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鈺+陳中書+凌東進+馮劍雄++劉升
[摘要]目的 探討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在肺感染性疾病手術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肺感染患者60例,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多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給予實驗組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胸液量、住院時間、術后疼痛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4 h胸液量少于對照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術后PC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治療肺感染疾病患者中使用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關鍵詞]肺感染;多操作孔電視胸腔鏡;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
[中圖分類號] R56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7(c)-0030-03
Clinical study of 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ulmo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ZHANG xue-yu1,2 CHEN Zhong-shu2 LING Dong-jin2 FENG Jian-xiong2 LIU Sheng3▲
1.Graduate School,Jiangxi Medical College,Nanch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2.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Jiangxi Chest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3.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ulmonary infectious disease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30).In the control group,multi-port VATS was used,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ingle port VATS was adopted.The surgical time,intraoperative amount of bleeding,amount of pleural fluid of 24 h after surgery,hospital stay,postoperative pain,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surgical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raoperativ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amount of pleural fluid of 24 h after surgery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ain degree of inci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CT level after surge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rea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us diseases,application of single port VATS has higher safety,and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alleviates patients′ suffereing,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Pulmonary infection;Multi-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e;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e
肺感染作為呼吸系統(tǒng)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一般是指發(fā)生在肺泡腔、肺氣道等肺部的實質性炎癥[1],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肺炎,其中包含病毒性、細菌性以及其他病原體所導致的肺部感染[2]。隨著日益成熟的微創(chuàng)技術,電視胸腔鏡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臨床治療中,與傳統(tǒng)的手術比較,具有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疼痛輕以及創(chuàng)傷小的優(yōu)勢[3]。而電視胸腔鏡技術又分為多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和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本文就目前這兩種技術,研究兩種術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肺感染患者60例,參照其病案號的尾數的奇偶順序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為34~76歲,平均(55.2±2.8)歲;實驗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為35~78歲,平均(56.5±3.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入標準:患有肺曲菌病、肺結核瘤、肺膿腫、支氣管肺囊腫、支氣管擴張等肺部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同時伴有咳濃痰、反復咯血,并且內科治療無效,病變僅限于單個肺段或者肺葉[4];患者肺部出現反復感染,使用螺旋CT掃描確認為肺隔離癥,并且滋養(yǎng)血管均來源于胸段的大動脈;無膿胸病史以及其他使胸膜嚴重粘連的諸多因素,在手術前的相關檢查中未發(fā)現胸膜腔嚴重粘連的患者;能夠耐受單肺通氣和全身麻醉,同時出凝血時間正常[5];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不能接受單肺通氣,同時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凝血機制障礙;糖尿病、高血壓在經過2周治療,仍難以糾正的患者[6];術側合并膿胸,且胸膜腔存在致密粘連的患者。
1.2方法
給予實驗組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主要包括常規(guī)選擇患者患側腋后線的第8助間作為觀察孔,切開患者皮膚和皮下組織,使肌肉分離,切開助間肌,伸入切口放置保護套,在胸腔鏡的光源位置,使得手術視野充分暴露;選擇患者患側腋前線的第5或者第4助間作為操作孔,大約為3 cm長,切開患者皮膚和皮下組織,確保肌肉分離,切開助間肌,放置切口保護套,最終完成肺段或者肺葉的切除手術。
給予對照組患者多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主要包括:待患者麻醉后,使其保持健側臥位,常規(guī)選擇患側腋中線的第7或者第6助間作為觀察孔,切開患者皮膚和皮下組織,保障肌肉分離,切開助間肌,伸入切口的保護套,放置到胸腔鏡的光源處,使手術視野充分暴露;選擇患者患側腋前線的第5或者第4助間作為主操作孔,大約3 cm長,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肌肉分離,切開助間肌,放置切口保護套,完成肺段或者肺葉的切除手術;選擇患者肩胛下的第7助間作為副操作孔,大約1.5 cm長,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切開助間肌,伸入切口的保護套,使手術視野充分暴露,進而輔助操作者完成肺段或者肺葉的切除手術。
