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那年那秋”蔡曉秋個人戲曲藝術專場7月10日在天蟾逸夫舞臺演出。四折重頭戲,沒有主持人、沒有助演嘉賓,每折間只以平均3分鐘左右的視頻串聯(lián)。素凈純粹的兩個小時,滿是蔡曉秋其人、其戲。2017年是蔡曉秋從藝二十周年,打造這個專場,不僅是對個人藝術的小結和匯報,更希望展示當今甌劇舞臺中堅力量及團隊的藝術風采和生命力。專場的四個作品,簡單勾勒出蔡曉秋不同階段的藝術足跡。
一
《磨房產子》和《裝瘋》都是甌劇最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折子戲。 《磨房產子》是甌劇《玉燕記》中的一折,也是蔡曉秋進戲校那一年,她的老師翁墨姍親授的第一個戲,此后她一直在演,已經(jīng)演了整整20年。《裝瘋》是蔡曉秋進校第5年時,甌劇的老藝術家章世杰專門為她排演的。
另外兩折戲則體現(xiàn)出甌劇一貫的從各兄弟劇種吸納養(yǎng)分的藝術傳統(tǒng)。蔡曉秋一直非常喜歡昆曲,2010年她開始向昆曲表演藝術家張洵澎學習,2011年,正式拜張洵澎為師。她將張洵澎很有特色的代表作《百花贈劍》移植成甌劇,劇本和表演照昆曲來,唱腔則依甌劇的特色而創(chuàng)作。如今,它已成為蔡曉秋和方汝將最受歡迎的常演劇目。
每年夏天,蔡曉秋都會到上海來“補課”,逐漸學了《尋夢》《亭會》《琴挑》,卻一直藏在箱籠,很少有機會展現(xiàn)人前?!暗胤絼》N的演員敢來上海灘唱昆曲,膽量不小?!辈虝郧锲驮谧约旱膶隼锓帕艘徽劾デ都t梨記·亭會》。這是她極其鐘愛的一折戲。有一次,張洵澎在溫州做講座,現(xiàn)場示范《亭會》中謝素秋的一段念白,一開口,就深深吸引住了蔡曉秋——原來念白可以那么生動,有快有慢,節(jié)奏分明,仿佛劇中的人物已經(jīng)鮮明地“跳”出來了。蔡曉秋覺得,《亭會》非常能體現(xiàn)張洵澎飽含激情、滿臺生輝的特點。她馬上下定決心:“明年夏天我來上海跟您學這個《亭會》?!?/p>
甌劇是有近四百年歷史的多聲腔劇種,本就包含吹腔,與京昆的吹腔淵源頗深?!赌シ慨a子》中的兩段唱糅合了甌劇最有代表性的聲腔音樂。起始一段“反二黃”轉“流水”是甌劇中適合表現(xiàn)旦角哀怨的抒情性的曲牌。到最后母子分別時懷抱孩子依依不舍的唱腔則是“亂彈原板”轉“疊板”“散板”,足有9分鐘,而且是跪著唱,要求演員氣息充沛、感情飽滿,又要控制得當,保證聲帶松弛自如,以比較好的狀態(tài)展現(xiàn)甌劇中特有的高音?!袄蠋煾嬖V我,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淚含在眼中,但不能流出來?!?/p>
戲曲之路是曠日持久的磨練,專場則是集中加倍的磨練?!赌シ慨a子》結尾那一大段跪著的唱腔一結束,必須在3分鐘內從頭到腳改換《亭會》的行頭,馬上投身水磨調的氛圍和節(jié)奏。燈光再次亮起,只見俏麗靈動的佳人,腳下走著穩(wěn)穩(wěn)的圓場,身上舒展、流暢,洋溢著青春鮮妍的美,絲毫看不出前一刻她趕裝時爭分奪秒的匆忙,更沒人知道,跪久后她的雙足已麻木得沒有知覺。
二
蔡曉秋生在溫州蒼南縣的小鎮(zhèn)上,因為父母無暇照顧,從小就被托付給深山里的一位阿婆。在民風淳樸的村子里吃百家飯長大,無拘無束、滿山撒歡的童年,成為蔡曉秋靈氣的土壤。媽媽是民辦教師,恢復高考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三個孩子的媽媽在繁重的教學和家務中擠出時間復習,花了三年時間考進大學。媽媽的堅強和勤奮,為蔡曉秋播下韌性的種子。練功學戲,她對自己頗有股子“狠”勁兒。兩個多小時的專場,一遍演下來已經(jīng)能讓人精疲力竭,而為了讓視頻、舞美、音樂和表演銜接得嚴絲合縫,來上海之前,她連續(xù)五天、每天完整地來上兩遍,被驚為“鐵娘子”。正是有這一輪輪的魔鬼訓練,才有公演時的篤定從容。
