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彩紅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化趨勢日益明顯,城市的人口也逐漸很多,導致環(huán)境的壓力日益加大。這就需要運用園林綠化來建設城市,在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同時有效改善環(huán)境。本文主要就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以及大樹移植的管護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綠化植物 選擇 樹移植
引言
當前,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園林、小區(qū)的營造中,往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體現(xiàn)綠化、美化、成形快的效果,以便按期交工。故大樹移植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一、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
總的來說,園林植物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如有一定的綠化作用,還可以凈化空氣、吸塵等,但同時每種植物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表現(xiàn)在功能上,有的表現(xiàn)在生長上,選擇植物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既要保證植物的生長,也要保證植物能夠起到最大化的綠化作用。
如從植物的功能性上來進行選擇的話,主要看植物要應用的地方,需要什么功能,如城市街道兩旁的植物,主要起吸塵、吸收噪聲作用,夏天起遮蔭和綠化作用,闊葉樹木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如果使用場地是干旱多風地區(qū),則要栽種楊樹這樣抗旱能力和防風能力兼?zhèn)涞臉浞N,有些地方的污染較為嚴重,可以用夾竹桃這種植物來對抗環(huán)境污染。功能性顯然只是園林植物選取中的一類,而在實際的園林綠化建設中,還是要考慮園林的整體綠化建設風格,從總體風格出發(fā),結合園林所在地建筑特點進行選擇,從園林植物的分布上來說,要富有層次感,將喬木、灌木、草木分別分出主次進行栽種,給人一種層次錯落的美感。而選擇植物當然不能只顧考慮植物所帶來的效益,還要考慮植物的成本和成活率、生長條件等,如上述所說的大樹移植成活率就不高,所以選擇植物時,還要考慮當?shù)氐臍夂驐l件等,如陽光、水分、溫度等條件,如在陽光照射充足的地方要選擇喜陽的植物,保證成活率。而從城市方面考慮,所選擇的植物還要在季節(jié)性上有所特點,即春夏秋冬城市園林都要能夠保證城市的園林景觀。
二、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及大樹移植的管護
1、大樹移植挖掘
(1)裸根挖掘。沿所留根幅外垂直下挖操作溝,溝寬60~80cm,溝深視根系分布而定,挖至不見主根為準,一般為80~120cm。所有預留根系外的根系應全部切斷,剪口要平滑,不得劈裂。從所留根系深度1/2處以下逐漸向內部掏挖,切斷所有主、側根后,打碎土臺,保留護心土,清除余土,推倒樹木,如有特殊要求可包扎根部。(2) 土球挖掘。一般適用于胸徑為10~15cm或稍大一些常綠喬木的挖掘,圓形土球的直徑和高低應根據(jù)樹木的胸徑大小確定。土球規(guī)格一般為樹木胸徑的7~10倍,土球高度一般為土球直徑的2/3,帶土球移植,應保證土球完好。挖掘方法如下:第一、掘前以樹干為中心,按規(guī)定尺寸畫出圓圈,在圈外挖60~80cm的操作溝至規(guī)定深度,先去表土,以見表根為準,再往下挖,遇粗根須鋸斷再削平,不得硬鏟,以免散坨。第二、修坨及收底,用鍬將所留土坨修成上大下小呈截頭圓錐形的土球。土球底部不應留得過大,一般為土球直徑的1/3,收底時遇粗大根系應鋸斷。第三、開底溝,圍好腰繩后,在土球底部向內挖一圈5~6cm寬的底溝,以利于打包時兜繞底沿,草繩不易松脫。第四、用包裝物將土球包嚴,用草繩圍接固定。打包時繩要收緊,隨繞隨敲打,用2股或4股草繩以樹干為起點,稍傾斜,從上往下,繞到土球底沿溝內再由另一面返到土球上面,再按樹干順時針方向纏繞。
2、切根處理
