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小平,魏海云,徐 剛,趙震波
(1.金華市九峰水庫管理處,浙江 金華 3 2 1 0 7 5;2.浙江廣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沙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安全監(jiān)測資料分析
盛小平1,魏海云2,徐 剛2,趙震波2
(1.金華市九峰水庫管理處,浙江 金華 3 2 1 0 7 5;2.浙江廣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通過沙畈水庫大壩接縫、壩基揚壓力和滲漏量觀測資料分析,評價大壩除險加固效果。監(jiān)測資料分析表明,壩體接縫開合度較小,壩頂接縫開合度受氣溫影響大,隨氣溫降低而增大,隨氣溫升高而減??;壩基揚壓力系數,在正常范圍內,加固后河床壩段U2 ~ U5揚壓力系數有所下降;加固改造后,滲漏量介于0.09 ~1.31 L·S-1,在正常范圍內;高水位時(即270.06 ~ 272.05 m),滲漏量介于0.25 ~ 0.77 L·S-1。
重力壩;壩體接縫;壩基揚壓力;滲漏量;回歸分析
沙畈水庫位于錢塘江水系金華江支流白沙溪上,距離沙畈鄉(xiāng)政府4.5 km,距金華市區(qū)約50.0 km。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31 km2,總庫容8 555萬m3,電站裝機容量2×5 000 kW,屬Ⅲ等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供水為主,結合發(fā)電、防洪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本工程樞紐建筑物主要由攔河大壩、泄洪閘、輸水隧洞和水電站等建筑物組成。攔河壩壩型為細骨料混凝土砌石重力壩,壩頂總長度237.5 m,壩頂寬6.0 m。
沙畈水庫工程于1992年6月動工興建,2001年1月竣工。2012年經大壩安全鑒定,等級為二類壩。安全鑒定發(fā)現:大壩2#壩段U2測孔、3#壩段U3測孔揚壓力有所升高,而且還有繼續(xù)升高的趨勢,揚壓力系數偏高,2#、3#壩段壩基防滲帷幕局部存在缺陷。為保障工程正常安全運行,沙畈水庫需進行除險加固。沙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要設置大壩表面位移、橫縫開合度、揚壓力、滲漏量、繞壩滲流、環(huán)境量、水位等觀測項目,除了大壩表面位移,其余監(jiān)測項目均實現自動化監(jiān)測[1]。本文著重介紹重力壩的橫縫開合度、壩基揚壓力和滲漏量觀測資料分析,以評價大壩加固效果。
2.1 橫縫開合度監(jiān)測
在現有21個測縫儀旁,安裝埋設21支單向振弦式測縫計,實現大壩橫縫開合度的自動化監(jiān)測,具體布置見表1。
表1 測縫計布置表
2.2 壩基揚壓力監(jiān)測
本工程布置了13支揚壓力測壓管,位于基礎灌漿廊道和橫向檢查廊道,測壓管內各置1支滲壓計,具體布置見表2。
表2 壩基揚壓力滲壓計布置表
2.3 滲流量監(jiān)測
廊道排水溝內布設6套量水堰,其中LS1 ~ LS4量水堰池內各安裝1套精密量水堰計,以實現滲流量自動化監(jiān)測。滲流量綜合反映壩基灌漿帷幕的防滲效果。
3.1 橫縫變形分析
壩體接縫開合度特征值表見表3,壩體接縫開合度過程線見圖1。
從表3和圖1中可以看出,壩頂接縫開合度介于 - 2.1 ~5.9 mm、最大值位于壩頂F9處,基礎灌漿廊道接縫開合度介于 - 0.2 ~ 1.2 mm,橫向檢查廊道接縫開合度介于 - 0.3 ~1.3 mm。壩頂接縫開合度變化幅度相對較大,并隨氣溫降低而增大,隨氣溫升高而減??;灌漿廊道和檢查廊道接縫開合度比較穩(wěn)定。
