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勁靜
愛建集團的股權大戰(zhàn)就像武俠片,“竊聽風云”、“舉報門”等槽點頻出,攻守雙方你來我往,見招拆招,殺得對方人仰馬翻,仍不言棄。
從“竊聽風云”到舉報門,歷經(jīng)3個月的上海愛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建集團”,6000643.SH)股權大戰(zhàn),至今仍未有定數(shù)。
在愛建集團停牌3個月的時間里,其第二大股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均瑤集團”)與第四大股東上海華豚企業(yè)管理公司(下稱“華豚企業(yè)”)及其背后廣州基金之間的爭斗愈演愈烈,絲毫未有停止的跡象。
最新的進展是,證監(jiān)會收到投資人舉報稱,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存在違規(guī)操作。這一“舉報門”,對于愛建集團的股權之爭將有著怎樣的影響?針對頻繁出現(xiàn)的舉報,公司如何應對?最引投資者關心的是,愛建集團自4月以來便開始停牌。公司何時能夠復牌?如何保障投資者利益?
針對以上問題,《投資者報》記者聯(lián)系愛建集團進行采訪,但最終未能得到任何解釋。
再現(xiàn)舉報
愛建集團的股權大戰(zhàn)就像武俠片,攻守雙方你來我往,“殺”得對方人仰馬翻,仍不言棄。
此前,廣州基金發(fā)布要約收購報告,擬以18元每股的價格,收購愛建集團4.31億股,耗資77.6億元。這個收購價格,比愛建集團4月14日的停牌價14.98元高出20.16%。這一要約收購,就讓雙方的股權之爭進入白熱化。似乎,華豚企業(yè)對愛建集團是志在必得。
正在此時,愛建集團連續(xù)公布兩封實名舉報信,指華豚企業(yè)增持愛建集團股權中,涉嫌信息披露嚴重違法違規(guī)、涉嫌內(nèi)幕交易以及挪用關聯(lián)公司資金等,但隨后陸續(xù)被華豚方面所否認。
如今,愛建集團也遭遇舉報。據(jù)悉,近日有投資者向證監(jiān)會實名舉報,認為均瑤集團定增材料涉嫌違規(guī)。該投資者認為,王均金及均瑤集團在愛建集團非公開發(fā)行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
根據(jù)愛建集團相關公告顯示,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月期間內(nèi),康劍擔任均瑤集團信息品牌管理部副總經(jīng)理,其曾直接受雇于均瑤集團??祫€擔任上海風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風尋信息的唯一股東為上海風尋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風尋科技的控股股東為均瑤集團,王均金是風尋科技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因此該投資人認為,康劍目前受雇于均瑤集團的子公司,與均瑤集團、王均金存在明顯的關聯(lián)關系。
盡管此前,作為愛建集團的財務顧問——海通證券曾對此進行過核查,均認為康劍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與王均金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不存在交集,認定雙方不存在管理關系。但這一次,被投資者舉報,目前證監(jiān)會仍在調查中。后續(xù)如何,暫時無從知曉。
“肥肉”愛建
既然均瑤集團和華豚企業(yè)都如此費盡心思地爭奪股權,他們到底是在爭奪什么?愛建集團這塊“肉”到底有多肥?
愛建集團的前身是上海市工商界愛國建設公司,由上海和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上海原工商業(yè)者于1979年發(fā)起創(chuàng)建,取愛國建設之意。其創(chuàng)始人是老一輩的民族工業(yè)家劉靖基。
1992年公司改制,上海市工商界愛國建設公司以4500萬元設立“上海工商界愛國建設特種基金”,為愛建股份大股東。但其所占比例不高,最初只有22.65%,之后稀釋到1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也正由于這樣的股權比例,為其后面的紛爭埋下伏筆。
而早在1986年,集團旗下的愛建信托拿到了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頒發(fā)的牌照,成為中國首家非銀行金融機構,新中國第一家信托公司。彼時,愛建在國內(nèi)金融市場可謂是相當風光,與光大、中信被并列為中國三大金控集團。
愛建集團的轉折在1997年出現(xiàn),當時劉靖基去世,由上海市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委員會主任助理劉順新?lián)螑劢ü煞萜煜聬劢ㄗC券的董事長。據(jù)報道,2004年,由于劉順新與某富商合作,使用愛建信托的受托資金通過愛建證券炒股,從而導致愛建證券和愛建信托被曝出數(shù)十億元的資金黑洞,一朝鳳凰變成雞。
后來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重組之后,愛建集團才步入正軌。此時的愛建集團手握信托、證券和租賃三張金融牌照,2015年的凈利潤已達5.5億元,的確是塊“肥肉”。
在2015年12月25日,均瑤集團正式進入愛建集團成為二股東,與上海工商界愛國建設特種基金共同擁有這塊“肥肉”。
誰的愛建?
“人怕出名,豬怕肥”,也正由于愛建集團是塊“肥肉”,所以才招來華豚企業(yè)競逐。
舉牌前,華豚企業(yè)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舉牌后,其背后的三股勢力浮出水面,分別是:自然人顧頡、錢寶華旗下的華豚集團以及廣州政府旗下廣州產(chǎn)業(yè)投資基金間接控股的匯垠天粵。其中,顧頡是原國泰君安副總,曾是公司的鐵三角之一,在資本市場聲名顯赫。
舉牌愛建集團之后,華豚企業(yè)的法人代表顧頡接受媒體采訪,一方面宣稱華豚并非“野蠻人”,舉牌資金皆是自有注冊資本金,無負債,無杠桿。另一方面,明確指出本次舉牌目的,志在第一大股東,并公開宣,稱入主愛建后將改組董事會。從中可以看出,似乎華豚企業(yè)對于愛建集團的控股權“勢在必得”。
不過在均瑤集團和華豚企業(yè)爭奪大戰(zhàn)上演之際,愛建集團的投資者是最為心急的,因其停牌太久。
據(jù)了解,在愛建集團近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有激動的股民站在桌上大喊“我們只要復牌”。上證e互動上,同樣有許多股民留言,強烈要求復牌。其中一名股民這樣說,“要盡快復牌,讓市場決定誰做控股股東。誰違規(guī)違法都靠證監(jiān)會和法院去查?!?/p>
愛建集團何時復牌?到底愛建集團的控股權會“花落誰家”?目前都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