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退休后,我突然變得清閑起來。每天除了接送外孫女上下學、做家務外,其余的時光全浪費在打麻將上,生活變得十分枯燥無味。
一天,我聽女兒說,她同事的奶奶已七十多歲了,每天還在堅持朗讀文章,連小孫子也跟著受益,跟著奶奶養(yǎng)成了朗讀的好習慣。女兒又對我們說:“咱們家熙熙也六歲多了,我和她爸爸陪她讀書的時間少。爸媽,你們倆誰能做她的‘朗讀者呢?”
其實,自從看了中央電視臺的《朗讀者》節(jié)目后,我就有朗讀的沖動。可是從反面一想,都六十多歲的人了,再朗讀會被家里人笑話的。因此,我就壓制了這種熱情。沒想到女兒同事的奶奶比我大十多歲,還在堅持朗讀。于是,我果斷接過了女兒交給的這項重任。
兩天后,女兒遞給我一個小音響和一個小本子:“媽,這上面都是經(jīng)典的朗誦片段,您可以看著書上的文章,再跟著音響里的老師學習朗讀?!?/p>
雖然讀文章對我來說沒什么難度,可是真要把文章讀好就沒那么容易了。我的普通話發(fā)音很不標準,而且讀起來也沒感情,完全失去了文章的韻味。既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么我只好“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于是,我決定加大學習力度,從每天學習一個小時增加到每天學習三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我就找到朗讀的感覺。
現(xiàn)在,我每天都會給外孫女朗讀文章,她也特別喜歡聽。遇到喜歡的片段,我們還試著背誦,甚至一起讀給家里人聽,每讀到熱烈部分總能博得家人熱烈的掌聲。前段時間過“六一”兒童節(jié),我還和外孫女一起參加了她們學校組織的聯(lián)歡會,一起朗讀了非常有名的兒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獲得了家長和師生們的好評。
兒童節(jié)之后,孫女幾個同學的家長找到我,希望我能教他們父母朗讀。我喜出望外,對他們傾囊相授。在女兒的協(xié)助下,我們還建立了“老年人愛朗讀”的微信群。老伴、女兒、女婿都在微信朋友圈宣傳,遇見親朋好友也告知,我們的隊伍便不斷地壯大,現(xiàn)已擴展到五十多人了。
在群里,我們會分享經(jīng)典的朗誦片段,會把朗讀的文章分享到群里,讓大家指點,也會分享自己的朗讀心得,對文章的理解等等。大家都把這個微信群當成自己的精神之家。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都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朗讀不僅給孫女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讓我收獲了友情。我想,每個人晚年都應該找點有意義的事做,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才不至于惶惶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