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應用
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信號可能被茂密的森林、峽谷峭壁或摩天大樓阻擋,它們不能很好地穿透室內空間,因此某些地點可能達不到精確導航。
圖片由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如果是系統(tǒng)自身造成的誤差就有規(guī)律可循,可以通過其他技術來消除誤差?!氨倍贰钡摹爸袊取毙腔鰪娤到y(tǒng),可以在海洋、沙漠、山區(qū)等地區(qū)提供不同精度的服務,亞米級(精確在一米以內)、分米級(精確度可以達到一分米)和厘米級(精確度可以達到一厘米)三種。
將“北斗”安裝在各種機器里,這些機器立即聰明起來,因此人們對 “北斗”的評價最喜歡說:“北斗應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弊屛覀兒喡缘乜匆豢矗氨倍贰睘槲覀儎?chuàng)造了哪些美好生活。
“師傅,我想去學校,怎么走不堵車?” 著急上學的同學詢問到。
“請稍等,我開啟北斗導航查看一下?!钡母缥⑿χ卮稹?/p>
北斗導航提供的導航地圖,可以輕松定位目的地,不走彎路,即使是“路盲”也可以在導航的指引下安心出行。導航地圖結合天上的北斗系統(tǒng)與地面的增強系統(tǒng),主路、輔路區(qū)分清晰,精確地為大眾出行服務。
北斗高精度地圖導航軟件:高精度地圖數據借助北斗衛(wèi)星導航定位系統(tǒng),可以實現高精度地圖導航。在導航狀態(tài)下,地圖導航軟件可以提供車道轉向引導、車輛壓線提示、行人監(jiān)測提醒、變道引導等提示信息,也可以應用到自動駕駛領域實現智能導航。
圖片由北斗網提供
在大客車、旅游包車和危險品運輸車輛上,已開始陸續(xù)安裝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車載終端設備。這樣,在車輛發(fā)生緊急事故時,交管部門可以及時發(fā)現并抵達事故現場。
燃氣管道對位置有天然的要求。北京市燃氣管道情況非常復雜,有的建設時間非常早,再加上街區(qū)改造,許多管道的位置很難確定,傳統(tǒng)的辦法是將所有的管線都記錄在小白圖紙上。而現在,在“北斗”的幫助下,采用油氣管線巡檢方案,人們可以更加靈活方便地完成戶外巡檢數據采集、整理、分析等工作,使得安全生產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證。
另外,供熱、供水、電力、交通等領域都已經開始應用“北斗”。
圖片由北斗網提供
在“北斗”的指引下,農機車輛可以按照提前設定的直線或者曲線線路行駛,從而使種植的農作物株距均勻,令其能夠自動對齊作業(yè)結合線,不會出現同一塊地重復作業(yè)的情況,也不會在作業(yè)過程中出現遺漏。即使在車速較快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將誤差保持在一厘米以內“寸水不過田”的水平。
在提前分析了土壤養(yǎng)分和上季產量等相關數據后,根據目標產量要求,技術人員為農田制定施肥“處方”。在“北斗”的協助下,變量施肥機“按方下藥”(隨時改變施肥料的質量和數量)。不僅如此,只要加裝了“北斗”,在灌溉、除草、噴灑農藥等田間管理過程中都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節(jié)。
有了“北斗”,駕駛員在駕駛室的顯示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前的作業(yè)進度,讓工作不再受時間和氣候限制。即便是在搶農時的時候,抑或是在夜晚或能見度較差的情況下也可以作業(yè)。另外,在自動駕駛農機上的工作人員只負責車輛掉頭和控制油門,不需要再像過去那樣每一步都要精細操縱。
找不同游戲
“北斗”在遠海海域大顯神威,定位只是“北斗”擅長的業(yè)務之一?!氨倍贰卑l(fā)出的天氣預報可以提醒漁民及時回港避風,漁民們都已習慣了在出發(fā)前先打開“北斗”。如果船只遇險,“北斗”搜到具體位置,還能向周邊船只發(fā)出求救信號。在漁民們眼中,“北斗”是“千里眼”“順風耳”和“保護神”。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漁業(yè)中的真實事件。某月的10日,一艘漁船從旅順的一個港口出發(fā),前往豬島附近的海域。漁船捕魚,在海上一連幾天都沒有回來,這很正常??墒?4日,船上的11個人與岸上失去了聯系。借助船上的北斗系統(tǒng),岸上的工作人員確定了漁船最后一次發(fā)來的位置,立即出動搜救船只駛往這一片海域。最終找到了失聯漁船,一起安全返港。
在茫茫大草原上放牧時,傳統(tǒng)的辦法是牧民帶著牧群在草原上奔走幾十千米遷徙到新的草場。萬一遇到沙塵暴,受到驚擾的畜群會四處奔逃,消失得無影無蹤,需要牧民四處尋找;如果遇到暴風雪,畜群又可能因為吃不到干草,凍餓而死。
人們利用先進的衛(wèi)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tǒng)和遙感技術,為這些牛、羊帶上具有定位功能的追蹤器,使得牧民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隨時查詢到牧群的蹤跡。通過北斗和各種先進的儀器一起協作,可以隨時告訴牧民:牛就在那里,它剛才睡了一覺,現在正在吃草。萬一牛溜達出了放牧區(qū)域,牧民派遣個無人機就可以把走遠的牛給“牽”回來。
“快看,戈壁上有只藏羚羊!”
