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丞文++王玲
摘要: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次級代謝產(chǎn)物,屬于黃酮類化合物。大豆異黃酮與雌激素有相似的結構,又稱植物雌激素,具有調節(jié)人體多種生理功能的作用。本文主要綜述大豆異黃酮提取方法及特點,為進一步優(yōu)化大豆異黃酮提取工藝條件提供參考依據(jù)。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601400);吉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40101040JC);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吉教科合字[2013]第259號)
關鍵詞:大豆;大豆異黃酮; 提取方法
中圖分類號: TS210.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5.060
大豆異黃酮作為一種重要生理活性物質,主要分為3大類:黃豆苷類(daidzin groups)、染料木苷類(genistin groups)、黃豆黃素苷類(glycitin groups),其糖苷以4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游離型、乙?;咸烟擒招?、葡萄糖苷型和丙二?;咸烟擒招蚚1]。大豆異黃酮具有預防骨質疏松、抑制腫瘤、防治動脈硬化、抗炎、改善婦女更年期癥狀等多種藥理作用。目前,大豆異黃酮提取方法包括有機溶劑萃取法、加熱回流法、超聲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臨界CO2萃取法等[2]。
1有機溶劑萃取法
大豆異黃酮類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性能差異較大,沒有一種適用于全部異黃酮提取的溶劑,通常根據(jù)不同的成分來選擇提取溶劑進行萃取。采用乙醇溶劑提取,具有操作流程簡單、提取率較高、毒性小及相對容易去除等優(yōu)點。利用乙醇提取大豆異黃酮的反應條件為:乙醇濃度60%~80%,提取溫度40℃~80℃,時間20~60分鐘,料液比1∶8~1∶20[3]。采用甲醇溶劑提取大豆異黃酮,具有步驟復雜、毒性大及難去除的特點,不符合環(huán)保和經(jīng)濟安全的原則。
2加熱回流法
謝明杰等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加熱回流法提取大豆異黃酮的最佳條件為:乙醇濃度60%,提取溫度70℃,回流次數(shù)為2次,單次回流時間為2小時,物料比為20∶1[4]。乙醇加熱回流法是一種常用的大豆異黃酮提取方法,但該方法加熱時間長,并且提取液中雜質溶出物較多。
3超聲波提取法
超聲波提取的主要理論依據(jù)是超聲的空化效應、熱效應和機械作用。超聲波產(chǎn)生的振動作用增強了胞內(nèi)物質的釋放、擴散和溶解,縮短了破碎時間,從而增加了提取物的溶出率。田琳等研究表明,超聲波法提取大豆異黃酮的最佳條件為:提取時間30分鐘,乙醇濃度70%,超聲功率450W,料液比為1∶15(克/毫升)。大豆異黃酮在溶劑相中的量會隨著超聲的時間延長而增多。超聲波法提取大豆異黃酮具有提取率高,耗能低,成本低和工藝簡單方便等優(yōu)點,適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4微波萃取法
微波是一種頻率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的電磁波。微波萃取法是利用電磁場的作用使固體或者是半固體物質里的某些有機物成分與基體有效分離,并能使分析對象保持原本化合物狀態(tài)的一種分離方法。陳玨等利用微波法提取大豆異黃酮,確定最佳提取條件為:微波功率640瓦,微波時間3分鐘,料液比1∶30,在70℃水浴浸提40分鐘[5]。王舒等利用微波法和溶劑法相結合,提取低溫脫脂豆粕中的大豆異黃酮,確定微波萃取法最適條件為:微波頻率400瓦,固液比1∶30,微波時間6分鐘。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微波法作前處理,再使用溶劑萃取法提取大豆異黃酮,其提取率顯著升高。
5 超臨界CO2萃取法
超臨界CO2萃取法適用于天然物質的萃取,具有高效率、無殘留、生物活性成分不易被分解的特點。大豆異黃酮是極性極強的物質,故可溶解于多種極性溶劑當中,但不能溶于超臨界CO2流體,而超臨界CO2提取法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對大豆異黃酮進行分離純化。該方法能夠得到較高純度的大豆異黃酮,但是其工藝復雜,要求的設備基礎高。Miguel Herrero等研究表明,超臨界CO2萃取法適用于大豆異黃酮的分離提取。
6 結語
我國大豆資源豐富,大豆異黃酮作為大豆中重要的活性物質,能夠調節(jié)人體多種生理功能,因此開發(fā)富含大豆異黃酮的制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從經(jīng)濟、環(huán)保、安全和優(yōu)質角度,優(yōu)化大豆異黃酮分離提取技術,能夠為大豆異黃酮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Kudou S, Fleury Y, Welti D. Malonyl isoflavone glycosides in soybean seeds (Glycine ma Merrill)[J]. J.Agric Biol Chem,1991(55):2227-2233.
[2]郭睿.一種大豆異黃酮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科技, 2008,33(11):140-142.
[3]張博坤,王廣文, 殷廣明,等.大豆異黃酮提取新工藝的研究[J].大豆科技,2009(04):61-64.
[4]謝明杰,宋明,鄒翠霞,等.超聲波提取大豆異黃酮[J]. 大豆科學,2004,23(01):75-76.
[5]陳玨, 周慧燕. 正交實驗法優(yōu)化大豆異黃酮的提取工藝[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15): 9127-9128.
作者簡介:盧丞文,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