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謨坤
10月1日,我與先生兩人開始了歷時14天行程1200公里的陜北騎行之路。我們從延安向北出發(fā),沿安塞、志丹、吳起、定邊、安邊、靖邊、橫山、榆林、佳縣、吳堡、米脂、綏德、清澗、延川等14個縣市一路騎行,我們選擇當年轉(zhuǎn)戰(zhàn)的大致路線,用騎行的“小長征”向長征致敬。
在延安以北30公里以外國道邊一個窯洞旁,80多歲的楊奶奶健談開朗,熱情地給我們打棗子吃,家里老窯洞旁蓋起了新的石灰窯,窯洞前滿樹的紅棗。奶奶說陜北人民能有現(xiàn)在的好生活,離不開毛主席。
在吳起縣的中央長征勝利紀念園里,孩童成群、笑聲不斷。在一座吹號小紅軍雕像下玩鬧的兩個小女孩兒玩著過家家,莊嚴的雕像和這些天真爛漫的笑臉,形成強烈對比,卻又無比和諧。
在佳縣的香爐峰,看門的大媽一腳踩著碾子,學(xué)著毛主席當年站在這兒抽煙的姿勢。香爐峰下滾滾的黃河水和這里每一位普通的百姓一樣,都熟悉那個偉岸的身影,都熟悉“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的悠長旋律。
在楊家溝毛澤東舊居,巧遇了幾位老人,戴滿軍功章的87歲抗日老戰(zhàn)士在“新院”里向我們緩緩講述著歷史,在講述中不斷重復(fù)著“毛主席不容易”、“我們這一代人對毛主席有很深的感情”,這樣的話語讓人動容。
一路的騎行,看著一孔孔或新或舊的窯洞,聽著長輩們講述的故事,浮躁的心慢慢變得安靜。紅色的故事揉進了陜北的風,揉進了車輪壓過的溝溝壑壑,揉進了遍地澄黃的谷子,書上的歷史因為近距離的接觸更鮮活了。
一路上,我不斷問自己,為何要揮別自己溫暖的家,放棄一個難得的愜意假期,忍受疲憊、勞頓和生活條件的相對匱乏,騎行在這條蜿蜒的山路上?風雨、灰塵伴隨著疲憊,雙腿的酸痛和意志的不堅定讓每一天的騎行都開始得無比艱難。在路途中我常常心生羞愧,我想如果在長征途中,僅僅面對風霜雨雪和疲憊不堪,我是不是就要做一名逃兵?每當意志動搖的時候,我就越發(fā)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輩在征途中的主義和信仰,越發(fā)體會到騎行路上的每一絲疲憊所磨練出的意志,也越發(fā)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結(jié)束騎行返京后,恰逢黨中央召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绷?xí)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diào)。這讓我不禁想起梁家河那排被叫做“知青舊居”的窯洞,側(cè)墻上豎讀8個字“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長征途中,革命先輩翻雪山、跨草地,征服婁山關(guān)、臘子口,新中國靠著艱苦奮斗,戰(zhàn)勝千難萬險,從長征中一步步走過來。習(xí)總書記在梁家河帶領(lǐng)村民冰水里打壩、建沼氣池點亮窮山,多年以后更是繼續(xù)發(fā)揚長征精神,敢于涉險灘,敢啃硬骨頭,堅決推進改革大業(yè),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邁向?qū)崿F(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中國夢的宏偉征程。習(xí)總書記用他的行動扎實走著這一代人的長征。
作為一名傳承“把一切獻給黨”的兵工人,作為一名青年預(yù)備黨員,如何走好自己腳下的長征路?
走好長征路是感受歷史的觸動。80年前的長征勝利,是革命先輩用理想和信念累積而成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對歷史的認識越深刻,對所傳承精神的銘記越牢固,我們就越發(fā)能明白任何個體的成功,都離不開集體的成功。如今我們要走自己的長征路,必須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與集體結(jié)合起來,把個體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腳踏實地、胸懷家國,用自己的汗水打造自己的“小成功”,用28萬個“小成功”促進兵器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用13億中國人的“小成功”凝聚國家的進步,實現(xiàn)中國夢。
走好長征路是攜筆從戎的英雄夢。整整80年過去了,獨立自主、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長征精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源源不斷地孕育出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以及我們28萬兵工人傳承的人民兵工精神。
尹家緒董事長曾說:大力弘揚人民兵工精神,要把學(xué)習(xí)和傳承人民兵工精神貫穿于理想信念教育始終,通過教育引導(dǎo)、輿論宣傳、文化熏陶、行為實踐和制度保障等措施,使人民兵工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人民兵工精神提升精神境界、凝聚精神力量。作為一名從事新聞宣傳工作的兵工人,更是要握緊手中“筆桿子”,將長征精神、人民兵工精神學(xué)習(xí)好、領(lǐng)會好、解讀好、宣貫好、傳承好,幫助大家把老一輩的革命精神轉(zhuǎn)化成我們當下生活和工作中解開困難的鑰匙和繼續(xù)前行的動力。
走好長征路是共產(chǎn)黨員永遠要保持的初心?!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干山只等閑?!痹陂L征的歷程中,紅軍所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罕見的。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共產(chǎn)黨員,我們回眸紅色歷史,為的是不忘初心,弘揚長征精神。共產(chǎn)黨員要補精神之鈣,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自覺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作為一名預(yù)備黨員,我也時時刻刻以黨員身份要求自己,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才能更從容地、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為黨的建設(shè)譜寫新篇章。
14天的“小長征”,于我而言,不僅是艱辛的騎行,更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生長。我們在騎行陜北中體會革命情懷,在梁家河窯洞旁感悟熱血青春。這一片黃土地上,金秋十月樹梢上火紅的棗子,映照著我——一名兵工預(yù)備黨員越發(fā)堅定的信仰,那是一股從歷史的亮光中汲取的精氣神,那是對集體、對黨、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與責任擔當。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愿把這一切獻給黨!
(作者單位: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五洲設(shè)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