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不美貌,卻遇上了最好色的皇帝;她才華不俗,卻一生被才華所累。
月滿天心
讀錦繡文章,閱人世繁華。文風(fēng)無定,時嗔?xí)r喜,煙火與婉約并進(jìn),犀利伴溫柔同行。
左芬名氣并不大,但是提及她哥哥左思,卻為許多人熟知。成語“洛陽紙貴”,就源于左思的文章《三都賦》。此文一出,西晉都城洛陽的紙因大家爭相傳抄,以至一時供不應(yīng)求,貨缺而貴。
左思才名遠(yuǎn)播,妹妹左芬也隨之聲名鵲起。她雖是弱齡女子,卻寫得一手錦繡文章。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附庸風(fēng)雅,將左芬納入后宮封為貴妃。但他沒想到,這位才女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容貌。史書中用“陋”這一字,就形容盡了她的姿色。
晉武帝司馬炎是好色之徒,他每天都在為選誰侍寢而發(fā)愁。司馬炎想出一個辦法,每天傍晚坐著羊車在后宮內(nèi)隨意溜達(dá),羊停在哪個宮門口,他就下車。有的宮女便在宮門口灑上鹽巴,插上竹葉,以吸引羊車前往。
萬余美女的映襯下,左芬獨(dú)居華林園,雖為貴妃,卻從沒有得到過皇帝的寵幸。司馬炎并沒有忘記她,他深諳“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道理,先皇后薨亡,新皇后冊立,舉辦宮廷宴會,或者是有異寶呈上,司馬炎必召左芬,讓她現(xiàn)場提筆寫作。左芬才思敏捷,文辭典麗,寫起這些命題作文來一蹴而就。她最著名的《離思賦》,便是如此的命題作文?!稌x書》中“帝重芬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莫不稱美”,便是描繪的這般場景。
可從燈紅酒綠的宴會上退下,相貌丑陋、體弱多病的左芬只能回到簡陋的宮室,對月長嘆,抱膝無語。孤燈冷月下,樹影婆娑,有多少孤獨(dú)寂寞,就有多少淚水紛飛。她雖然有著妃嬪的身份,卻更像一個御用詩人。
雖然晉武帝每過華林園,必要回輦相訪。但她之于他,仿佛是山中的高士,只可遠(yuǎn)觀。左芬已不求被帝王寵幸從而光耀門楣。她的詩書學(xué)問、修為與涵養(yǎng),讓她清晰地認(rèn)清了自己在宮中所承擔(dān)的責(zé)任和義務(wù),也讓她了斷了對塵世情緣的索求。
公元290年,司馬炎結(jié)束了荒淫的一生。晉惠帝繼位,皇后馬南風(fēng)很快控制了皇宮和朝政,她一手遮天,甚至不斷出宮物色俊美的少年,一夕之歡后,就殺死他們。
朝廷內(nèi)外烏煙瘴氣。獨(dú)居華林園的左芬卻避免了成為宮廷斗爭和女人妒火下犧牲品的命運(yùn)。作為一個女人,左芬至死也沒有品嘗過愛情的滋味。雖然她以才華掙得了古代女子甚少獲得的尊重,但她失去的,卻是一個女子本該幸福的一生。
左芬寫過一首題為《啄木》的詩,詩云:“南山有鳥,自名啄木。饑別啄樹,暮則巢宿。無干于人,唯志所欲。此蓋禽獸,性清者榮,性濁者辱。”這個心底清明的女子在這首詩直抒胸臆,她告訴我們,所謂的自然之道,不過是不違本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