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林
摘要:GPS,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RTK,是實時動態(tài)差分法。GPS-RTK,利用的是載波相位動態(tài)差分的方法,來實現野外實時厘米級精度測量,具有相當高的野外工作效率,其作業(yè)條件要求較低,且操作簡便、高效,不會有測量誤差的積累,定位精度較高,數據處理可靠,對于工程測量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介紹了GP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總結了幾點體會。
關鍵詞:GPS—RTK技術;工程測量;輸氣管道工程;中線放樣
1GP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1.1 控制測量
控制測量,是工程建設、管理與維護的重要保證,其測量中的控制網網型與測量精度,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規(guī)模與性質來判斷。以城市控制網為例,其優(yōu)點在于精度高、面積大,且使用較為頻繁,但由于城市發(fā)展建設的問題,工程施工中極容易破壞控制網導線,對工程測量的效率與效果產生影響。因此,控制網測量對于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而使用GPS-RTK技術進行控制測量,只需要選定合適的基準站和流動站,就可以完成相應的測量工作,如果測量點無法設置控制點,還可以通過交會法等間接的方法來實現控制測量。相比于傳統的控制測量方法,GPSRTK技術避免了點與點之間必須保持通視的弊端,其覆蓋面積以及測量效率、測量精度有所提高,且花費的費用也相對較小。
1.2 施工放樣
施工放樣,是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對于工程建設的開展與竣工后的工程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采用GPS-RTK技術進行施工放樣,只需要在RTK控制器中輸入相應的放樣起點坐標、終點坐標、曲線轉交和半徑等放樣參數,就能夠快速準確的完成施工放樣工作。在利用GPS-RTK技術施工放樣中,可以利用坐標及樁號進行放樣,也可以在放樣過程中進行誤差的判斷與控制,從而消除了累積誤差的產生,有效地保證了放樣的精確度。
1.3 碎部測量
在利用傳統測量方法進行碎部測量時,不僅要進行控制點的布設工作,還需要保持測量過程中監(jiān)測站與所測點之間的持續(xù)通視,最少需要2~3人來完成整個工作,且對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使用GPS-RTK技術進行碎部測量,則可以免除布設控制點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只需要1位具有測量經驗的工作人員,在其攜帶的儀器當中輸入碎部點的輸入特征編碼,就可以通過測圖軟件完成地形圖的繪制,然后,將獲得的碎部屬性與坐標信息輸入到相應的儀器當中,就可以完成整個碎部測量工作。
2 GPS RTK 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實例分析
以某煤層氣輸氣管道工程線路測量及中線放樣為例
2.1 工程概況
某煤層氣輸氣管道工程全長89km。其中主管線長79km;支管線10km。設計壓力4.5MPa,設計輸氣量3.2×108m3/a。主管線d508mm,支管線d168.3mm,按照設計要求需進行煤層氣輸氣管道線路工程1:2000地形圖測量,晉煤機關末站、長治末站及線路閥室和調壓站的1:500地形圖測量。
2.2 控制測量
2.2.1 平面控制測量
首級平面控制測量采用6臺套中海達GPS接收機進行靜態(tài)網聯測量,根據沿途國家等級控制點情況,首級平面控制布設了GPSE級點48個,編號為G001~G048。實地埋石或打鋼釘標志。GPS網的布設根據測區(qū)實際需要預期達到的精度、測區(qū)自然地理及交通狀況等,按照優(yōu)化設計原則進行。點位選在視野開闊、交通方便、地面穩(wěn)定的位置。在此基礎上以動態(tài)GPS測量RTK點作次級加密。所選E級GPS點按照規(guī)范要求布設在利于接收機接收衛(wèi)星信號,遠離其他電磁干擾地點,保證了采集的數據質量。采用抵償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帶平面直角坐標系統。
觀測時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準確對中。觀測人員都嚴格按照規(guī)定時間進行作業(yè),保證有足夠的同步觀測時間。接收機開啟前和作業(yè)過程中,逐項填寫觀測手簿,精確量取天線高2次,準確記錄,確保無誤?;€解算及網平差采用隨機軟件解算,重復基線差和基線環(huán)閉合差均不超限,滿足規(guī)范要求。
2.2.2 高程控制測量
首級高程控制雙頻GPS高程擬合,在測區(qū)兩端有三家店II等水準點和D001、D002II等水準點為起算數據,作為已知高程。GPS外業(yè)觀測完成后將3個高程已知點和其他高程未知點進行雙頻GPS高程擬合測量,擬合的測量精度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外業(yè)用電磁波三角高程聯測用南方606型2″級全站儀進行五等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往返高差測量檢核,儀器高和目標高均量到毫米,符合要求。
2.2.3 線路中線控制測量
根據甲方設計人員實地踏勘所定中線方向,埋設選線中線樁和測量控制樁。為了方便以后施工,在中線樁附近以同樣精度施測了2~3個固定控制樁,固定樁和中線樁采用V8動態(tài)雙頻GPS接收機,用RTK方式采集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在進行RTK測量時,時時查看解算點的點位精度及高程精度。
2.3 1:2000線路帶狀圖測量
地形圖測量采用全野外數字化測圖。分3個作業(yè)小組,外業(yè)使用1臺全站儀及3臺套RTK進行數據采集,內業(yè)使用南方CASS7.1數字化成圖軟件編輯,最終提供AutoCAD格式的*.dwg圖形文件。
采用動態(tài)RTK測量時流動站距參考站的距離不超過5km。原始數據當天下載、備份,以防丟失。當天數據當天處理,發(fā)現漏點或超限點要及時補測、重測。根據設計要求,測圖范圍為管線兩側各60m以內管道、電線、通信線、鐵路、公路、大車路、里程碑、河流、橋涵、獨立樹、房屋等實測。所有線型、字體的比例及格式均嚴格按照設計書要求執(zhí)行。
2.4 中線放樣
根據設計人員提供的中線設計坐標,現場用動態(tài)RTK進行實地放樣,在儀器手薄中輸入放樣坐標后,軟件會自動解算此點的相關信息,作業(yè)人員根據提示能夠快速準確地放樣出點位。
3 結論:
由于正值夏季,線路兩旁植被及農作物較多,通視條件不好,用常規(guī)儀器測量費時費工,工作量較大,而且誤差較大,所以采用GPS—RTK測量地形圖,不僅高效快速,而且精度也比較高。RTK測量不要求基準站、移動站通視,不受氣候、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而且作業(yè)距離和范圍大大擴展,使測量工作變得更容易、更輕松。在建筑物比較密集的地方,可用全站儀配合RTK進行測量,提高了作業(yè)效率。
參考文獻:
[1]淺論GPS(RTK)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及其優(yōu)點[J].陸立飛.世界有色金屬.2017(01)
[2]GPSRTK技術在地質勘探工程測量工作中的應用[J].彭學勤.低碳世界.201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