圖1 壩體接縫開合度過程線圖
表3 壩體接縫開合度特征值表 mm
3.2 橫縫變形回歸分析
壩體接縫開合度的實測資料表明,其主要受水壓、溫度以及時效特性等影響。
式中:K為接縫開合度,KH為由水壓因素引起的接縫開合度分量,KT為由溫度因素引起的接縫開合度分量,Kθ為由時效因素引起的接縫開合度分量,各參數單位為mm。
壩體接縫開合度統(tǒng)計模型可進一步表述為[2]:
式中:ai為上游水深的回歸系數(mm·m-1),H為上游水深(m);bi為壩體混凝土溫度的回歸系數(mm·℃-1);T1、T2、T3、T4、T5、T6為觀測日當天、前1天、前2天、前3 ~ 4天、前5 ~ 15天、前16 ~ 30天的壩體混凝土平均溫度(℃);θ為蓄水初期或起測日開始的天數除以100,a0為常數項(mm),c1、c2為時效分量的回歸系數(mm·d-1)。
基于上述統(tǒng)計回歸模型,表4給出了壩體接縫開合度統(tǒng)計模型的回歸系數,壩體接縫開合度過程線擬合見圖2。
從表4和圖2中可看出,接縫開合度與混凝土溫度及時效特性等因素相關性較好,相關系數R為0.920 ~ 0.950,均大于0.850;上游水深的回歸系數ai= 0,壩體混凝土溫度的回歸系數綜合為負值,時效分量的回歸系數綜合為零或負值,目前時效分量為 - 0.22 ~ 0.00 mm;表明壩體接縫開合度主要受混凝土溫度影響,隨溫度降低而增大,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目前接縫開合度呈緩慢減小趨勢。
表4 壩體接縫開合度統(tǒng)計模型的回歸系數表
圖2 壩體接縫開合度過程線擬合圖
壩基測壓管水位及揚壓力系數特征值見表5 ~ 7。表5 ~7給出了大壩加固改造前后壩基揚壓力系數的比較結果。
考慮到大壩右岸U8等壩基揚壓力受山體來水影響較大,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70.06 m,壩基揚壓力系數分析時選擇庫水位270.06 m作為特征點,重點分析庫水位高于270.06 m時壩基揚壓力系數,以削弱壩岸山體來水對揚壓力系數分析的干擾。
表5 壩基測壓管水位及揚壓力系數(灌漿廊道)表
表6壩基測壓管水位及揚壓力系數(橫向廊道)表
表7 加固前后壩基揚壓力系數比較表
從表5和表6可以看出,2014年1月20日至2016年11月22日,庫水位介于251.14 ~ 272.05 m,岸坡壩段U1、U7揚壓力系數低于0.35,河床壩段U2 ~ U5和揚1 ~揚5揚壓力系數均低于0.21,符合規(guī)范要求;岸坡壩段起始端U6揚壓力系數為0.22 ~ 0.33,在正常范圍內。庫水位較低時,大壩右岸U8測壓管水位長期接近或高于庫水位,揚壓力系數偏大,最大值為0.85,主要是靠近壩肩的壩基揚壓力受岸坡山體來水影響較大[3]。庫水位高于270.06 m時,岸坡壩段U1、U7揚壓力系數不高于0.17,河床壩段U2 ~ U5和揚1 ~ 揚5揚壓力系數均不高于0.17,岸坡壩段起始端U6揚壓力系數為0.24 ~ 0.28,U8揚壓力系數不高于0.38。由此可知,庫水位處于高水位時壩基揚壓力系數明顯降低。
從表7中可看出,在庫水位267.40 m附近,大壩加固改造前,2013年7月1日U2、U3、U4、U5揚壓力系數分別為0.33、0.28、0.15、0.26;加固改造后,2014年7月30日對應揚壓力系數分別為0.14、0.14、0.09、0.11,2015年8月17日對應揚壓力系數分別為0.16、0.14、0.10、0.13,2016年9月28日對應揚壓力系數分別為0.15、0.14、0.11、0.14。表明大壩經加固改造后河床壩段U2 ~ U5部位壩基揚壓力系數有所下降。
5.1 滲漏量分析
大壩滲漏量觀測結果見圖3。圖4給出高水位時(即270.06 ~ 272.05 m)大壩的滲漏量。由圖3和圖4可知,大壩經加固改造后至2017年,庫水位介于251.14 ~ 272.05 m時,總滲漏量介于0.09 ~ 1.31 L·s-1,在正常范圍內;庫水位處于高水位時(即270.06 ~ 272.05 m),總滲漏量介于0.25 ~ 0.77 L·s-1。
