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佳慧
翻開家庭教育的賬本
記者 陳佳慧
談及家庭教育,有一個項目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那便是經(jīng)濟支出。毋庸置疑,如今對一個家庭而言,教育開支是家庭賬本中占比相當重的一塊。不過,今天我們所講的“賬本”,或許和你平時所想的概念略有不同。
家庭教育支出,這個詞提出來,很多家長會看到“支出”,而忽略了“家庭”。于是大家都會懇切地表示,自己家的費用大著呢:報名補習班、買樂器、買書本……一年中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有件事情真的好想更正?!奔仁切W教師,又是一位母親的劉莉莉每次會解釋,“現(xiàn)在說到家庭教育的投入,家長們總是大方地報上每月給孩子上興趣班和輔導班的費用,但這并不在家庭教育的范疇之中。”
家庭教育,主體不是學習班,而是家長。而且,它的重要性甚至遠遠大于各類補習。
“人生是從家庭開始的。人的一生實際上生活在四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在母親的子宮里,你通過母親的身體去感受外部的世界。人生第二個重要的場所就是家庭,離開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就進入了家庭。這個時候和外部世界的交流實際上是依托父親母親和家庭成員來進行的。因為這個時候,尤其是人生的早期,他還不能獨立地行走,他還不能獨立地生活,他更要依托家庭。這個時候的父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就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帶給孩子什么,往往就決定孩子會成為什么?!苯逃抑煊佬略凇都彝ソ逃秊槭裁粗匾芬晃闹斜硎荆霸谝欢ǔ潭壬?,教育是一種信仰,一些基本理念的建立,對兒童的基本認識,或者正確的兒童觀,是我們教育的一個起點,也是我們整個家庭教育的起點。父母本身就是兒童最初的世界,他們不僅是第一任老師,實際上也是兒童終身的老師,最長久的老師。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用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得更壞。父母的價值、意義及其對孩子的影響,我們還沒有非常深刻地意識到?!?/p>
在80后爸爸李睿心里,家庭教育支出簡直是個要重新學習的話題?!凹彝ソ逃枰ㄥX嗎?”畢竟,在之前的年代里,這是也很少需要支出的一部分。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家庭,溫飽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兩個家長,一堆孩子,有時連彼此的生活也是靠兄弟姐妹們互相幫助著料理。讀書沒有應試壓力,課后沒有補習班,甚至連課外書也很少。而在連衣服都不買,肉都不怎么吃,家庭教育更是很少被意識到的年代,支出更是無從談起。
而對于70后、80后而言,雖然經(jīng)濟條件已經(jīng)得到改善,又多為獨生子女,但他們的父母大都在廠里上班,或者追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做生意,依舊沒有時間注重家庭教育。沒有了兄弟姐妹,不少孩子的童年是在電視機和書本的陪伴下度過了。此時補習班也漸漸出現(xiàn), 但并非主流。一套世界名著,幾冊百科全書,一次郊游,或許就是普通家庭里最常見的教育開支。
到了今天,年輕的家長們在教育方面的投資開始不吝嗇起來。有的甚至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不缺孩子的教育費用。知識不少家庭的目的是不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一些家庭在教育投資上,出現(xiàn)了與家庭收入比例失衡、收支倒掛的現(xiàn)象,開銷一年比一年高,大有水漲船高的態(tài)勢。
學習開支成為了一個家庭的賬本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卻往往不在家庭教育的范疇
讓我們來細看看一個年輕的白領家庭里,家庭教育支出的賬本吧。
