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克輿情
大數據里的90后(一)
文 | 林克輿情
我們曾經在辦公室玩過一個游戲,讓公司的所有90后給自己貼標簽,個性、敢愛敢恨、張揚、自我、火星文、愛玩、惡搞、宅、離不開網絡、離不開手機、文藝、敏感……等等,而腦殘和非主流更多是80后給90后貼的標簽。無論這些標簽是客觀還是主觀, 90后是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方式去評價的一群鮮活生動的個體。與70、80后相比,90后具有鮮活的個性,與同齡人相比,每個個體又具有差異化,因此“個性、自我”是90后的代名詞。下面我們來看看林克輿情監(jiān)測的大數據報告,90后到底是怎樣的群體?
90后群體成長的年代正好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時代,互聯網的發(fā)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為90后提供了相對開放、自由的生長環(huán)境和空間。他們從網絡上學習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信息極大地豐富、視野開闊;他們不需要為物質煩惱,注重尋求精神世界的滿足。網絡游戲、娛樂明星、惡搞吐槽是他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物質豐富、互聯網開放下成長起來的90后,是娛樂能力超強的一代。在他們眼中,娛樂是天性的釋放,是讓自己更開心的生活方式。林克輿情數據顯示,高達56%的90后青年群體會關注娛樂新聞,在各新聞領域中占比最高。娛樂泛化的時代,作為互聯網土著,90后對于社會時尚、明星文化和大眾文化有著較強的敏感度。90后黏性高、活躍度強,能得90后者,就能進入熱搜榜。
據林克輿情監(jiān)測數據顯示,57%的90后很喜歡把自己的生活展示給大家。90后是獨生子女的一代,沒有兄弟姐妹,尤其需要溝通和自我情感的表達,同時社交網絡的崛起正好為90后的個性和自我提供了成長和發(fā)展的基石。因此他們不會害羞,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他們敢做敢言,希望自我表達出來的觀點得到認同,從而尋求共鳴。
據林克輿情監(jiān)測數據顯示,52%的90后不習慣沒有網絡,甚至有8%的人表示沒有網絡無法生活。90后是網絡的原住民,離不開手機和網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陌生人世界”日益發(fā)展,沒有了大院,沒有了鄰居,沒有了兄弟姐妹,成長期正是網絡和手機的盛行時期,所以網絡和手機替代了人所扮演的角色。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90后注定是孤獨的,而且是集體孤獨。
據林克輿情監(jiān)測數據顯示,53%的90后表示會選擇先就業(yè),再創(chuàng)業(yè)。選擇直接創(chuàng)業(yè)的人群不足兩成。個性、自我、差異化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他們成長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每天不斷地接觸新事物、新觀念,他們更習慣去創(chuàng)新、不愿意墨守成規(guī)。因此90后擁有得天獨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動力,這是不同于以往的時代成長環(huán)境所賦予他們的優(yōu)勢。
90后群體有理性也有責任,由于從小孤獨,因此對家庭尤其依賴,只是無論是與領導還是與父母,他們更喜歡平等獨立的關系,更習慣網絡世界平等自由的溝通方式,更需要獨立自由的空間。也希望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他們喜歡打破常規(guī)、跳出舒服、敢于對一切顯在和潛在的規(guī)則發(fā)起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