圖3 大壩滲漏量過程線(庫水位2 5 1.1 4 ~ 2 7 2.0 5 m)圖
圖4 大壩滲漏量過程線(庫水位2 7 0.0 6 ~ 2 7 2.0 5 m)圖
5.2 滲漏量回歸分析
混凝土壩的滲流量主要受上、下游水深的影響,溫度對其也有一定的影響。大壩滲漏量的統(tǒng)計模型為:
式中:Q為滲漏量的測值,QH1為上游水深分量,QH2為下游水深分量,QT為溫度分量,Qθ為時效分量,各參數單位為L·s-1。大壩滲漏量的統(tǒng)計模型可進一步表述為[2]:
式中:H1為監(jiān)測日的上游水深(m);H1i為監(jiān)測日前1天、前2天、前3 ~ 4天、前5 ~ 15天、前16 ~ 30天的上游平均水深(m);H2為下游水深(m);T為壩體及壩基溫度(℃);θ為蓄水初期或起測日開始的天數除以100;a0為常數(L·s-1);aui為上游水深分量的回歸系數(L·s-1·m-1);ad為下游水深分量的回歸系數(L·s-1·m-1);c1、c2為時效分量的回歸系數(L·s-1·d-1)。根據滲漏量的實測資料分析,其統(tǒng)計回歸模型為:
從式(6)可看出,滲漏量回歸模型的復相關系數R較大,標準差S較小,回歸模型的精度較高。圖5給出總滲漏量過程線擬合圖,圖6給出各影響因子與其滲漏分量的關系圖。
從圖5和圖6可以看出,滲漏量主要受庫水位和溫度的影響。庫水位升高,滲漏量增大,反之減??;上游水位分量約占滲漏量年變幅的40.5%。溫降時滲漏量加大,溫升時滲漏量減?。粶囟确至考s占滲漏量年變幅的41.4%。目前滲漏量的時效分量為0.03 L·s-1,數值較小。
圖5 大壩滲漏量過程線擬合圖
圖6 各影響因子與其滲漏分量的關系圖
沙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監(jiān)測資料分析表明水庫大壩運行正常,加固工程措施發(fā)揮作用。
(1)壩體接縫開合度介于 - 2.1 ~ 5.9 mm,在正常范圍內;壩頂接縫開合度受氣溫影響大,隨氣溫降低而增大,隨氣溫升高而減??;灌漿廊道和檢查廊道接縫開合度比較穩(wěn)定。
(2)大壩岸坡壩段U1、U7揚壓力系數低于0.35;河床壩段U2 ~ U5和揚1 ~ 揚5揚壓力系數低于0.21,符合規(guī)范要求;岸坡壩段起始端U6揚壓力系數為0.21 ~ 0.33,在正常范圍內。加固改造后河床壩段U2 ~ U5揚壓力系數有所下降。
(3)加固改造后,庫水位介于251.14 ~ 272.05 m,總滲漏量介于0.09 ~ 1.31 L·s-1,在正常范圍內;高水位時(即270.06 ~ 272.05 m),總滲漏量介于0.25 ~ 0.77 L·s-1。
[1] 中國人民共和國水利部.SL 601 — 2013混凝土壩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2] 吳中如.水工建筑物安全監(jiān)控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杜巧豐,顧錫春,魏海云.齊溪水庫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期滲流監(jiān)測資料分析 [J].浙江水利科技,2012(3):63 - 65.
(責任編輯 郎忘憂)
TV698
B
1008 - 701X(2017)04 - 0060 - 05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7.04.017
2017-03-27
盛小平(1974 - ),男,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E - mail:9060875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