1.3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為患者清除病原菌比例為50%~90%,痰多、咳嗽的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為患者清除病原菌比例為30%,部分不適癥狀有所緩解,體溫不再持續(xù)升高,WBC水平有所下降;無效為患者病原菌未清除或者病情加重,體溫不斷升高,WBC水平升高或者無改變。
由未參與手術的專業(yè)醫(yī)師記錄和統(tǒng)計兩種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胸液量、手術后第1天的降鈣素原(PCT)濃度、術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時間、術后第3天疼痛評價情況、術后的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指標。
其中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標準為:患者患側具有良好的呼吸音,胸片顯示肺復張滿意,24 h水封瓶均無氣泡溢出,并且每24 小時的胸腔引流量<200 ml[3]。
患者疼痛評價標準: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疼痛指數進行評價,分值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強烈。0分為無痛;1~3分為伴有輕微的疼痛感,但患者能夠忍受;4~6分為伴有疼痛并且影響患者的睡眠,但患者能夠忍受;7~10分為伴有強烈的疼痛感,患者疼痛難忍。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4 h胸液量少于對照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術后PC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老年患者因為新陳代謝比較慢,機體功能會發(fā)生退化,而肺部感染作為一種較常見的肺部疾病,主要特征為容易反復、病程長、發(fā)病急。因為有感染現象的出現,使患者的機體內呈現較嚴重的病變,進而導致治療比較困難[7]?;颊叩母腥緡乐貢r,還會造成胸腔內的血管大量增生或者黏膜粘連的情況,這也增加了手術難度[8]。而電視胸腔鏡手術是最近一種新型的微創(chuàng)手術,其治療方法已經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方面取得了較良好的效果[9],同時還具有恢復快、減輕痛苦、手術創(chuàng)傷小以及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10]。單孔胸腔鏡手術是將傳統(tǒng)胸腔鏡手術的二切口、三切口或四切口匯合成單一的手術切口,由單一的手術切口完成整個手術,從而在達到相同手術效果的基礎上減少對胸壁的創(chuàng)傷,術中出血,術后的疼痛及減少手術瘢痕。三孔操作術中出血量多,原因與位于患者背部的副操作孔密切相關,由于人體背部血運豐富,在進行手術時易對患者肋間血管造成損傷或引發(fā)出血,增加手術時間及術中失血量,影響預后效果,而單孔操作可有效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手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4 h胸液量少于對照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實驗組的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取得了較良好的效果,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比較,具有更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更高的手術安全性[11],但是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防止術中出現意外情況被迫轉為開胸手術,這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會更大[12]。對患者自身來講,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明顯緩解了患者在手術中的痛苦[13],由于切口較小,恢復的時間也較短,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14],以上內容均表明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技術在治療肺部感染性疾病中有良好的應用前景[15],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安生,段貴新,高原,等.電視胸腔鏡與前外側切口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1):6131-6132.
[2]吳克,萬曉年.電視胸腔鏡治療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7(2):47-50.
[3]齊瑞.胸腺切除術治療非胸腺瘤重癥肌無力的療效及術后生活質量[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30):39-42.
[4]孫升,王澤俊.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根治術59例報道[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5,31(11):59-60.
[5]王光宇,初向陽,李國,等.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與開胸肺癌根治術對早期肺癌淋巴結清掃及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2014,9(1):37-40.
[6]謝建秀,葉翠華,胡燕萍,等.圍術期護理干預在電視胸腔鏡手術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 20(20):144-145.
[7]徐凱,謝宏亞,馬海濤,等.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術47例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5,(11):995-997.
[8]李榮雙,韓偉.高齡患者肺部感染臨床特點及治療[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3):23-24.
[9]劉懿,余鑫,王易林,等.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32):57-58.
[10]楊巧芝,崔愛華,劉璽誠,等.兒童超鞭毛蟲支氣管肺感染初步探討[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6):1208-1211.
[11]趙瑩,程兆忠,郭天勇,等.塵肺感染與下呼吸道細菌定植、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的關系[J].國際呼吸雜志,2017, 37(6):422-427.
[12]曾慶武,龔軍,鐘琰,等.電視胸腔鏡治療自發(fā)性血氣胸52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1):26-27.
[13]劉楓林,劉建陽.胸外傷的臨床特點及合理選用胸腔鏡治療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35):183-184.
[14]李娜,高俊淑,楊蕊,等.舒血寧注射液對腦梗死伴肺感染患者血流變學與 Lp-PL A2水平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0):4651-4653.
[15]徐光.單孔法與雙孔法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8):40-42.
(收稿日期:2017-04-26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