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 要:由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協會和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共同主辦“新時代中國兒童電影市場發(fā)展前景研討會”就如何打開中國兒童電影市場深度剖析,共同研討新時代下中國兒童電影的發(fā)展路徑,為中國兒童電影的繁榮與發(fā)展保駕護航、插上翅膀。
關鍵詞:兒童電影 創(chuàng)作發(fā)展 市場空間
2017年11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電影兒童電影節(jié)·兒童電影(動畫)“項目創(chuàng)投”之新時代中國兒童電影市場發(fā)展前景研討會在廣州召開。研討會由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協會和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共同主辦,作為電影節(jié)項目創(chuàng)投版塊的“重頭戲”,邀請了全國各地影視行業(yè)領導、制作機構及市場運作的專家、研究學者、發(fā)行放映院線代表近百余人,圍繞“新時代中國兒童電影市場發(fā)展前景”這一主題,通過主旨演講和圓桌討論的形式,就如何打開中國兒童電影市場深度剖析,共同研討新時代下中國兒童電影的發(fā)展路徑,集中把脈如何在新時代下講述動人的兒童故事,為中國兒童電影的繁榮與發(fā)展保駕護航、插上翅膀?,F將主要觀點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焦點一:兒童電影急需打造專門“時空”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對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重大,優(yōu)秀的兒童電影作品對少年兒童的成長、教育作用潛移默化。眾多領導及專家紛紛表示,政府及行業(yè)協會機構應在創(chuàng)作空間和市場上給予兒童電影大力支持。韓曉黎(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會長):呼吁全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單位高度重視兒童電影的市場培育和發(fā)展,為兒童電影走上大銀幕走近校園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倡導院線及影院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個性化服務讓更多青少年兒童走進電影院,從觀影環(huán)境上感受到電影藝術的氛圍,讓孩子們通過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鮮活的鏡頭語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
侯克明(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組委會 主席):從電影節(jié)籌辦的角度上,談到此次電影節(jié)展映國內外電影共62部,15商業(yè)影院放映222場,是兒童國際電影節(jié)舉辦12年來首次商業(yè)片展映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電影節(jié)放映一票難求,但因為與孩子上學時間撞車,平常時段放映票房不佳,兒童電影急需在發(fā)行放映體制上和教育方面合作,形成孩子能進影院觀影的新氛圍。
樂可錫(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總經理):提出將兒童電影劇本納入正在實施的劇本孵化計劃,增強兒童電影劇本孵化項目比例,從基礎環(huán)節(jié)提升兒童電影的質量,每年扶持2到3部兒童電影,增加每部作品的扶持額度,著力打造藝術質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優(yōu)秀兒童電影作品。同時,在電影院線開辟兒童觀影時段,建立兒童電影發(fā)行院線,實現兒童電影的創(chuàng)作生產單位、發(fā)行單位、教育部門三位一體暢通渠道,解決兒童電影放映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借助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手段,搭建兒童電影信息交流平臺,讓觀眾找到兒童電影、兒童電影找到觀眾。
汪天云(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兒童電影的年輕化需要扶持,不僅資金支持,還有政府政策支持,對中國來說政策是第一生產力。要有政策和推進力來呼吁打造兒童電影,迎接國家定制。
