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軍
“我愿做一塊鋪路的石頭,幫助更多的農村孩子走出屬于自己的七彩人生。”這是崇左市天等縣城關小學(以下簡稱城關小學)教師農麗春的人生格言。
從教二十二載,農麗春用愛心和知識為學生鋪就成長的道路。她的一名學生曾在畢業(yè)留言中這樣寫道:“農老師就像我們的大姐姐,她體貼、有愛,懂得為學生著想。在成長的道路上,她給了我支持、希望和力量?!?012年,農麗春獲評為“八桂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
一心撲在工作上
1995年,農麗春從南寧民族師范學校畢業(yè),懷著做一名人民教師的美好愿望,回到了天等縣龍茗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她告訴記者:“因為父親是一名老師,受他的影響,我從小便立志做老師,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p>
轉眼22年過去了,在這期間農麗春輾轉了多所農村學校,但無論在哪里任教,她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只要學校有需要,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把工作做好。2015年底,農麗春的父親和公公先后住進醫(yī)院,而此時正趕上學校一年一度的學生冬季運動會。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只能利用每天中午、下午放學后的間隙,匆忙趕到醫(yī)院換班看護,到上班時間又立即返校工作。對此,農麗春不免愧疚,她說:“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學生的事總要盡力做好,這樣就不免會忽略了家庭?!?/p>
農麗春就是這樣的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她把工作擺在了首位?!皩W校有什么緊急任務,農老師總會第一時間參與,就算加班加點也沒有一句怨言。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她也會熱心幫助?!背顷P小學校長趙志良說。
在農麗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似乎從來沒有周末和節(jié)假日。寒暑假期間,當別人外出旅游時,她“泡”在圖書館、學習班里,努力給自己“充電”。下班后,當別人在歡聚談笑、休閑散步時,她要么在輔導“后進生”,要么是在家訪。夜深了,當別人酣然入夢時,她在燈下伏案備課、批改作業(yè)。2016年,當聽到廣西“天椒紅”特級教師工作坊成立的消息,她立即報名參加,積極參與學習研修、專題探討等活動,提升自己的理論與業(yè)務水平。為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她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尤其是教師這個職業(yè),專業(yè)性強,且關乎學生的成長,容不得我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我必須全力以赴,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努力教好每一名學生,才能不辜負這份職業(yè)?!鞭r麗春說。
點燃學生學習激情
“要計算4個數相除的算式,怎么算才比較簡便呢?我們組的方法是,先把算式后面三個數相乘,得一個整數之后,再用第一個數除以這個整數?!边@是農麗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展示”常規(guī)訓練模式執(zhí)教的《運算定律的運用》一課上,一名學生的發(fā)言。課堂上,各小組代表踴躍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
這節(jié)課,農麗春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快樂學習:導入環(huán)節(jié),她以師生談話的方式開啟課堂,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內容,導出新的學習內容;展示環(huán)節(jié),她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再由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成果,其他小組進行對比評價;總結提升環(huán)節(jié),她通過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幫助學生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農老師的課不僅有趣,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各方面能力都有提升,我們可喜歡上她的課了!”她的學生黃媛媛說。
近年來,農麗春以天等縣推進“有效教育 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稗r老師善于‘解放學生,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與交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她的學生都很活潑、自信,而且邏輯思維能力較強?!背顷P小學教師丁玉春說。
教學中,農麗春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全過程,如執(zhí)教六年級《量與計時》一課,她授課的主線是引導學生觀察“小馬虎”的“數學日記”,讓學生在自主觀察中拓展思維。她還注意通過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心態(tài),經常把生活趣事作為教學素材,鼓勵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我是計算小能手”等一系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勇敢面對挫折的心態(tài)。
多年來,農麗春努力學習新理念,積極鉆研新教法,在教學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曾榮獲自治區(qū)數學技能競賽指導特等獎,撰寫的論文《淺談小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獲自治區(qū)論文評比一等獎,還多次在自治區(qū)級、市級教學競賽中獲獎。
讓“差班”變成“模范班”
大雄(化名)是貪玩且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上課喜歡搞小動作,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農麗春了解他的情況后,采取了這樣的教育方式:首先是在課堂上讓他完成一些簡單的題目,讓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其次是利用休息時間對他進行輔導,并通過家訪、電話等形式與其家長進行溝通。一段時間后,大雄改變了很多,上課注意力集中了,作業(yè)也都能按時完成,學習成績有了較大提高。
多年來,農麗春始終堅持愛的教育。她認為,教師要用一顆愛心對待每一名學生,用溫暖去感化學生,建立互信和諧的師生關系。她說:“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的溫情可以感化一顆冰冷的心。當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和期望時,就有可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p>
2012年,農麗春接手一個“差班”,該班有三分之一學生的期末成績不及格,學習習慣、課堂紀律都較差。剛開始,農麗春也感到忐忑,但沒有退縮。她首先從課堂常規(guī)抓起,制定各項詳細班規(guī),讓學生學會守規(guī)矩,發(fā)現學生閃光點時,她會及時表揚。她還實行“今日班長”制度,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當班長,把班級管理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從而調動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這個“差班”有了明顯的改變,全班平均成績提高到全鎮(zhèn)第二名,并獲得“文明班級”“優(yōu)秀中隊”等多項榮譽。
多年來,農麗春不管接手什么樣的班級,總能用自己的有效辦法管理好。她重視常規(guī)管理,嚴格訓練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集會常規(guī)等,并組織開展“守紀星”“文明星”等評比,培養(yǎng)學生“服從集體、熱愛集體”的觀念,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任教多年,農老師總是堅持言傳身教。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她會與學生一起參加勞動;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她首先做到遵守校紀班規(guī)。她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和感染學生?!背顷P小學教師馮毅告訴記者。
經過努力,農麗春獲得了多項榮譽,2009年、2011年兩次獲評為縣級模范班主任,所撰寫的《班主任工作隨筆——學困生轉化案例評》在全國優(yōu)秀教育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農麗春從未改變自己從教的初衷,甘做學生成長的“鋪路人”,努力讓更多農村孩子走出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責編 蒙秀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