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綠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他們說已經找到了方法!
提到新能源汽車,大家并不陌生,新能源汽車其實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fā)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從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來看,其動力電源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燃料電池、鉛酸電池、超級電容器,其中超級電容器大多以輔助動力源的形式出現(xiàn)。主要原因是這些電池技術還不完全成熟或缺點明顯,與傳統(tǒng)汽車相比不管是從成本、動力還是續(xù)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這也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汽車電池的續(xù)航問題能解決嗎?如何打通綠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關于這些問題現(xiàn)在都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法嗎?6月11日的央視《對話》給出了說法。
銀隆新能源董事長魏銀倉《對話》現(xiàn)場表示,在未來,汽車是一個儲能的平臺,這個儲能首先為家庭的能源安全,家庭辦公儲存交通工具,它是一個多功能的高檔消費品,或者叫固定資產。
銀隆新能源董事長魏銀倉跟我們透露,其實關于“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是大家最關注也是他們一直要解決的問題,消費者關于汽車的愿望就是大家想解決的問題,既想跑遠距離,又想安全,又想充電幾分鐘,又想十年、八年不用換電池。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巍表示,其實今天講整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過程中碰到很多壁壘,過去幾年,他一直做非常大量的投入,試圖在整個動力電池的性能上去做出很大的改變?!坝脩舻慕箲]實際上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巡航里程的焦慮,充電速度的焦慮,充電樁數(shù)量的焦慮,還有安全性的焦慮,其實都跟我們有關。實際上鋰電池材料的性能極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性能。真的覺得續(xù)航里程肯定不是一個問題,我相信我們完全有辦法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所以站在我們這樣做材料出身的一個企業(yè),我覺得我們大有可為,也有信心,我們一定能夠跟我們的電池廠商,整車廠商一起努力,真正把用戶這樣的焦慮,最終給它徹底解決掉?!?/p>
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魏銀倉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從2012年開始就想做一個電動汽車的公司。他當時在易車網上做了一個調查,想充分了解用戶的想法?!坝幸馑嫉氖牵鋵嵨覀兤綍r想的那些事情不太是用戶特別關心的,比如說電池安全的問題,當然這個確實非常重要。但是用戶不選電動車,好像這個事情不是最主要的,和我們自己的直覺不太一樣。兩個問題,一個是充電不方便。第二,買電池車的初始成本還是挺高的?,F(xiàn)在是有補貼,這個事情被掩蓋住了,沒有補貼那怎么辦?我在想商業(yè)模式的時候,這兩點問題花了整兩年的時間思考,也調研了很多電池公司,做運營的公司,也調研了很多汽車公司。我覺得這其實就是我們互聯(lián)網出身背景的創(chuàng)業(yè)者去思考問題的角度。就是用戶痛點,那這個肯定不是簡單的靠一個產品,靠一個技術就能解決的。我們集合最優(yōu)秀的資源,包括制造方面的,包括供應鏈方面的合作伙伴,去打造一個中國的用戶買得起,真的用起來爽的一個車?!?/p>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成是做電池的,他在《對話》表示,他也要支持儲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充電問題?!皬倪@個電池的技術角度來講,這些做電池的人都給大家準備好了方案,或者說我們都在做這項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這樣一個工作,包括我們現(xiàn)在電池的能量密度,我們如果現(xiàn)在從200提高到300,意味著我們跑200公里的車,將來兩三年以后可能跑到300甚至400公里了,這個沒有問題。充電這項技術17號我們央視報道了一個以色列的公司開發(fā)了能夠5分鐘把電池充滿的技術,目前正在談合作。確確實實我們科學家做的這些工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吹的,是真的。這樣一些技術,不同的技術方案對剛才大家所關注的這樣一些痛點都是有解決方案的,因此,我們做電池的人從技術,從工作方面來講,支持現(xiàn)在儲能,支持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是具有充分能力。”
儲能問題會成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障礙?關于這個問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表示,儲能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在于它是能源革命的一個核心,如果儲能技術問題解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霧霾的問題,電源的改變問題就完全做到了。
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博也表示,儲能的意義其實是給過去的即發(fā)即用的電力增加了一個時間性的靈活的調節(jié)裝置。“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發(fā)的電,不管是火電也好,可再生能源發(fā)的電也好,發(fā)了就要傳輸,傳輸了就要用,你不用就浪費了。那我們加了一個儲能的產品之后,我們能夠讓這個電能可以根據(jù)你的需要來調配,從而使我們的電力使用效率達到它的最大化,也解決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并網方面的問題,當然它的應用場景非常非常多,根據(jù)我們商業(yè)化的過程里面,我們已經探索出非常多的這樣一個場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