任天華(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講好中國的兒童故事,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有中國文化的支撐,中國兒童故事才會富有底蘊,廣州地處改革開放前沿,是嶺南文化的中心,讓兒童電影節(jié)的舉辦成為廣州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陳果(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聯合院線2005年與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政府成立了教育院線,形成品牌。每年給孩子們推薦25部影片,學校組織觀看,院線做好選片和市場協調工作,把時間段調整到孩子能看的階段。
焦點二:對兒童電影的新認識,兒童電影不是低幼片,不應只是給兒童看的電影
“兒童電影”在電影藝術詞典里的解釋是:為少年兒童拍攝的故事片,即從培養(yǎng)兒童的需要出發(fā),從兒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發(fā)而拍攝的,適合于他們的欣賞特點和理解能力的影片。對新時代下兒童電影的認識,與會專家學者熱烈討論,提出不少新觀點。汪主席談到,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中國的開放過程,中國少年接受世界的格局、視野的提升,是從兒童電影開始,隨著迪士尼、日本動畫、歐洲動畫強調的陪伴開始,到對下一代的影響。中國電影、中國的想象力審美和價值觀應該通過少兒電影走向世界。李鎮(zhèn)(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史學研究室副主任):聯合國對兒童定義是0到18歲,但18歲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智發(fā)展和需求是不一樣的。應學習國外針對不同年齡孩子的喜好進行類型探索,比如幼年觀眾愛看《天線寶寶》、《托馬斯》等。
陳果總經理提到,美國電影協會把13歲以下兒童看的電影叫兒童電影,個人感受市場上能讓8到12歲年齡段看的影片非常少,兒童電影多是好萊塢、迪士尼,電視改編的低幼、流量電影。產能過剩,是電影行業(yè)面臨的問題,大量兒童片面臨沒有票房、沒有觀眾的尷尬境界,市場更愿意接受兒童觀看全年齡段、多類型的影片。比如:《捉妖記》或《熊出沒》形成品牌效應的系列動畫,事實證明這些影片都是愛、拼搏、友情、夢想、信任,四海皆準的思想內核,這也是迪士尼制勝的法寶,這樣的創(chuàng)作思路才能產生像《瘋狂動物城》的上乘之作。
樂可錫總經理以《旋風女隊》為例,強調該片創(chuàng)作的市場目標就是全年齡段。中國兒童電影每年生產大概30到50部,2014年51部,2015年46部,2016年32部(主要指故事片),目前作品質量有待提高,精益求精的創(chuàng)作隊伍培養(yǎng)和建設直接關系到兒童電影作品的質量。李劍平(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對兒童電影年齡段的問題上,要讓電影角色的年齡段跟觀眾吻合,角色年齡過小、過于幼稚或過大,對兒童的吸引力會減弱,國外成功影片在這方面是很準確的。
陸遙(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城市影院分會會長、UME影院管理公司總經理):作為影院經營者,我們應把兒童片擴大化,兒童電影不應局限低幼齡,應歸類為家長愿意花錢帶兒童看的電影。
焦點三:兒童電影≠動畫片。兒童電影的創(chuàng)作題材、電影類型如何跳出思維禁錮,創(chuàng)作出讓青少年兒童“適合看”且“喜歡看”的電影佳作?
好的兒童電影應該是成人與兒童的對話,時代在變,兒童故事的內容和講述方式也該與時俱進,從近年國產兒童電影的內容來看,一方面“低幼化”內容難以吸引“00后”“10后”孩子們的興趣,題材同質化嚴重,普遍缺乏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動畫片幾乎成為兒童電影代名詞。今天的孩子喜歡看什么電影?怎么拍出有吸引力的兒童電影,專家現場集中問診。陳果總經理用數據說話,2017年15部產生90%的票房影片中,只有《美女與野獸》、《一條狗的使命》兩部海外引進、勉強成為兒童電影中的非動畫影片,可見市場匱乏。面向兒童觀眾的非動畫市場,是一片更廣闊的天地?!豆ㄌ亍?、《納尼亞傳奇》、《帝企鵝日記》《我們誕生在中國》,《放牛班的春天》應引起我們更深的思考,兒童片不等于低幼片,市場更愿意接受全年齡段的兒童進入,這需全行業(yè)攻堅克難,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從創(chuàng)作上把定義給孩子看的電影改成孩子們能看的,拓寬創(chuàng)作思路。
汪主席認為,兒童電影的發(fā)展必須伸出兩只手,一只向經典索取,目前市場上成功的大IP,大量是經典作品《大鬧天宮》、《大圣歸來》、《金猴降妖》、《哪吒鬧?!?,都是經典的、有文學貢獻的作品,符合少年成長的規(guī)律。另一只向大數據索取。學習好萊塢、迪士尼、夢工廠的動畫片運作經驗,在經典和大數據雙方注入力量的同時,形成系列化的兒童作品。
