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袁博
(河南省安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SKALAR流動分析儀在水質揮發(fā)酚項目中的測定分析
□李海峰袁博
(河南省安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酚類化合物以230℃為界根據其沸點不同分為不揮發(fā)酚與揮發(fā)酚。揮發(fā)酚屬于原生質毒、高毒性,酚類的分析方法較多,而各國普遍采用的為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測酚方法亦為此。而文章分析所用儀器的化學原理亦為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針對新進儀器荷蘭SKALAR SAN++連續(xù)流動分析儀檢測結果的檢出限、精確性、準確性等進行了上機操作并得出結果分析,與傳統(tǒng)的環(huán)境標準HJ503-2009相關內容和要求進行了比對。
SKALAR SAN++連續(xù)流動分析儀;CFA法;揮發(fā)酚;結果分析
近年來,由于揮發(fā)酚檢測的特殊性,致使一般的實驗室揮發(fā)酚檢測過程較復雜,國家對水環(huán)境治理、水生態(tài)可持續(xù)、水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更加嚴格的標準不斷出臺。
SKALAR SAN++5000型連續(xù)流動分析儀反應池,SA1100型自動進樣器,155°揮發(fā)酚加熱模塊,氮氣瓶及管路,505 nm比色池,在線分析儀,DC0506型低溫恒溫槽,計算機。
SKALAR SAN++5000型連續(xù)流動分析儀運行示意圖如下圖1所示:
水樣在酸性條件下通過在線恒溫加熱模塊蒸餾,餾出的揮發(fā)酚類與堿性鐵氰化鉀和4-氨基安替比林反應生成紅色的酚類反應產物,最后通過505nm波長的比色皿對該產物進行在線檢測,最終測出水樣中揮發(fā)酚的含量。
分別取所需檢測水樣100 ml于150 ml錐形瓶中并編號,每個水樣中加入0.20 ml濃度為10 m的氫氧化鈉溶液,以調節(jié)水樣pH≥12或更高,并搖勻水樣放置1-2 h,取上清液用中速濾紙過濾后進樣;或者采用在樣品中添加磷酸直到pH<4和1g硫酸銅每升樣品,以排除干擾的預處理方法。據本中心以往化驗分析經驗得出,日常監(jiān)測水樣中對揮發(fā)酚項目檢測的干擾污染物成分極小可以忽略,故采用上述氫氧化鈉的預處理方法。
圖1 儀器流程圖
A:蒸餾試劑:50 ml的85%磷酸加入到450 ml無酚純水中定容至500 ml,每天新制。
B:無酚純水:500 ml。
C: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4-氨基安替比林(國藥)0.13 g溶解至150 ml無酚純水中定容至200 ml,中速濾紙過濾后保存在棕色瓶里,并加入1 ml Brij35(30%)溶液,4℃冰箱中保存可穩(wěn)定使用3 d。
D:鐵氰化鉀溶液:