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幾張紙嚇壞湯恩伯
◎陶詩秀
圖/馮 乾
1949年初的一天,國民黨京滬杭衛(wèi)戍司令官湯恩伯在辦公室里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作為坐鎮(zhèn)一方的軍事長官,此刻竟會被幾張薄薄的紙弄得如此狼狽。
這幾張紙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有關。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岡村寧次被國民政府扣押,兩年后,國防部成立軍事法庭開始審理岡村寧次戰(zhàn)犯案。蔣介石、何應欽有意包庇岡村寧次,故意下令把審判移至上海進行。湯恩伯慣于窺測上峰意圖行事,馬上曲意奉迎,寫了一封為岡村寧次開脫、請求判其無罪的密信,送往國防部長何應欽處。何應欽閱后正合心意,當即轉呈蔣介石。蔣介石也批示同意。于是,何應欽下令以國防部A字密件(即絕密標號)的形式發(fā)給湯恩伯,由湯恩伯將內(nèi)容向軍事法庭負責人當面?zhèn)鬟_。
隨后,湯恩伯親赴南京,從何應欽那里取了A字密件,和副官一起返回上海。到了上海,湯恩伯因另有事情,就帶著警衛(wèi)去了外灘,讓副官把公文包帶回司令部。但等湯恩伯返回,向副官索要公文包后發(fā)現(xiàn),密件已不翼而飛。
這份密件一旦泄露出去,國民黨當局蓄意包庇日本戰(zhàn)犯的真相必將公諸于世。不但中共、全國人民和國際輿論會嚴詞譴責蔣介石,連美國也會做出不利于蔣氏的反應。以蔣介石的一貫做法,為了擺脫被動,必定會嚴懲湯恩伯以開脫自己的罪責。湯恩伯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找回A字密件。
湯恩伯要求警察局局長幫他找回密件。警察局局長一口答應,隨即把案件交給其心腹、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白寒冰,限其兩天內(nèi)偵破。白寒冰不敢怠慢,立即驅車前往衛(wèi)戍司令部,向已被軟禁的湯恩伯的副官了解情況。據(jù)副官說,他和湯恩伯分開后,曾去某舞廳約一名熟識的舞女外出吃飯。
白寒冰認為這是一條線索,便派警察去舞廳查訪,結果得知那名舞女已經(jīng)失蹤了。白寒冰深覺蹊蹺,馬上調兵遣將尋找那名舞女。當天晚上11點鐘,刑警得到消息:舞女遭人襲擊受傷,被送到醫(yī)院。白寒冰聞訊立刻率人趕去,二話不說,把那名舞女從病床上拖起來,戴上手銬帶往警察局。舞女在審訊室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敘述了有關情況:她和副官分手后,叫了輛出租汽車,不料剛上車就被司機用浸了麻藥的手帕捂昏過去,醒來已在郊外,隨身物品均被洗劫一空。舞女承認副官確實把一個信封放進她的小包,說是給她的零用錢,但她沒來得及打開就受到了襲擊,并不知密件的去處。于是白寒冰判斷副官錯把密件當鈔票給了舞女,從而被歹徒一股腦兒劫走了。
湯恩伯聞報,心里暗松一口氣,便讓警察局局長督促部下盡快破案。白寒冰和助手連夜分析了案情,認為如要迅即找回密件,唯有請青幫大亨黃金榮幫忙。次日上午,白寒冰備了一份禮物請黃金榮幫忙。在青幫的協(xié)助下,他很快就找到了那幾個地痞,還讓他們乖乖交出了全部贓物。白寒冰興沖沖地前來取東西,卻發(fā)現(xiàn)錢財一樣不少,獨獨缺了A字密件。搶劫首犯供稱小包內(nèi)確實有一個信封,但里面裝的是美鈔,不是密件。白寒冰一聽傻眼了,他憑經(jīng)驗斷定該搶劫犯說的全是真話,但A字密件的確不翼而飛了,究竟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錯了呢?
要求破案的期限已到,白寒冰未能破案。他請求再寬限兩天時間,可是兩天后,案件偵查仍無任何進展。
湯恩伯也心急如焚,偏偏南京又發(fā)來命令,讓迅即對岡村寧次案做出判決。湯恩伯不敢抗命,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向軍事法庭負責人說出了已經(jīng)丟失何應欽的原件“手諭”。為防止走漏消息,湯恩伯規(guī)定宣判時只允許少數(shù)指定的記者到場,其余人一概不允許進場。于是,岡村寧次按原計劃被宣布無罪釋放。
消息傳來,輿論嘩然。不過由于參與庭審的只是少數(shù)指定記者,所以報上雖對岡村寧次案作了詳細報道,但對于A字密件一字未提。湯恩伯尋思此事大約不會發(fā)作了,不禁松了一口氣,連日來的緊張、焦慮頓時消去,心頭突然一陣劇痛—心臟病發(fā)作了。他連忙走向衣帽架,把手伸進那件自密件失竊以來還未穿過的大衣的內(nèi)袋,去取備用的藥。他的手觸到了一件紙質品,他驚異地取出來一看,竟是完好無損的A字密件。
驚喜之余,湯恩伯想起:那天在火車包廂里,他和副官喝酒,醉醺醺時曾讓副官取出密件給自己過目,之后自己隨手放進了大衣內(nèi)袋。
A字密件終于找到了,原來A字密件失竊案竟然是湯恩伯自己搞的烏龍。如果當時湯恩伯沒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以致大家都知道了蔣介石、何應欽有意包庇岡村寧次,后果將不堪設想。
編 輯/朱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