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6月8日舉行大選,當天是星期四。如果仔細回顧就會發(fā)現(xiàn),在過去85年里,英國每逢大選都是在星期四。這其中有什么特殊含義?當?shù)貙<医忉屨f,這主要與英國的歷史傳統(tǒng)有關(guān)。
在英國的選舉歷史上,無論是國會改選、補選、去年舉行的脫歐公投,還是2014年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都毫無例外地被安排在星期四。按照法律,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地方議會選舉也都要求在星期四舉行。
英國人似乎特別看重“星期四投票”,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政治學教授克提斯介紹,英國傳統(tǒng)上希望將選舉這類大事安排在工作日舉行,之所以選在星期四,是因為大家相信選舉結(jié)果星期五能夠出爐,在隨后的星期六和星期日里,政黨處理大選后政府重組等一系列問題的時間更充裕。
2011年前,按照英國法律,首相有權(quán)在任何時候宣布解散議會舉行大選。但2011年之后,按照法律,英國大選必須每5年舉行一次,時間被定在6月的第一個星期四。當然,如果政府被認為已經(jīng)失去信任,國會2/3的議員投票支持提前舉行大選,首相就必須遵從民意,選一個星期四舉行大選。
克提斯說,2008年,英國的選舉委員會發(fā)布一份意見書,建議將選舉日期遵照一些歐盟國家慣例改到星期日舉行,但英國民眾支持這一建議的人寥寥無幾。有些人不愿在休息日還要為國家大事操心,還有人擔心住在鄉(xiāng)下,周末出行交通不便,影響投票。此外,對于有宗教信仰的英國人來說,星期日的大半時間要在教堂里度過。(文/紀雙城 據(jù)《環(huán)球時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