面對目前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現狀,趙軍(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提出幾點不足,第一,歌頌真善美的作品不足,比如:《你的名字》、《摔跤吧!爸爸》這類影片注重人性刻畫,強調對人的基本要求包括贍養(yǎng)與愛,包括對家人、自然、生物、朋友、生活的愛,及基本的善惡是非判斷,男孩的勇敢和堅韌,女孩的溫柔和自信,講謙遜有禮,講誠實、有夢想,這些是民族立身之本,是孩子精神成長的根基。第二,想象力不足,童心是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是兒童電影想象力世界的基礎,是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玉壺,而冰心正是孩子的夢想。第三點是放眼世界不足,文化自信和學習先進的文化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翼,缺一不可。
李鎮(zhèn)教授則從類型電影入手,談到兒童片的類型創(chuàng)作,科幻片、魔幻、童話、體育片都有“套路”,比如:《旋風女隊》中有體育片常見的勵志精神,精彩的比賽場面??苹闷瑵M足成年人包括孩子對未來的想象等等。但兒童電影的類型策略也需創(chuàng)新和建構,故事翻新、演繹手法可以改變,《我的九月》、童影廠的《閃光的彩球》就無法按常規(guī)歸類。
朱輝龍(上海鳴澗影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提到,要用兒童的視覺看兒童的電影,但市場大部分兒童電影仍是成年人視野,可學習國外《鼴鼠的故事》從兒童的視野展現,根據內容來服務觀眾。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導演付少杰強調,作為中國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者,改變思想守舊、習慣用成年人面孔教育人的思維定勢。成長不僅是兒童的,也是每個人終身的主題。
樂總強調,未來中影集團會注重兒童電影的選題策劃、挖掘和組織相關電影人才,抓住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大的歷史節(jié)點,醞釀打磨若干部兒童電影精品,通過兒童電影作品研發(fā)中心整合資源,聚合資源,聚集要素,牽頭搭建涵蓋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管理、評論和研究等領域人才的兒童電影智庫平臺,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為全國少年奉獻最優(yōu)秀的電影,為實現中國電影強國夢作出電影國企的貢獻。
焦點四:兒童電影市場發(fā)展?jié)摿薮?,如何在實現市場效益的前提下擴大社會效益?新時代下的兒童市場如何良性運作?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經濟繁榮、消費升級為市場擴容提供好的基礎,也為我國兒童電影市場的發(fā)展提供絕佳的市場機遇和廣闊的想象空間,新時代下兒童電影市場何去何從,各位專家傾囊相授,分享真知灼見。韓會長強調,中國3億多青少年的群體市場前景非??捎^,呼吁社會投融資機構教育部門、電影創(chuàng)作、電影發(fā)行放映行業(yè)等社會各界關注關心兒童電影,匯聚行業(yè)力量,拍出更多集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相統(tǒng)一的優(yōu)秀兒童電影。
侯克明會長講述了電影節(jié)期間到一所120公里外的山區(qū)學校放電影的經歷,一千多個孩子一直盼到晚上7點,很多孩子兩三年沒看過電影,他們渴望的眼睛,讓他堅定兒童電影必須堅持做下去。做電影節(jié)首先是為孩子們謀福利,讓孩子們享受電影文化大餐。
汪主席指出,中國兒童電影要打造“雙飛航線”,一條國內發(fā)行航線,一條國際發(fā)行航線,“要更多的沖撞、交流、融合,刺激創(chuàng)作者們打造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像《戰(zhàn)狼2》一樣走向世界”。
趙軍總經理認為,中國大量新城市家庭的誕生,使新時代打開兒童題材與觀念無限豐富的世界。目前,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隊伍迅速成長,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有很好的時代背景,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實力不斷增強,以及可面對的廣闊市場,因此兒童題材成為很多新公司選擇的創(chuàng)作路徑。
