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娟 史雨辰
摘要:建立一種巖石礦物及土壤中微量硫測定的方法。方法檢出限為2.835×10-6;對8種國家一級標準物質(zhì)中硫含量進行測定來檢驗方法準確度及精密度,測定結(jié)果與標準值相符,相對標準偏差小于3%;加標回收率為93.9%~109.0 %。該方法可用于巖石礦物及土壤中微量硫的快速、準確檢測分析。
關(guān)鍵詞:ICP-OES;吸收液;微量硫;方法
中圖分類號:O65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7)04-0035-03
硫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廣,其存在形式有游離態(tài)和化合態(tài)兩種。以化合態(tài)存在的硫多為礦物,可分為硫化物礦和硫酸鹽礦。硫化物礦有黃鐵礦(FeS2)、黃銅礦(CuFeS2)、方鉛礦(PbS)、閃鋅礦(ZnS)等;硫酸鹽礦有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重晶石(BaSO4)、天青石(SrSO4)、礬石[(AlO)2SO4·9H2O]、明礬石[K2SO4·Al2(SO4)3·24H2O]等。此外,煤炭中也含有少量的硫。在硫所有的物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中,其都有不同的同素異形體,晶體的硫可以形成一個由8個原子組成的環(huán):S8。
硫元素分析方法通常有紅外光度法、容量法、重量法、電導(dǎo)法、ICP法、直讀光譜法、X射線熒光法、質(zhì)譜法、色譜法、活化分析法等,這些方法適用于高含量硫和基體簡單的低含量硫的測定。由于巖石礦物及土壤的基體組成復(fù)雜,上述常用方法難以適應(yīng)其中低含量硫的有效分析要求。本研究將試樣經(jīng)高溫灼燒、吸收池吸收,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ICP-OES)測定硫含量。該方法具有準確、快速、靈敏度高等特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儀器
iCAP7400 Thermo Scientific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儀器的最佳工作參數(shù)見表1):美國熱電公司;Sartorius BSA 124S電子天平:d=0.1 mg;SRJK-2-13A型管式定碳爐:沈陽市工業(yè)電爐廠;KSY系列溫度控制儀:工業(yè)電爐廠。
1.2 主要試劑
硝酸、過氧化氫、氫氧化鈉、硫酸:均為分析純;助溶劑:石英砂;實驗室用水:超純水;S標準儲備溶液[ρ(S)=0.50 mg/mL]:稱取干燥硫酸鈉(Na2SO4·9H2O)1.872 6 g于小燒杯中,加超純水溶解,定容至500 mL容量瓶中,搖勻,備用;S標準系列溶液:將S標準儲備液加超純水逐級稀釋成1.0,2.0,4.0,8.0,10.0,20.0 μg/mL的標準系列溶液,備用;過氧化氫吸收液:取30.0%過氧化氫100 mL,用超純水稀釋至2 500 mL,用0.1%氫氧化鈉和1.0%稀硫酸調(diào)節(jié)溶液pH為4.0左右。
1.3 樣品預(yù)處理
稱取0.200 0~0.500 0 g樣品于瓷舟中,加入適量助溶劑,置于預(yù)先升溫至1 250~1 300 ℃的管式定碳爐中,緩慢通入空氣5~8 min,使生成的二氧化硫通入已盛有30 mL過氧化氫的吸收池中。放出吸收池中的吸收液,加入(1+1)硝酸10 mL,冷卻至室溫,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待測。同時平行制備2份空白,待測。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吸收液pH值
2.1.1 過氧化氫吸收原理 試樣在1 250~1 300 ℃下,硫化物及硫酸鹽中的硫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硫后,經(jīng)過氧化氫吸收成硫酸。反應(yīng)過程為:SO2+H2O2+H2O+2H+=H2SO4+H2O。
2.1.2 吸收液pH值要求 保證吸收后溶液呈弱酸性即可。
2.2 灼燒溫度
灼燒溫度選擇1 250~1 300 ℃。若溫度低于此區(qū)間,部分硫酸鹽硫分解不完全;而溫度過高,管式碳爐易被損壞。
2.3 灼燒時間
灼燒時間要求保證樣品中的硫化物分解完全即可。若時間過短,樣品分解不完全;長時間灼燒有利于樣品分解,但時間過長會耗時耗電。根據(jù)ICP-OES測定結(jié)果,選擇合適的灼燒時間為5~8 min。
2.4 穩(wěn)定時間
將按1.3中方法制備的待測樣品溶液放置48 h,硫的測定結(jié)果無明顯變化。
2.5 波長選擇及干擾消除
在ICP-OES中,干擾信號主要是指光譜干擾信號,它包括與分析線重疊的干擾譜線(譜線干擾)及疊加在分析線上的背景信號(背景干擾)。所以一般選擇譜線靈敏、干擾少、無重疊的分析譜線。本研究選擇182.034 nm的S譜線。
2.6 方法質(zhì)量水平
2.6.1 檢出限 將按與試樣同步處理的流程空白溶液平行測定12次(見表2),計算得出方法檢出限(3s)為2.835 ×10-6。
2.6.2 準確度 采用該方法對國家一級標準物質(zhì)GBW07401,GBW07402,GBW07309,GBW07310,GBW07311,GBW07312,GBW07103,GBW07121進行分析(結(jié)果見表3),測定結(jié)果與標準值相符,相對標準偏差小于3%。
2.6.3 加標回收率 以標準物質(zhì)GBW07401,GBW07309進行方法加標回收率試驗。稱取數(shù)份GBW07401,GBW07309 樣品0.200 0~0.500 0 g于瓷舟中,分別加入ρ(S)= 5.0 μg/mL溶液1,2,3,4,5 mL,置于高溫爐中,逐步升溫至700 ℃,保溫2 h,取出冷卻,按1.3中方法進行樣品預(yù)處理,按1.1中儀器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結(jié)果(見表4)表明:加標回收率為93.9%~109.0%。
3 結(jié)論
本研究建立一種將巖石土壤樣品經(jīng)高溫灼燒、吸收池吸收,采用ICP-OES法測定其中微量硫的方法。與以往的經(jīng)典或儀器分析方法相比,該方法簡單快速,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較低的檢出限,可滿足巖石礦物及土壤中微量硫的測定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玉榮,禹飛.土壤中全硫的測定[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2008(9):217.
[2] 王莉霞,陳同斌,雷梅,等.礦業(yè)污染土壤中還原態(tài)硫的測定方法探討[J].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2008(12):2 522-2 526.
[3] 劉昊.全硫的測定方法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yīng)用,201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