通過切根處理,促進側須根生長,使大樹在移植前即形成大量可帶走的吸收根,這是提高移植成活率的技術關鍵。常用的有兩種切根方法:(1)多次切根主要適用于培養(yǎng)大樹的苗圃。一般在培育期間,依樹木生長速度的快慢,每隔3~4年移栽1次,保證須根聚生在一定的范圍。(2)縮坨斷根適用于移植較大的或珍稀名貴樹木。在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樹干為中心,以胸徑的3~4倍為半徑畫一個圓形或方形的邊線,把圓形或方形的東、南、西、北分成4段,在相對的南和北或東和西兩段向外挖寬30~40cm的溝,深度50~70cm(視根的深淺而定)。挖掘時,如遇較粗的根,應用鋒利的修枝剪或手鋸切斷,使之與溝的內壁齊平。如遇5cm以上的粗根,為防大樹倒伏,一般不切根,而是在土球壁處進行環(huán)狀剝皮并涂抹20~50mg的生長素(茶乙酸等),促發(fā)新根。溝挖好后,填入肥沃土壤并分層夯實,然后澆水。到翌年的春季或秋季,再挖掘其余的兩段,仍照上述操作進行。在正常情況下,第3年溝中長滿須根,可以起挖。有時為快速移植,在第一次斷根數(shù)月后即挖起栽植。
3、大樹栽植
(1)挖穴與定植
挖掘定植穴,其直徑要比土球稍大稍深,在定植穴底層處施放底肥后回填20 cm左右的種植土,種植土最好優(yōu)于原生長地的土壤條件,如土壤酸堿度不適合,土壤過于堅實的栽植點時,需換土后再栽植,同時在穴底放置通氣管。大樹運到后必須盡快定植,先將綁扎物去除,起吊大樹并調整大樹朝向和栽植深度,回填部分土后去除土球包扎物,再分層回填土壓實,支撐可用鋼管、木樁等作為支撐材料,以四角或三角支撐樣式固定樹體。支撐后澆水,水澆透后,可對大樹用酒精溶解后的生根粉再加水50 kg兌成藥液澆在土球上,然后用種植土填滿土球。
(2)栽植技術要點
進行大樹移植時應當掌握一般的大樹栽植基本技術規(guī)范。正確而細致的栽植,是樹木成活的首要條件。應掌握以下幾項技術要點:①掌握栽植時機:要根據(jù)綠化工程的進度計劃,對各種大樹安排最適栽植時間;②植株朝向:栽植過程中不能只顧根系的填埋,還要兼顧其在原生長地的方位和朝向,以減少移植大樹環(huán)境的變化,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率;③栽植深度:定植后能否正常生長,栽植深度是一個重要的因子,應考慮兩個方面,其一是樹種根系的生態(tài)特性和分布形態(tài),以及生理特點,其二是定植地點的地勢、土壤質地、地下水位和排水狀況。
4、大樹的養(yǎng)護管理
(1)水肥管理。在大樹移栽完成后,應及時對大樹做澆水處理,保證澆透,保證大樹根系和土壤之間形成一個緊密的聯(lián)系,利于后期根系的生長。然后,再進行第3次澆水工作,在完成澆水工作后,應及時用細土將覆蓋膜或者樹盤進行保護,這樣可以保護植物根系。澆水需要注意水量,切記不應過量澆水。在夏季還要對樹冠和地面進行噴水工作,增加周圍環(huán)境的濕度,從而有效降低蒸騰作用的效果。在移栽完成之后的第一個秋季,需要進行追肥。
(2)防寒保暖處理。在天氣寒冷之后,還要對樹木做防寒保暖處理,使用草繩或者苔蘚等材料對樹干進行包裹,保證樹體的溫度。
(3)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及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病蟲害的檢查工作。如果發(fā)現(xiàn)病情,需要對癥下藥,防止病蟲對樹木造成傷害。這個工作應該派專人定期進行檢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
結語
在進行園林施工的過程中,加強對大樹移植技術的研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這對于我國園林綠化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助于城市發(fā)展水平的提升。在保護原有樹木資源的基礎上,還能夠促進外來樹種的成活率,滿足綠化景觀效果的需求。在進行移植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所以施工人員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盡可能的保障樹木的土壤條件以及氣候條件等,從而制定出一個完善的移植計劃。
參考文獻
[1]王相鈞.淺談城市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植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6).
[2]吳慶梅.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及大樹移植的管護[J].現(xiàn)代園藝,2017(2):137-138.
[3]曾智海.園林景觀中大樹移植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J].中外企業(yè)家,20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