樂總則談到《旋風女隊》幕后的公益故事,阿里與女足簽訂三年的資助協議用于球隊的健康醫(yī)療、專業(yè)訓練、智能化管理及文化教育;童影和八一學校簽訂包括兒童影視文學創(chuàng)作、觀影安排、影視教育培訓、社會公益活動等系列戰(zhàn)略合作;通過電影讓社會各界聯合振興中國少兒影視及青少年足球事業(yè),帶來多方受益。
陸遙會長作為院線方提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一、對免費觀影的兒童沒有具體年齡和身高等條件限定;二、大量的免費觀影,對片方成本回收會造成問題;三、片方具有分賬權力,影院不能擅自免除片方權力;四、民營影院的經營問題?!?/p>
同時,陸會長還提出解決建議,政府扶持兒童電影,可以考慮補貼、影院在非黃金時段給予優(yōu)惠等手段,不應鼓勵兒童片免費觀看,要尊重市場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注重市場回報,政策制定部門需做好規(guī)范管理。
中廣國際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國偉認為,兒童電影市場遇到瓶頸在于缺系統(tǒng),沒有針對觀眾人群做市場細分。學校、少年宮、電影院有場館,卻缺乏有效放映組織,缺有效活動組織。
孫劍(上海新創(chuàng)華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分享了日本兒童片的兩種主要創(chuàng)作方式,一是導演本人是天才,比如新海誠、宮崎駿這類獨立動畫公司或者電影工作室。一個是靠品牌IP積累。比如來自非常暢銷的新小說,或《名偵探柯南》來自成熟的漫畫,影響兩三代人。日本電影投資機構操作方法是,日本有很多制作委員會,一般由六家公司共同分散資金壓力,投資前把各自分擔的責任確認好。這種方式也可以是中國兒童電影未來思考的方向。中國擁有龐大的兒童電影市場,當我們在看日本、美國電影的時候,隔壁東映、松竹公司卻在羨慕中國市場,期待中國兒童電影市場的紅利。
焦點五:探討兒童電影終端的商業(yè)之道,電影的后產品包括授權衍生品、電影相關教育培訓等等。
衍生品是電影產業(yè)鏈中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 IP 價值變現的有效途徑之一。未來,電影制片方、衍生品制作公司、院線、經銷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該如何成功突圍兒童電影這片藍海市場,如何擴展兒童電影的內涵與外延呢?
汪天云主席從動畫片的創(chuàng)作經驗談到,一部好的少兒電影票房比例也就三分之一,要關心手辦,關心游戲,關心品牌轉讓、主題餐廳等等。一部好作品一旦成為品牌,相關產品的鋪展很快,效益高。互聯網向物聯網轉化的年代已經開始,對少兒電影的發(fā)展是極大的支持。
陳國偉董事長提到本次電影節(jié)國外電影展映的一個亮點,以前用字幕或專業(yè)配音,但遇到配音很貴、字幕小朋友閱讀困難的問題。這次招來2000個小朋友做配音培訓,從中選200個小朋友來現場配音,小朋友開心參與活動,主辦方也省錢。未來可通過全國選拔小配音,擴大影響力范圍。
陳果總經理提出,美國兒童片有完備清晰的市場規(guī)則和金融服務體系。我們應該完善發(fā)行放映體系,堅持多樣化的宣發(fā)模式,堅持市場導向、創(chuàng)新、技術驅動的創(chuàng)作模式,堅持多元經營和品牌塑造,大力發(fā)展衍生行業(yè)。上海聯合院線和兄弟公司擁有全民上海美術制片廠,通過打造Mainbox,做全版權的主題影廳,打造全方位觀影體驗的解決方案,包括影廳的設計,衍生品,兒童的VR等整套的解決方案,讓更多孩子走進影院。目前正和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建立兒童數據片庫,不斷推進多方措施,使孩子有更多機會看到國產影片。
孫劍總經理從1991年開始進入兒童文化產業(yè)的版權行業(yè)經歷出發(fā)談兒童電影產業(yè)鏈問題,中國兒童片更應從兒童文化、從整個文化的概念去考慮,因為它不但是電影,也是一個品牌,是玩具、是展覽會以及更多的娛樂方式,這種多元化組合方式未來會給兒童電影帶來更多收益。在兒童電影造型和道具上,我們已對模具制造成本做了精確計算,兒童電影產業(yè)鏈是非常長,期待把兒童電影變成更大的IP.中國兒童少兒電影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金忠強在項目創(chuàng)投的閉幕發(fā)言中強調,項目創(chuàng)投活是此次兒童電影節(jié)新設立的板塊,抓緊整理眾多創(chuàng)投嘉賓的寶貴意見,期待對未來兒童電影行業(yè)發(fā)展帶來長遠影響。從本屆開始,今后還將繼續(xù)在兒童電影節(jié)中持續(xù)注入精彩活動,助力中國兒童電影的繁榮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第十三屆中國電影兒童電影節(jié)·兒童電影(動畫)“項目創(chuàng)投”新時代中國兒童電影市場發(fā)展前景研討會會議實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