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錄/海 鷹
假山亦比真山美
輯錄/海 鷹
假山是園林中以造景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構(gòu)筑的山。
“有真為假,做假成真?!贝笞匀坏纳剿羌偕絼?chuàng)作的藝術(shù)源泉和依據(jù)。真山雖好,卻難得經(jīng)常游覽。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作為藝術(shù)作品,比真山更為概括、更為精煉,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人為的假山又必須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跡,令人真假難辨。與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一脈相承的假山,貴在似真非真,雖假猶真,耐人尋味。
◎水亭掩映
◎河馬時代
杜甫有《假山》詩云:“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處欲生云。慈竹春陰覆,香爐曉勢分。惟南將獻壽,佳氣日氤氳?!彼麑懫渚藟就林?,放置焚香磁甌,又栽種慈竹遮蓋幾座假山,小山幽雅,出塵離世,令人神往:一筐土就能使山長高一尺,三座小山意態(tài)超群。望過去仿佛是野外的真山,幽深之處幾乎要生出云霧。慈竹的春陰覆蓋著他們,香爐的曉煙分布其間。由于他們要像南山一樣為祖母獻壽,所以佳氣一天比一天顯得郁勃。
中國在園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漢。秦漢時的假山從“筑土為山”到“構(gòu)石為山”。由于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和山水畫對園林創(chuàng)作的影響,唐宋時園林中建造假山之風大盛,出現(xiàn)了專門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建艮岳于汴京(今開封),并命朱力用“花石綱”的名義搜羅江南奇花異石運往汴京。自此民間宅園賞石造山,蔚成風氣。造假山的手藝人被稱為“山匠” “花園子”。明清兩代又在宋代的基礎(chǔ)上把假山技藝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階段。明代的計成、張南陽,明清之交的張漣(張南垣),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師,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使假山藝術(shù)臻于完善。明代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長物志》,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中,就有關(guān)于假山的論述?,F(xiàn)存的假山名園有蘇州的“環(huán)秀山莊”、上海的“豫園”、南京的“瞻園”、揚州的“個園”、北京北海的“靜心齋”和中南海的“靜谷”等。
◎壁立千仞
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看,水為靈魂,靈動;山為靠山,穩(wěn)固,山和水相輔相成,才能構(gòu)成好的風水。水以山為面,水得山而媚;山者,天地之骨也。因而,造園必須有山,無山難以成園。自然園林往往選址于自然山水佳境,外借自然山林成景;私家園林往往建在村鎮(zhèn)人口密集之處,無山水可借,只得掇石疊山。因而,私家園林往往在不太大的空間范圍內(nèi),再現(xiàn)自然山水之美,有不落人工斧鑿痕跡,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在咫尺之地,創(chuàng)造出“多方勝景,咫尺山林”的園林藝術(shù)。故山景是構(gòu)成中國園林的五大要素之一,五大要素(疊山造景、理水造景、建筑造景、花木造景、動物造景)。正如計成所說:“余七分之地,為壘土者四,高卑無論,栽竹相宜。”
正是這些特性,才表達出園林中山景的無窮魅力。作為園林中獨特一景——山景,與水景一樣有著它獨特的觀賞價值。從我國現(xiàn)存的皇家園林到私家園林,無一例外的都有假山,石質(zhì)假山和土質(zhì)假山的堆筑,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達出來,在自然式園林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它造形多樣,易于和周圍景物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同時它靈活,巧于變化,豐富了園林的景觀,增加了園林空間和層次感。假山堆筑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全園的景觀。假山堆筑與風景園林的關(guān)系是值得每個設(shè)計者和造園家耗費精力和氣力去追求探討的課題。
假山盆景是一種很有表現(xiàn)力的盆景,它不僅表現(xiàn)出了自然之氣,更是通過山石植物的組合,變現(xiàn)出一種和諧具有朝氣的自然美。山石盆景不僅美觀,更是一種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照料的精美盆景。假山盆景中可貯水,間或綴以亭樓、舟橋、人物、動物等構(gòu)件,還可常配以樹木或小植物,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藝術(shù)品,使山河之美景渾然濃縮,再現(xiàn)于盆中。
◎眾猴出山
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自己,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假山流水盆景為人們營造一處淡泊云水間的桃園境境界,輕撫人們的靈魂深處,使人們愜意于自然帶來的舒適與明澈中。假山流水盆景是自然之美的濃縮,是藝術(shù)之臻的彰顯。亭臺樓閣,嶙峋假山,蜿蜒石橋,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清池水榭,花姿娉婷,林蔭小道,點綴其間。流水聲聲,潺潺不息,那瓊音似來自蒼宇之外,凈澈澄明,滋潤著人們浸過浮華的心,蕩滌人們靈魂深處的塵埃。
責任編輯 陸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