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仁套迪+白俊艷+道勒瑪
摘要:通過對不同產(chǎn)地、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分析,為阿拉善雙峰駝的進一步選育提供參考。結果表明,公駝駝絨細度顯著高于母駝駝絨細度,銀根蘇木雙峰駝駝絨細度極顯著高于敖倫布拉格鎮(zhèn)、吉蘭泰鎮(zhèn)和巴彥諾爾公蘇木駝絨細度,而敖倫布拉格鎮(zhèn)、吉蘭泰鎮(zhèn)和巴彥諾爾公蘇木這3個產(chǎn)地的阿拉善雙峰駝絨細度均在18 μm以下,且無顯著差異。3、4、5和6歲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顯著高于2歲阿拉善雙峰駝絨細度,且顯著低于7、8、9和10歲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
關鍵詞: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性別;年齡;產(chǎn)地
中圖分類號:S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5-2913-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5.029
Abstrac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breeding of Alashan bactrian camel, the fineness of Alashan bactrian camel of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genders, different ag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eness of male came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camel. The fineness of Alashan bactrian camel in Monetary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olunbulage town, Jilantai town and Bayannuoergong town, and the fineness was all below 18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3 towns. The camel fineness of Alashan bactrian camel at 3, 4, 5 and 6 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2 age, bu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t 7, 8, 9 and 10 age.
Key words: Alashan Bactrian camel; fineness; gender; age; region
阿拉善雙峰駝是中國歷史悠久、數(shù)量最多的古老駱駝品種,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以及巴彥淖爾盟等地[1]。駝毛絨是雙峰駝的重要產(chǎn)品,駝毛絨具有細、柔、輕、滑、保暖性強等優(yōu)良特性[2],駱駝的被毛分為駝絨和粗毛[3]。廉凌云等[4]研究表明,雙峰駝絨與羊駝絨和牦牛絨相比較有以下特點:更細、更均一、鱗片結構更完整,但是雙峰駝絨在細度上還是不如山羊絨,毛絨在毛紡工業(yè)上是貴重的原料,工藝性很高。這種毛纖維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駱駝的品質好壞。目前對于雙峰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長發(fā)育[5]、乳制品[6]、血液生理特性[7]、血液蛋白[8]、駝肉[9]、遺傳多樣性[10]、聚類分析[11,12]、體尺的影響因素[13]等方面,在雙峰駝的駝絨方面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通過對阿拉善雙峰駝不同產(chǎn)地駝絨細度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為阿拉善雙峰駝的進一步選育提供參考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中所有測定的阿拉善雙峰駝來自阿拉善左旗的敖倫布拉格鎮(zhèn)、吉蘭泰鎮(zhèn)、巴彥諾爾公蘇木、銀根蘇木等4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總計雙峰駝為774峰,駝毛取樣部位在雙峰駝體側部的肩胛后緣。
1.2 方法
1.2.1 駝絨的分類 將采集來的雙峰駝被毛置黑絨板上,用尖頭鑷子從被毛中挑選除去粗毛、皮屑及雜質,準備把剩下的絨纖維進行細度測定。
1.2.2 駝絨的細度測定 采用北昂(BEION)F6纖維細度分析儀。制備樣片:用乙醇清洗駝絨,用雙刀片隨機切割試樣絨,切取的纖維片段長約0.2~0.4 mm,將纖維片段置于載玻片,在載玻片上滴少許封固介質液體石蠟,用鑷子在載玻片上將纖維片段與封固介質充分混合,使纖維片段均勻分布在介質中,封固介質量以蓋上蓋玻片沒有介質溢出為宜。
細度測量:測量點在蓋玻片上的行進路線及行進步長。測量點以每次移動1.0 mm為步長,行進路線不重復的覆蓋整個蓋玻片,所測纖維根數(shù)不少于300根。
1.3 統(tǒng)計分析
利用SPSS17.0軟件的方差分析和鄧肯氏法多重比較方法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駝絨細度的描述統(tǒng)計量
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描述統(tǒng)計量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樣本大小為774峰雙峰駝,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測定范圍為13.61~22.43 μm,平均值為17.47 μm,變異系數(shù)為8.82%,變異系數(shù)比較小,說明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測量值分布比較集中。
2.2 駝絨細度的F檢驗
