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李 波
克難攻堅看“堅持”
文丨 李 波
“堅持”兩個字,知易行難,力重千鈞?;赝锩鼞?zhàn)爭的波瀾歷程,有人遇困境時常有畏難情緒,嘀咕“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在懷疑動搖中止步不前;有人加入隊伍放不下投機心態(tài),不能正確對待得失進退,在牢騷抱怨中半途而廢。今天,在年輕一代的“三門”干部身上,“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這話絕非危言聳聽,依然是聞?wù)咦憬?。分析起來,種種“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沒有把握好前進與曲折、量的積累與質(zhì)的飛躍的辯證法,到關(guān)鍵節(jié)骨眼上差了那么一份“堅持”。
堅持首先是一種信念。有人曾問鄧小平同志:“長征那么艱難兇險,你是怎樣走過來的?”他堅定地說:“跟著走!”革命戰(zhàn)爭年代,多少人正是堅信“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堅持。1934年底,被譽為“諜戰(zhàn)玫瑰”的紅色特工沈安娜受黨指派,成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的速記員。但有一天,她突然出現(xiàn)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強烈要求去延安,原因是對敵人內(nèi)部腐敗非常憤慨。周恩來等人分別做工作,囑咐她長期隱蔽下去,可以為黨作出更大的貢獻。而后,她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隱蔽戰(zhàn)線斗爭中,直到1949年5月勝利返回上海。
堅持是一種錘煉?!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敝斓卤幻珴蓶|贊為“意志堅如鋼”,南昌起義后他率部掩護主力部隊進軍潮汕,惡戰(zhàn)后卻傳來了潮汕起義失敗的消息,孤軍無援該往何處去?生死關(guān)頭,朱德在天心圩整頓部隊,說明形勢和任務(wù),充滿信心地告訴將士們“要把革命前途看清楚……中國革命現(xiàn)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這番士氣鼓舞,讓革命的精華保留下來,隊伍的面貌煥然一新。沒人想到,在那支800人的隊伍里,走出了新中國的三位元帥和一位大將??梢哉f,正是一次次的堅持,錘煉了隊伍,也成就了事業(yè)。
堅持是一種精氣神。屢屢被提及的山西右玉縣,之所以能從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人民富足、百業(yè)興旺的“塞上綠洲”,靠的是一批批“飛鴿牌”的干部們堅持去干“永久牌”的事業(yè),是18任縣委班子“扛鐵鍬、吃炒面、喝泉水”將一張藍圖繪到底。這種堅持,透射出的正是共產(chǎn)黨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那么一種精氣神。今天,推進改革發(fā)展,仍需激發(fā)“堅持”的精氣神,以谷文昌“不救民于苦難,共產(chǎn)黨人來干啥”的韌勁兒,以“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的憨勁兒,瞅準了目標百折不回往前沖,我們才能爬坡過坎,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