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趙華
摘要:天津中糧大道項目位于天津六緯路CBD區(qū)內中央商務區(qū),共有A-F地塊六個地塊,本文論述的是D地塊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關鍵詞:中糧大道;剪力墻;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7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22-0079-01
1工程概況
見圖1。
D地塊項目包括:
D地塊總建筑面積91500平方米;一棟超高層居住型公寓,面積為55700平方米,兩層裙房為商業(yè)和汽車庫及配套公建,地下三層為停車庫和設備用房。其中:商業(yè)面積為1780平方米,地上汽車庫面積為2470平方米,配套公建面積為1650平方米,地下停車庫面積為29900平方米。其中:本項目塔樓高度為155.7米,超過了B高度鋼筋混凝土的最大適用高度。根據相關規(guī)定,對本塔樓需要進行抗震設防超限審查。
本項目三層地下室,做為立體停車和設備用房使用。
層高分別為:3.7米,3.7米,4.7米,主要柱跨為8.4米,8.6米,地上主體為L形塔樓,一、二層做為商業(yè)使用,層高4.5米、4.8米,3層至頂層(50層)層高3.05米,并且43層處減去近一半的面積,變成矩形平面。根據建筑功能和需要,本塔樓均選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
2結構方案
2.1結構形式及主要結構尺寸
D地塊塔樓,為典型的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上下較規(guī)整,無轉換結構,但:高度較高,超出B級高度;結構平面為L型平面,扭轉不規(guī)則,凹凸不規(guī)則;側向剛度不規(guī)則,且高寬比達到13.7,超出規(guī)范較多;屬于剪力墻結構。
2.2結構超限
本項目屬于超B級高度剪力墻結構,需進行高層抗震超限審查,選用D級抗震性能目標。
2.3分析方法
本工程彈性分析選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的PKPM系列SATWE軟件(簡化墻元模型,2010版)。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的Midasbuilding軟件進行計算。
本工程彈塑性分析選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的PKPM系列PUSH&EPDA軟件(簡化墻元模型,2010版)。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采用SATWE和MidasBuilding程序進行計算分析和對比,并按設定的性能目標進行配筋和校核。在大震作用下,采用三種方法對結構進行分析對比,這三種方法分別為:a)等效彈性法、b)靜力彈塑性分析法、c)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法,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結構性能,從而保證大震作用下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3結構計算
計算結果,結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及結構抗震概念設計理論,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第一扭轉周期與第一平動周期之比小于0.85,滿足“高規(guī)”3.4.5條要求;(2)有效質量系數大于90%,所取振型數滿足要求;(3)水平力作用下的層間位移角小于1/945,滿足高規(guī)第3.7.3條的要求;(4)x、Y方向剪重比均滿足“抗規(guī)”第5.2.5條要求;(5)在偶然偏心影響的規(guī)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塔樓最大扭轉位移比1.4,滿足“高規(guī)”3.4.5條“B級高度建筑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1.4倍”的要求;(6)底部剪力墻軸壓比小于0.5,軸壓不超過0.5,滿足規(guī)范對軸壓比的規(guī)定。(7)本層塔樓側移剛度與上一層側移剛度90%、110%或者150%的比值中最小值(層號)[110%指當本層層高大于相鄰上層高1.5倍時,150%指嵌固層時]比值均大于1.0,滿足要求,沒有薄弱層;(8)受剪承載力不小于上一層的80%,屬于樓層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
4結構設計
該工程屬于純剪力墻超限高層結構,設計中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通過進行彈性、彈塑性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小震計算,可以看出結構兩個模型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各項計算指標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較全面、真實的反應了整體結構小震下的受力狀態(tài)。(2)通過中震計算,得出了結構在中震彈性、中震不屈服狀態(tài)下,主要構件的受力分布規(guī)律,通過將墻肢分類比較,找到了主要加強的重點位置,通過加強剪力墻暗柱配筋,加強分布筋以及適當提高抗震構造等級等措施,使結構完全可以滿足l生能設計要求。(3)通過大震彈塑性時程分析,得到罕遇地震時結構位移,可以滿足規(guī)范1/120的要求,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大震時:結構梁處出現塑性鉸位置及連梁出現裂縫位置、程度,大震時較好的起到了耗能的目的,同時找到了剪力墻墻體受拉開裂分布,及局部受壓裂縫的位置,通過加強相應位置配筋,予以加強,整體結構完全達到大震不倒的性能設計目標。(4)對于超限指標中:凹凸不規(guī)則,引起的樓板變化較多,通過采用彈性樓板,分析大震作用下樓板受力狀態(tài),可知;樓板在大震下,平面內應力均勻,應力值在合理范圍。(5)對于超限指標中:扭轉位移比1.4,經分析得出整個結構扭轉在可控范圍內,且未超出1.4規(guī)范限值。(6)對于結構高度超出B級高度,高寬比超出規(guī)范限值,經過小震、中震、大震多內容、多程序深度分析,可知:由于結構過于高柔,引起的中震結構底部受拉,大震開裂情況,通過合理布置墻體、連梁,調整結構剛度,加大局部墻體配筋等措施,完全可以滿足性能設計指標要求,做到結構“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