報道全縣各級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安排部署情況和取得的成績、成效,先后在中國國際廣播臺、搜狐、中國紅色旅游網、紅色思源網、《鐵軍》《鐵軍縱橫》等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上發(fā)表了《金寨縣著力將親切關懷轉化為加快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挖掘黨史富礦、傳承紅色基因》等10多條長篇報道。三是緊緊抓住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這個特殊機遇,全力以赴地做好系列紀念活動。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80周年。在全國4支長征隊伍中(中央紅軍、紅25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和紅六軍團),有2支隊伍與金寨密不可分,一支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fā)源于金寨,一支是紅25軍、直接誕生于金寨。因此,在金寨做好長征勝利80周年的系列紀念活動更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義。年初,金寨縣委、縣政府就將舉辦“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作為今年工作的一個重點進行了通盤考慮和全面安排,主要是開展紅軍長征歷史大宣傳、“金寨與長征”征文比賽、書畫展、文藝匯演等,以此緬懷先烈、教育后人。總書記視察之后,該縣進一步強化了思想認識,切實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搜集、整理了紅四方面軍和紅25軍的長征歷史和戰(zhàn)斗故事,認真總結了長征勝利的主要經驗,潛心研究弘揚長征精神的現實意義。
承擔全縣黨史、軍史研究,牽頭負責紅色基因傳承工作的金寨縣黨史縣志檔案局率先行動、主動作為,突出狠抓了四項活動。一是廣泛宣傳金寨走出來的2支長征隊伍。年初,他們就著手搜集、整理紅四方面軍和紅25軍的史料、資料以及長征故事,撰寫了《長征先鋒——紅25軍的長征歷史和感人故事》(共10集)、《紅四方面軍的漫長征路》(共20集)、《金寨籍老紅軍、老將軍的長征故事》(共22集),以及《長征中的金寨人》(共100余篇)等一大批專題文章。這些稿件不僅在全國各級各類新聞網站上發(fā)表,而且還被《中華魂》《百年潮》《中國老區(qū)建設》《中國人才》《轉業(yè)軍官》《人物風采》《鐵軍》《大江南北》《鐵軍縱橫》《江淮》《黨史縱覽》《安徽日報》《安徽經濟報》《安徽商報》《市場新報》《合肥晚報》《江淮晨報》《皖西日報》等20多家公開發(fā)行的報刊采用,數量較多、內容詳實、形式鮮活、效果良好,在全國上下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二是認真開展“金寨與紅軍長征”征文評選活動。共收到全國各地參選論文、文章100多篇,評選出一等獎各1篇、二等獎各2篇、三等獎各3篇,紅色故事22篇。三是積極配合中央電視臺(七套節(jié)目)、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音像出版集團、六安廣播電視臺、武漢電視臺及省城的多家新聞媒體,對金寨走出去的2支長征隊伍的光榮歷史和重大貢獻,進行了重點報道、集中宣傳。特別是10月20日,與安徽電視臺共同舉辦的“二萬五千里,同升一面旗”大型紀念活動,不僅在金寨設立了現場,而且聯合全國12個省級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此外,還與省廣播電臺聯合舉行了2場廣播直播活動。四是及時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編纂、出版了《紅軍源》《紅星閃耀》《風展紅旗到陜甘》《朝鮮戰(zhàn)場上的金寨人》等近10種紅色文化書籍,向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縣直其他相關部門也都根據職責分工、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如:組織開展國防形勢教育報告會、長征題材文藝作品展播、“紅色故事大家講”演講比賽、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文藝匯演及書畫展,等等。這些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娛生活,而且寓教于樂、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對于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積極傳承紅色基因、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扎實做好五項工作:一是及時啟動送紅色基因“六進”工程。組織黨史、黨校等部門人員深入機關、企業(yè)、農村開展送紅色基因“進校園、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軍營、進機關”活動。二是不斷壯大傳承紅色基因的專業(yè)隊伍。今年,縣黨史縣志檔案局和縣委黨校又公開招聘了4名大學生、8名紅色講解員。三是積極做好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擴建、《八月桂花遍地開》紀念館和紅四方面軍紀念館籌建的各項準備工作。四是加大投入、大力推進黨校三期建設和黨性教育基地建設。五是創(chuàng)新思維、拓寬渠道,著力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發(fā)展氛圍,重點是實施城鄉(xiāng)紅色提升工程,圍繞山體、水系、道路命名、雕塑設計等相關內容,進一步注入和突出城鄉(xiāng)紅色元素,著力使“紅色基因”體現在城鄉(xiāng)建設的方方面面,充分發(fā)揮其潛移默化、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
據介紹,下一步金寨縣將進一步加強領導,盡快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推進機制,確保紅色基因傳承工作持續(xù)、健康、快速發(fā)展。著力建立體制機制,傾力支持、大力扶持紅色基因傳承工作,要求社會各界都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建立健全激勵、獎勵機制,組織評選、命名表彰“紅色傳人”,調動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抓好紅色研究、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老區(qū)精神、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努力探索紅色文化與紅色旅游、先進文化、經濟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緊密結合、融會貫通、互促互進、競相發(fā)展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舉措,千方百計地把紅色文化傳承好、把紅色基因繼承好、老區(qū)精神發(fā)揚好,確保紅色基因在新的長征路上,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責任編輯:朱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