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名叫歐陽修。他曾得到一幅古畫,畫的是一叢盛開的大牡丹下面有一只貓。為了探索畫意,歐陽修反復(fù)研究,仔細琢磨了好長時間,但終究還是看不出什么眉目。吳育是當朝的宰相,而且還是一名詩人,素聞他對古畫頗有研究,造詣很深。歐陽修決定向宰相吳育請教。
一天,歐陽修帶著古畫去找吳育,經(jīng)過簡單的寒暄后,歐陽修就說明了來意,并將畫展開給吳育看。吳育一見古畫,便脫口而出:“哦,這幅畫不錯,將正午牡丹描畫得真實、生動?!睔W陽修見吳育一看便知是“正午的牡丹”,而且還直夸畫得好,很是不理解。連忙請教道:“大人,您憑什么辨認出此畫是正午牡丹呢?”吳育指著畫中的牡丹,笑著說:“你看,這牡丹花長瓣四下張開,有些下垂,且花色不潤澤。只有到了正午,牡丹花才是這個樣子?!眳怯酝F蹋种钢女嬌系呢?,接著說道:“你再看這貓,它眼睛的瞳孔像一條線,這是正午時的貓眼?!睔W陽修聽后,連連點頭贊許。
過了一會兒,他又好奇地請教吳育:“請問大人,那么早晨時分的牡丹和貓又是何種樣子呢?”吳育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是早晨,牡丹花就會帶著露水,花冠就會向中間收攏,且花色潤澤、鮮嫩;至于貓在早晨,它的眼睛的瞳孔是圓的,隨著太陽慢慢地向正午移動,貓的瞳孔也逐漸變得狹長。”歐陽修聽后,內(nèi)心十分欽佩吳育,不由豎起大拇指夸道:“大人真是學識淵博啊,令我不得不佩服!”吳育連忙擺擺手,謙虛地說:“過獎過獎,只不過是本人平時善于觀察而已,你如果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也會獲得許多你曾經(jīng)不知道的知識。”歐陽修回到家后又把畫重新裱貼起來,他要日后不時欣賞,以激勵自己多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這樣,歐陽修后來寫出了許多不朽的文章,成為了著名的文學家。
【智慧小語】
要做有心人,要養(yǎng)成隨時隨地觀察的習慣。要像畫家那樣明察秋毫,細致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的各種色彩和光影。善于觀察,是一種學問,一種智慧,善于觀察能為生活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