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鶴同
有人盛贊蔡元培是古風猶存的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他不僅有溫良、仁義、敦厚、與人為善的一面,也有堅守、剛正、執(zhí)著、寧折不彎的一面。
1912年1月,蔡任教育總長,他在報紙上讀到胡玉縉的文章,對其頗為欣賞,便讓教育部承政廳寫信邀請胡到教育部任職。當時民國剛成立,寫信之人沿襲清朝官場用語,開頭便寫“奉總長諭”。胡收到信后很是不滿,寫信向蔡抗議,認為“諭”承襲了清朝的陋習。蔡接到信后,馬上復函向胡道歉。胡見蔡的復函言辭懇切,這才同意到教育部任職。
1916年12月,蔡任北大校長。當時北大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新生入校,必須有一名京官擔保。1919年,一位馬姓湖南學生考入北大,但他在京舉目無親,更談不上認識京官了。他便寫信向蔡元培抗議,要求北大取消這一規(guī)定。蔡馬上回信說,國外大學確無此制度,但北大是教授治校,取消這一規(guī)定必須在教授會議上通過。不過在取消這一規(guī)定前,他愿為馬擔保,于是馬順利進入北大求學。
1915年夏,許德珩只身來到北京,考入北大英文系,當時許已25歲,家中貧窮,無力供他上學。一年后,許的生活還是沒有著落,只好去找校長,向蔡陳述了自己的困境。蔡得知他會英文翻譯,又寫得一筆好字,當即介紹許到國史編纂處做課余翻譯,月薪十塊銀元。從此,許不僅吃穿無憂,而且每月還能寄點錢給鄉(xiāng)下的寡母。多年后,許還時常對子女孫輩說:“正是我山窮水盡的時候,我?guī)煵滔壬艘允?,給了我課余翻譯的機會,對我真是莫大的支持和鼓舞?!?/p>
23歲的劉海粟應蔡元培的邀請到北大畫法研究會授課,之后,蔡元培為劉辦了一次隆重的畫展,并親自撰寫了《介紹畫家劉海粟》,登在《新社會報》上。后來,蔡又將劉的畫作薦售給德國大夫克里依博士,解決了劉的生活來源,還幫其到歐洲考察藝術,促成了柏林中國畫展。
蔡元培心地善良,平生不知如何拒絕別人的求助。晚年,他每日總要為別人寫幾封推薦信,多則十余封,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蔡元培不憚煩勞地為青年人寫推薦信,除了愛惜人才,也是因為他有一個定見:“希望在中年人青年人身上,為這些人挺身請命,披荊斬棘,是老年人的義務!”
蔡元培晚年避居香港時,廖平子一家也在香港,廖為人恬淡,不屑鉆營,家無隔夜之炊,僅靠妻女織屨維持生計。廖經(jīng)常手寫詩稿送給蔡元培,蔡雖亦拮據(jù),但每次必贈其法幣十元,每月皆如此,令廖感動不已。
“唯仁者能愛人”,蔡先生虛懷若谷,善解人意,樂善好施,其赤子之心,廣為流傳。
蔡任教育總長時,內(nèi)閣總理唐紹儀辭職,為抵制袁世凱專制獨裁,蔡亦向袁世凱遞交辭呈:“敬乞大總統(tǒng)速任教育總長,俾元培得早一日去職,即尸位之咎早一日解免?!彼娇偨y(tǒng)府向袁當面辭職時,袁對他說:“我代表四萬萬人留君?!辈檀鸬溃骸霸嘁鄬λ娜f萬人之代表而辭職?!?/p>
“五四”風潮,北大學生是先鋒和主力,被捕的也最多。蔡元培毫不遲疑,聯(lián)合學界進步人士,極力營救被捕學生,使他們很快脫身囹圄,重獲自由。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蔡元培為抗議北京政府逮捕學生,于5月8日遞交辭呈,并于9日悄然離京南下。此后,北京各大學校長于5月13日集體向政府遞交辭呈,支持蔡元培。
“五四”前后,北洋軍閥及舊派文人指責新士風為“洪水猛獸”。蔡元培在《新青年》發(fā)表《洪水與猛獸》一文,道:“今日之士風,可以算是洪水;而今日之軍閥,正是猛獸,非用洪水淹此猛獸不可?!焙m在此文的“附記”中說:“很重要的文字,很可以代表許多人要說而不能說的意思?!绷_家倫也將此稱為“光芒萬丈的短文”。
北大因提倡“新文化”“兼收并蓄”,招致北洋政府的橫加干涉。蔡元培對此異常氣憤:“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學的通例?!澜缒挠羞@種不自由的大學嗎?還要我去充這種大學的校長嗎?”1919年6月15日,蔡發(fā)表《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稱:“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讀完掛冠而去。
北大有兩名英國教授品行不端,帶領學生逛八大胡同,蔡元培對此極為不滿,聘約期滿后,蔡堅決不再續(xù)聘。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找蔡求情,遭到拒絕后怒而揚言道:“我看你蔡鶴卿還能做幾天校長?!”但蔡依舊堅持原則。英國教授將北大告上法庭,蔡請王寵惠任代理人,最終北大勝訴。
1921年,蔡元培到美國考察教育,剛到紐約州五指湖區(qū)的伊薩卡鎮(zhèn),便有一位美國駐華公使準備設宴款待,讓他幫忙介紹北京的權貴。蔡斷然拒絕,剛下車就離開此地。
當年,北大學生不肯繳納講義費,為此包圍紅樓,還有學生惡語相向。面對氣勢洶洶的數(shù)百學生,蔡挺身而出,毫無懼色,揮著拳頭說:“我是從明槍暗箭中歷練出來的,你們?nèi)粲惺謽屨◤?,只管拿來對付我。在維持校規(guī)的大前提下,我跟你們決斗!”50歲的老校長搖身一變成了拼命三郎,學生自覺理虧,從此講義費照繳不誤。
這就是蔡元培,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剛正不阿,敢作敢為,義薄云天。
蔡元培之所以在近代享有崇高的威望,除了他的歷史功績外,與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分不開。1940年3月5日,蔡元培長眠于香港。弟子蔣夢麟送上旗幟,“大德垂后世,中國一完人”。毛澤東唁電中的“學界泰斗,人世楷?!敝两窈筒淘嗟男は褚黄?,掛于北大教育學院的大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