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①家。
筼筜②競長纖纖筍,躑躅③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④知死所⑤,莫令炎瘴⑥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⑦一半加。
[注]①兩三:幾個。表示少量。②筼筜:一種皮薄、節(jié)長而竿高的竹子。③躑躅:杜鵑花的別名。④恩波:謂帝王的恩澤。⑤死所:死的地方。⑥炎瘴:南方濕熱致病的瘴氣。⑦霜毛:白發(fā)。
1.這首詩歌描繪了怎樣的圖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首聯勾畫出一幅春山明凈,春江空闊,但人煙稀少的荒僻冷落的圖景。“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可以說是詩人為前面一聯的冷落景象又點綴了一抹鮮艷、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許春天的生氣。詩人似乎盡力想把他那種激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不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尤其是“哀猿”這一意象,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壓抑著的感情潛流,讀來讓人為之感動,令人回味。
2.這首詩歌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對仗。上句的“競”字同下句的“閑”字,不但對仗工穩(wěn),而且傳神生動?!案偂弊职涯酃S爭相生長的蓬勃景象寫活了;“閑”字則把躑躅隨處開放、清閑自得的意態(tài)寫了出來。(2)對比。首聯淡墨涂抹的山水與頷聯色彩艷麗的綠竹和紅花相互對比,使得形象突出。(3)以哀景襯哀情。詩人從繁華嘈雜、人事紛擾的京城一下子到了這僻遠荒冷的山區(qū),哀猿啼聲處處有,人間茅舍兩三家,這種靜與詩人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獨和凄涼。
1.以景寫情。這首詩寫僻境,以畫意出之。詩中的景物,是與詩人此時的處境與心情緊密相連的。它體現了這樣兩個特點,一是靜、二是閑。靜從空曠少人煙而生,閑由詩人的處境遭遇而來,這里的一切都顯得悠閑超脫,沒有羈絆,不免使人觸景生情。詩人身雖居閑地,心卻一刻也沒能擺脫朝廷的束縛,常常被“未報恩波”所煩擾,不能得閑,故而分外感慨。詩人雖然寫的是景,而實際上是在抒發(fā)自己內心深處的隱情,正如王夫之《唐詩評選》所說:“寄悲正在比興處?!?/p>
2.曲筆。這首詩寫憂憤,以曲筆出之。詩人內心深處有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有無辜被貶的憤怨與悲愁,又有對自己從此消沉下去的擔心;有自己被貶南荒回歸無望的嘆息,又有對未來建功立業(yè)的憧憬。他雖然沒有直接說憂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卻比說出來更為深切?!耙骶娏T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如何憂愁,卻說讀了張署來詩后,鬢發(fā)頓時白了一半,似乎來詩是愁的原因,這就把全詩唯一正面表現愁怨的地方掩蓋住了。并且寫愁不說愁,只說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盡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