根據(jù)現(xiàn)有數(shù)據(jù)資料,考慮到能夠影響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因素主要有產(chǎn)地、性別、年齡等因素,對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進行3因素的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產(chǎn)地和年齡對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有極顯著影響(P<0.01),而性別有顯著影響(P<0.05)。
2.3 性別和產(chǎn)地對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影響
性別和產(chǎn)地對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影響結果見3。由表3可以看出,公駝駝絨細度(17.528 μm)顯著高于母駝駝絨細度(17.419 μm)(P<0.05)。銀根蘇木的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18.945 μm)極顯著高于敖倫布拉格鎮(zhèn)、吉蘭泰鎮(zhèn)和巴彥諾爾公蘇木雙峰駝駝絨細度(P<0.01),而敖倫布拉格鎮(zhèn)、吉蘭泰鎮(zhèn)和巴彥諾爾公蘇木這3個地區(qū)的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均在18 μm以下,且這3個地方的駝絨細度無顯著差異(P>0.05)。endprint
2.4 年齡對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影響
年齡對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的影響結果見4。由表4可以看出,8、9歲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顯著高于其他年齡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P<0.05),7歲、10歲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顯著高于2、3、4、5和6年齡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P<0.05),3、4、5和6年齡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顯著高于2歲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P<0.05),而3、4、5和6年齡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雙峰駝的駝絨細度影響因素很多,本研究考慮了產(chǎn)地、性別、年齡對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影響,研究表明,公駝駝絨細度顯著高于母駝駝絨細度,如果以駝絨為主要產(chǎn)品的雙峰駝飼養(yǎng)戶,則可以適當少飼養(yǎng)公駝,多飼養(yǎng)母駝,以此來提高駝絨的細度。研究發(fā)現(xiàn)銀根蘇木的雙峰駝駝絨細度極顯著高于敖倫布拉格鎮(zhèn)、吉蘭泰鎮(zhèn)和巴彥諾爾公蘇木,這可能是不同地方的氣候及周邊環(huán)境等對雙峰駝的駝絨細度有一定的影響。研究還發(fā)現(xiàn)駝絨細度又隨著雙峰駝年齡的增加而增粗的趨勢,尤其是雙峰駝7歲及7歲以后駝絨細度明顯增粗,因此增加1~6歲雙峰駝的飼養(yǎng)數(shù)量,及時淘汰老齡雙峰駝,如10歲以上的雙峰駝可以考慮淘汰或少飼養(yǎng)。除此之外,還有品種、飼養(yǎng)方式、溫度等也會對雙峰駝駝絨細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品種因素對駝絨細度的影響應該是更大的。如劉紅霞等[3]研究表明青海雙峰駝的駝絨平均細度為16.32 μm,阿扎提等[14]研究表明新疆木壘長眉雙峰駝的駝絨細度在15.63 μm(體側)和16.15 μm(前側和后側)之間,很顯然本研究獲得的阿拉善雙峰駝駝絨細度平均值為17.47 μm,即阿拉善雙峰駝的駝絨細度要比青海雙峰駝和新疆木壘長眉雙峰駝的粗,這可能是雙峰駝品種間的差異,也可能是測量儀器不同而造成的數(shù)值有偏差。
參考文獻:
[1] 何曉紅.中國主要雙峰駝群體遺傳多樣性、系統(tǒng)進化及mtDNA異質性研究[D].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1.
[2] 努爾江·買迪爾,吐爾遜江·吾木爾艾力,阿曼古力·馬吾提,等.不同年齡和體尺指標對雙峰駝產(chǎn)毛量的影響[J].草食家畜,2015(2):25-28.
[3] 劉紅霞,張秀琴,馮登偵.青海雙峰駝絨毛特性分析[J].畜禽業(yè),2009(6):4-5.
[4] 廉凌云,廉凱富,哈斯蘇榮.雙峰駝絨、山羊絨、羊駝絨和牦牛絨的顯微結構比較研究[A].中國駝業(yè)進展[C].北京:中國畜牧業(yè)協(xié)會,2013.48-51.
[5] 馮登偵,吳常信,吳克亮.阿拉善雙峰駝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研究[J],草食家畜,2007(3):30-35.
[6] 趙電波.內蒙古阿拉善雙峰駝駝乳化學組成及理化性質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6.
[7] 郭 磊,王麗娟,趙占強,等.阿拉善雙峰駝血液生理特性[J].畜牧與獸醫(yī),2010,42(10):106-107.
[8] 張才駿.青海雙峰駝血液蛋白質多態(tài)性的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1996,32(5):33-34.
[9] 李秀麗.阿拉善雙峰駝肉的品質特性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2.
[10] 田月珍,努爾比亞·吾布力,王力儉,等.新疆6個地方雙峰駝遺傳多樣性分析[J].畜牧與獸醫(yī),2012,44(6):38-43.
[11] 白俊艷,烏仁套迪,巴 拉,等.中國4個雙峰駝品種的聚類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5(9):236-238.
[12] 烏仁套迪,巴 拉,張文彬,等.雙峰駝體尺性狀的聚類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2):84-85.
[13] 白俊艷,烏仁套迪,張文彬,等.雙峰駝體尺性狀的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5(12):237-239.
[14] 阿扎提,哈爾阿力,哈迪夏,等.新疆木壘長眉雙峰駝駝毛品質的研究[J].新疆畜牧業(yè),2012(5):5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