80后媽媽施琪,有個正在讀幼兒園的兒子,她的投入是這樣的:英語興趣班,每年一千二百元左右;訂購育兒書,每月一百元。很簡單,甚至可以說在眾多家長中,算是投入較少的。但她也會給自己買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如《有彈性的孩子更強大——好媽媽彈性教育40招》、《好媽媽不打不罵培養(yǎng)男孩300個細節(jié)》這樣的書。
并非不上賬本的就不是教育投入,施琪和老公會參加一些幼兒教育機構的體驗活動。它們不會帶來什么開銷,卻能獲取很多知識和信息。比如,在一次前期體驗中,老師會對孩子進行性格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是孩子有些膽小,要側(cè)重建立他的自信心。
同為80后的張馨,女兒9月開始就讀于實驗小學,她給孩子上的輔導班就比較多,既有語言類的,也有藝術類的,平均下來每月在兩千左右,買書也是常態(tài)。與施琪不同的是,因為女兒大一些,旅行也成為了張馨家庭教育賬本中重要的一筆。每年,她都會帶著女兒出一趟遠門。去年是美國,今年是云南。她說,通過旅行開闊孩子的眼界也相當重要,這是一筆不能忽略的投資。
作為兩位對孩子教育都頗為重視的媽媽,她倆的教育賬本各有特色,卻又很典型。與父輩們相比,她們更懂得將“教育”、“社交”、“旅行”等也作為孩子成長中必要的支出。
但其中,卻也體現(xiàn)了家庭教育投入中的另一個盲區(qū)——家長在自我成長中的投資很小。然而,這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實質(zhì)是改變父母自己,而這種改變的關鍵就是自覺自愿地與孩子一起成長?!敝袊嗌倌暄芯恐行募彝ソ逃紫瘜<?、研究員孫云曉表示,“這樣一個成長過程,既是父母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又是勝任家庭教育的需要。家庭教育的原則是兒童為本、父母主體、多向互動,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zhì),學習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p>
給自己買教育的書籍,就是優(yōu)質(zhì)投資的一種
在賬本上添加一筆自我學習的費用,相當重要。
投入精力和孩子一起看書,一起認識這個世界,也是不可或缺的支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核心價值觀影響孩子很深,言傳身教,即為父母。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賬本上,還應該添加上家長投資于自己身上的一筆。畢竟,家長好的和不好的習慣和觀念,都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傳遞給孩子。這一點一滴的言傳身教,勝過學校和老師諄諄教誨的熏陶20年。
“最近孩子上學習班,老師時常驚嘆我們的孩子閱讀和表達能力很強,能靜下心來閱讀很久,表達一件事情的能力也很強。有家長問我是怎么教育的那么好的。”年輕母親吳雯是在媽媽圈里頗為懂得投資自己的人,“其實哪有什么所謂的秘訣呢?不過是我一年閱讀量極大,今年看了超過100本書,真心喜歡閱讀。我深知閱讀的好處,給人帶來的心靈提升和靜謐之感,所以從小便堅持給孩子念繪本,繪本一買就是好幾百的買回家,他5歲,看過的繪本不下300冊,其中一些喜歡的反復看了上百次。我從未見過一對從不讀書的家長,能養(yǎng)出酷愛讀書的孩子。也從未見過懶惰自私的父母,能養(yǎng)出勤奮上進的孩子?!?/p>
但閱讀,絕不是家長投資自己的唯一內(nèi)容。“一直覺得,自己成長了,提高了,或者說,快樂了,勝過千言萬語的教育?!彼f,“與其研究育兒書,不如抽時間研究下婚姻中的相處之道,尊重和愛護伴侶,讓愛意滿滿的彌漫于家庭之中,這種和諧溫暖的氛圍,對于孩子是最好的防御針,能抵抗各種外界的疾病和情緒壓力。不快樂的家庭,無法得出真正快樂的孩子。投資自己,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內(nèi)在。于外,做一個美麗精致的女人。在工作之外,可以學習喜歡的東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自己的眼界變得寬闊,成長為一個智慧,沉靜,謙虛,神采奕奕的人。相信我,孩子一定喜歡美麗的,自信的,擁有自己一席之地的你。而非那個灰頭土臉,對孩子絮絮叨叨,全神貫注投入孩子身上的人?!?/p>
教育孩子,不如教育自己。投資孩子,不如好好投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