媽媽與眾不同的見識和志向尤其對蔡曉秋影響深遠。溫州本是商賈之地,蔡曉秋從戲校畢業(yè)進入劇團時,正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戲曲凋零、市場萎縮的階段,劇團人心浮動,人一批一批地走,同班的三十多個同學最后只剩下十來個。蔡爸爸一直勸她回家?guī)椭錾?,她自己也曾?jīng)有過動搖,可媽媽阻止了她:“老師在你們身上花了多少心血,老師流的汗比你多!如果你是跑龍?zhí)椎?,走了也沒關系。你是演主角的,走了怎么對得起這些老師?”蔡曉秋覺得下鄉(xiāng)演出異常艱苦,媽媽對此嗤之以鼻:“才這么幾天就覺得苦了,人家可是在鄉(xiāng)村生活了一輩子?!?013年底,老團長退休,蔡曉秋面臨一個抉擇:要不要接班做團長,是進一步承擔起繁重的行政瑣事,還是退一步單純地享受演戲的快樂?蔡曉秋一度猶豫過,媽媽又一次支持她站出來:“如果組織覺得你有能力、當?shù)闷穑蛻摻?。那么多人在為公益事業(yè)付出,你就把甌劇當公益事業(yè)來做嘛,何況還給你發(fā)工資。”每當想起媽媽的話,想到這方舞臺和觀眾給了她那么多榮譽、掌聲、肯定,蔡曉秋就覺得,再大的煩難也能挺過去。這時她也會慶幸自己首先是個演員,不至于在繁瑣的事務中迷失自我,在臺上總有一片放飛自我的純粹空間……
外形文靜乖巧的蔡曉秋,其實最鐘情復雜、有張力的角色?!叭思叶颊f被我的外表欺騙了。我是閨門旦的長相,刀馬旦的個性。我喜歡性格比較分裂的、心理比較糾結的人物,在臺上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北热纭栋V夢》里的崔氏,比如《裝瘋》里的趙玉珍。臺上的趙玉珍,在“癲狂的瘋女子”和“冤苦的弱女子”之間游走切換,她要“騙”過身邊眾人的眼,卻“騙”不了自己的心。蔡曉秋要將兩者清晰地展現(xiàn)給臺下的觀眾。這個過程,觀者酣暢淋漓,蔡曉秋自己也非常享受。
幸運的是,除了有眾多名師傾力栽培,蔡曉秋還有一個優(yōu)秀的搭檔方汝將,兩人被譽為甌劇的金童玉女。在原原本本繼承《高機與吳三春》《呂布與貂蟬》等經(jīng)過幾代人打磨的傳統(tǒng)精品劇目的同時,兩人也在嘗試擴展甌劇當代形態(tài)的可能性,希望提升甌劇的藝術品位,使這個古老的劇種滲進他們青春朝氣的印跡。她說:“甌劇要從農村回到城市,雖然是地方劇種,也要向時尚化、精致化發(fā)展。我和汝將都愛美,舞臺上也不能馬虎。服裝、頭飾、音樂、舞美……甚至連海報、劇照、說明書都要講究起來?!睆木﹦?、昆曲等一些底蘊深厚的劇種借鑒和吸取對本劇種唱表有益的營養(yǎng),融化、鍛鑄于甌劇之中,也是重要的一步。兩人先后將《西園記》《獅吼記》等優(yōu)秀劇目整本移植成甌劇,還創(chuàng)作了《東甌王》《橘子紅了》等新編作品。另一方面,他們利用自身年輕靚麗的優(yōu)勢,積極投入到甌劇的宣傳推廣,“甌劇進校園”的活動堅持了整整15年。如今,在溫州市區(qū),走進劇場看甌劇的有八成是年輕人,兩人所到之處受到如同明星般的追捧。
從藝二十年,蔡曉秋切身感受到大環(huán)境的變化: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重視,以及社會對戲曲從業(yè)者越來越尊重。頭十年,她從來不敢說自己是甌劇團的,就怕人家問:“溫州還有甌劇團?”而現(xiàn)在,她總是大大方方地說:“我是唱甌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