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六明
摘 要:紫砂壺身筒外附件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對身筒外包括壺蓋、壺鈕、壺嘴、壺把、壺足等附件的設計進行探討,旨在紫砂壺設計中恰當?shù)靥幚砗米仙皦厣硗才c身筒外附件之間的配置、比例、外輪廓轉折等關系。
關鍵詞:紫砂壺;附件;歐陽修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064-01
北宋文豪歐陽修在《和梅公儀嘗茶》中云:“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北宋詩人梅堯臣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一詩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紫砂藝術,自古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和推崇。 紫砂壺之所以名貴,在于其功能的完美,主體造型的視覺美,還在于身筒外附件與身筒之間的配置,壺口、壺蓋的比例,壺嘴的形別式樣,底足結構的處理,壺紐(的子)的大小比例,壺把端握舒適程度等。
一、壺蓋的設計
(1)壓蓋式。壺蓋復壓在壺口上,方兩種形式。兩沿要做到上下互相呼應。通常要求上沿口比下沿口 方面連一根頭發(fā)絲都插不進,四周還要做到平整,略大一些,在行話里稱為“天壓地”。(2)嵌蓋式。是指壺蓋位于壺口里,蓋沿隱入壺頸里的樣式,或稱之為“地包天”。(3)截蓋式。這是紫砂茶壺特殊的一種口蓋樣式,是在由曲線或直線組成的完整的壺身上,截割頂上的一小部分作為蓋子。這種樣式的砂壺,形體一般比較簡潔,但技術要求特別高,分開制作的身筒和蓋子,合蓋以后不僅大小要吻合,口蓋成同心圓,且厚度也要一致,同時外輪廓線邊要順暢。所以一般只是中檔以上的作品才采用這種口蓋樣式。
二、壺鈕的設計
壺蓋上的壺鈕是為了揭開壺蓋的方便而設置,茶壺是熱飲器,使用時溫度較高,有了壺鈕就便于揭蓋而不燙手。壺鈕的造型,應非常慎重地考慮到和身筒及其他附件的協(xié)調。壺鈕有球型、方型、橋型、牛鼻型、肖形型等。比較穩(wěn)妥和通用的設計方法,就是將身筒的基本型縮小而作為這壺的壺鈕,這在幾何型類作品的設計中尤為明顯。壺的形體較高時壺鈕也相應較高,壺形較扃時,壺鈕也相應較扃,這就充分體現(xiàn)一種協(xié)調性。一般自然型的花貨壺,則多用肖形型的壺鈕,如用樹干、竹枝、瓜柄、動物形態(tài),作為梅段壺、竹段壺、南瓜壺等作品的壺鈕,顯得既生動又與壺形相協(xié)調。為了充分體現(xiàn)紫工藝的藝術性,有時我們在壺鈕的處理上,還采用絞坭的手法,即把二種以上不同顏色的坭料絞成自然的形態(tài),如山水、樹木、花卉等等,看上去更有藝術特色。
三、壺嘴的設計
壺嘴的類型,就其彎曲情形來看,一般分為直嘴、一彎嘴、二彎嘴、三彎嘴和流五種:(1)直嘴。 制作較為簡單,適合于造型簡單的砂壺,給人以拙的感覺;(2)一彎嘴。 形狀似鳥嘴,比較短,也稱“一喙嘴”,是紫砂茶壺中常見的樣式。一般來講,安裝在壺身中心偏上的位置;(3)二彎嘴。其特點是在嘴的下半部設計為二道弧線,上面為一道弧線;(4)三彎嘴。這種嘴形似一小鳥,較有藝術感,弧線流暢,但制作要求比較高;(5)流。一般適用于器皿造型,紫砂茶壺中運用較少。
在壺嘴的設計和制作時,特別要注意防止出水后涎滴問題,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嘴管要呈喇叭形,根部大于嘴口,內壁要光滑順暢,身筒通向壺嘴的網(wǎng)眼洞孔的總面積最好要大于嘴口的面積,以增加出水壓力和收水的回力;(2)壺嘴斜出所呈的角度,以45。±10。較理想。接近垂直,出水有“噴”的感覺,接近水平出水感覺太“慢”;(3)嘴口的前端稍向下彎一點,使茶水沖出嘴口時,臨時改變一下流向,使嘴管下壁離開水流拋物線,減少水的附壁可能性;(4)嘴口周圍的管壁不宜過厚;(5)壺蓋上的通氣孑L應該做成內大外小的喇叭孔,以增大壺內的壓力,保持暢通無阻;(6)用刀具在嘴口內壁下沿輕輕刮一下,使口沿處有一個小洼,這樣也可增收水時口部殘留的回收力,避免涎滴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四、壺把的設計
常見的壺把有提梁、端把和橫把三種:(1)提梁。最適合于形體較矮且容量較大的壺件,提取時力點和重心點幾乎在一垂直線上,提著比較省力,也不易晃動,設計時,提梁如過高的,制作和燒成難度都要加大,成品率也要降低,如果過低,加注開水時不太方便,而且而且提的時候會碰到壺鈕,所以,提梁的設計既要考慮美觀也要兼顧制作和燒成的因素,以保證成品率;(2)端把。端把是紫砂壺中最常見的款式,把圈的大小,應根據(jù)壺體的大小和容量來確定,容量在500毫升左右時,可能需要神入食指和中指,把圈就要相應偏大一些。傳統(tǒng)的端把樣式,多是上大小小的正身把式,正身把在執(zhí)舉時,支點往往自然上滑至把的最高點,這時也是就有提梁的作用在內;(3)橫把。橫把又稱側握把,它安裝在身筒的一側。和壺嘴成90度角,橫把的形式多數(shù)是一根圓形的柄,其材質可以是同紫砂壺一樣的泥料,也可以采用紅木、檀木、黃楊木等其他材料配制。并可以起到裝飾效果,也是在是當前紫砂壺制作中的一種創(chuàng)意,另外,橫把式紫砂壺在倒茶上也比較方便的。
紫砂壺身筒與身筒為附件包含著相互呼應的配置關系,比例關系外輪廓轉折關系,鑲接手法的明暗緩沖過度關系,實體與空間所形成的比例關系,舒適實用和藝術欣賞的關系等等,紫砂壺身筒外的附件,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身筒外附件的設計,直接影響紫砂壺身筒及紫砂壺全貌的造型外觀,合理的結構,完美無缺的身筒為附件設計,才能構成紫砂茗壺的特殊造型語言,創(chuàng)造出紫砂茗壺的藝術魅力,才能領悟紫砂藝術的真諦。
參考文獻:
[1]錢劍華.紫砂茶壺的造型與鑒賞[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
[2]徐秀棠.中國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