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習作”:近來,你留心觀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樣觀察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在觀察的過程中發(fā)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情?把你最想告訴別人的內容寫下來,題目自己定。如果你在進行連續(xù)觀察時,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選幾則自己覺得滿意的日記,認真進行修改加工,成為一篇習作,題目可以用“觀察日記×則”,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觀察日記,就是一次探究記錄。學會兩圖五招,觀察日記便能如“吸星大法”一樣,把讀者牢牢吸引住。
妙招兒一:樹形圖助你條理清,不糊涂。
選擇最感興趣的事物,注意觀察時按一定的順序。如,觀察一樣事物可以先整體再局部,觀察一處景物可以按由遠到近的順序。
在觀察前可以做一張樹形圖,邊觀察邊記錄。供你參考的樹形圖:
第一橫欄是題目。
第二橫欄是按順序觀察的內容。觀察日記寫動植物的較多,上面的樹形圖便考慮了這兩個主要的觀察方向。不管是寫什么物,都要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通常是先整體后局部寫外形特點;再根據(jù)生長過程或是生活習性來寫,若是觀察生長過程,是長時間連續(xù)的觀察,若是寫生活習性,則是短時間的觀察。我們在寫觀察日記時,大部分都是短時間的觀察,寫出動植物所特有的生活習性就可以。
第三橫欄及以下的橫欄都是細節(jié)描寫。我出示的是常見的分類情況,具體寫的時候,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觀察來進行不同的分類和細致的描寫。
妙招兒二:添加動詞,精彩無限。
觀察日記重在突出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這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不要三言兩語就寫完,要先畫一幅靜態(tài)純美的畫,再引著我們去看一場動態(tài)的“電影”,把動植物的特點用 “動作”描寫出來,文章就有了動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觀察的細致。
妙招兒三:運用感官,配合想象。
多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進行相關的描寫,再運用修辭手法加一些想象,文章的韻味才會更足。
我們不妨把想象想成“大元帥”,五種感覺器官是“五員大將”,這“五員大將”都聽從于大腦這個“大元帥”的統(tǒng)領。我們可以把這“五員大將”和“大元帥”任意進行組合。
如這個句子:“秋天的雨,如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就是運用了“視將軍+想象(比喻)”,把秋天的美寫了出來。
妙招兒四:總結陳詞,完美收官。
觀察日記的最后,得有一兩句總結陳詞,就像辯論賽一樣,得有總結發(fā)言。寫出此次觀察的最終收獲、心得,讓觀察日記完美收官。
妙招兒五:穿衣別忘戴帽。
穿衣別忘戴帽。觀察日記與其他類型的作文不一樣,它有個小帽子。它的開頭是有固定格式的,第一行要寫上日期、星期、天氣。如,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晴。
記住這兩圖五招,準保你能寫出一篇條理分明、細節(jié)感人的觀察日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