“在哪里?在哪里?我視力不好看不清,您的望遠鏡請借給我用一下。”
這種依賴肉眼和望遠鏡觀察追蹤野生動物的方式已一去不復返,逐漸被無線電跟蹤技術和衛(wèi)星跟蹤技術代替。
每年夏季,在青藏高原總能看見成群結隊遷徙的藏羚羊。這些藏羚羊到底有多少條遷徙路線?究竟在何處生小羊羔?種群生存狀況又如何?通過“北斗”進行實時監(jiān)控,這些問題都逐漸清晰起來。
安裝在藏羚羊脖子上的“北斗衛(wèi)星定位項圈”重量不足0.5千克。又耐高溫、極寒,而且防水,它的電池壽命可持續(xù)2年。只要“北斗衛(wèi)星定位項圈”不丟失,藏羚羊無論走到哪里,“北斗”都可以知道,監(jiān)測全過程絲毫不影響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
“地震了,大家快往空曠的地方跑?。 ?/p>
2008年當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時,通信、電力幾乎處于癱瘓狀態(tài)。外界接收到來自汶川縣的第一條信息,就是“北斗”傳遞的。通過“北斗”短報文功能,快速向外界通報災情及受災位置,力爭在“黃金72小時”內,搶救更多生命。
知識小鏈接
救援界認為,災難發(fā)生之后存在一個“救難黃金72小時”。在此時間段內,災民的存活率極高。每多挖一塊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給傷者透氣和生命的機會。
如地震等地質災害發(fā)生后,在72小時期間,災民的存活率隨時間的消逝呈遞減趨勢。在第一天(即24小時內),被救出的人員,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存活率在20%~30%。在世界各地歷次大地震中,72小時內的國際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
當救援人員抵達汶川地區(qū)時,突遇氣候變化,當地的高山峽谷出現了低云大霧和強氣流。加裝了“北斗”的救援直升機卻幾乎不受影響,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北斗終端具有北斗/GPS雙模定位和報文通信功能,有的終端還新增了語音功能。對于在野外作業(yè)、環(huán)境勘探、石油勘探等野外惡劣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來說,它簡直太重要了。
“北斗”能夠對山體位移、暴雨引發(fā)的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進行實時監(jiān)測,可以讓受到災害影響的地區(qū)與路段,提前進行人員疏散。
另外,北斗高精度形變監(jiān)測應用在防災減災領域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橋梁、水庫大壩、山區(qū)鐵路、舊房危房進行防災監(jiān)測,哪怕小到毫米的位置移動,也難逃北斗高精度的法眼。
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全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yè)已經達到30多家,累計投放單車超過1000萬輛,注冊用戶超過1億人次。在大家享受到出行便利的同時,共享單車在街頭的隨意停放又成為城市管理的新問題。
人們想出了借助高科技進行智能化管理的“電子圍欄”。通過安裝在共享單車上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工作人員可以知道共享單車是不是停放在了指定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內單車的數量有多少,需要維修的車輛在哪里。
位于太空的“北斗”,利用自身的導航定位、短報文等功能,為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搭建“保護傘”。我國許多地區(qū)相繼推出北斗特殊人群關愛終端與平臺,并與公安系統(tǒng)對接。
北斗智能安全學生證、老年卡,具有全方位智能定位、呼叫、短信、即時報警、智能服務等功能,是集身份資料及證明于一體的新型智能證件。
老人、兒童外出一旦遇險,可以通過北斗終端實現一鍵報警,便于公安系統(tǒng)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及時保障老人、兒童的安全。
找不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