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容創(chuàng)業(yè)熱潮始于2012年8月,當時,微信推出公眾號平臺,該平臺基于數(shù)億用戶一躍成為最大的內容生產及內容分發(fā)平臺,催生出一個以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的新興內容業(yè)態(tài),無數(shù)創(chuàng)業(yè)者和資本家爭先涌入“淘金”,不甘于按部就班工作的年輕人們也抓住了這個機會。濟南土著于淏澤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在國企上班的于淏澤創(chuàng)辦了微信公眾號——濟南首本網(wǎng)絡潮流“DM微志”——“醉濟南”。作為濟南本地創(chuàng)辦較早的自媒體,“醉濟南”赫赫有名,擁有大批追隨者?!白頋?,‘lost in JNC,醉在濟南,流連忘返。”于淏澤說。
一開始,“醉濟南”只是于淏澤個人生活的一個“出口”,記錄的只是自己的所見所思。1989年生人的他沉浸于一切新鮮、新潮的事物,參加派對、極限運動、汽車改裝、音樂節(jié)、美食文化?!皢渭冇涗涍@些好玩的事兒,主動呈現(xiàn)和分享濟南城市樂事”,就是于淏澤創(chuàng)辦“醉濟南”的初衷。
2013年9月20日,“醉濟南”第一期內容正式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于淏澤當時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公眾號熱潮的紅利享有者。事實證明,雖然中國內容市場正處于一個黃金時代,但想要在一片藍海中脫穎而出并不容易。
于淏澤所堅持的就是:原創(chuàng)。創(chuàng)辦“醉濟南”之初,正是于淏澤的“閑游之時”,辭去工作的他對自己的無業(yè)狀態(tài)樂在其中?!澳嵌螘r間像打了興奮劑,我每天回到家里,便把自己經歷的所有好玩的事兒都寫出來。”于淏澤在“醉濟南”發(fā)布的內容即是“我思我想”,沒有特定的風格和主題。好不容易,一篇文章的閱讀量超過了50,都令于淏澤非常開心。
為了給“醉濟南”引流,于淏澤想盡了各種辦法。他開始在濟南搜羅各種自帶熱點的人進行采訪。山師東路有一個賣化妝品的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稱為“山師大叔”,幾乎所有去山師東路逛街的人都知道他。那次的文章一經推出,流量就破千了。之后這篇文章被濟南本地媒體大量轉載,成為了“醉濟南”的第一個“爆款”。
2013年底,曾在電視臺、電臺工作過的王志強和在報社工作的黨巍康、王逸群加入“醉濟南”,于淏澤結束了一個人策劃采寫編運營的工作。“醉濟南”進入了專業(yè)化的運營階段。
“醉濟南”參與及組織的活動也不計其數(shù),極限運動、希望小學公益活動、救助流浪小動物的公益電子音樂派對以及濟南第三屆泉水宴美食節(jié),與BK咖啡共同舉辦山東第一屆復古市集,聯(lián)合“造!CREATION”汽車文化俱樂部舉辦魯A TO Z山東潮流汽車文化派對……2014年,“醉濟南”的高活躍度使粉絲數(shù)量暴增到四萬多。
“醉濟南”一時聲名鵲起,許多潮流文化愛好者開始主動找上門,要么尋求報道,要么拉上他一起辦活動。于淏澤記憶最深的,是與蘑菇電音在和平咖啡館共同舉辦的木九十之夜——醉酒吃蘑菇混搭派對。那場畫風潮流、藝術味兒十足的混搭派對吸引了500多名潮流青年,各色人物相約舞池,一晚上只啤酒便消耗了600多瓶。這給于淏澤極大鼓舞。他開始將“醉濟南”品牌化運營,先后分出潮流文化、美食、演出、人物專訪等板塊。
在于淏澤看來,做自媒體的核心是“內容要過硬”,哪怕是廣告,也要有格調。2015年底,已經在濟南自媒體圈打出名堂的“醉濟南”開始嘗試商業(yè)化發(fā)展道路,廣告源源不斷找上門來。
2016年初,于淏澤成立山東吞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將“醉濟南”歸入旗下,探索自媒體運營發(fā)展新途徑。如今,“醉濟南”擁有粉絲五萬三千多名,閱讀量平均8000,迅速成長為濟南最成熟的自媒體之一。用于淏澤自己的話說,他的創(chuàng)業(yè)是在“不迎合中尋找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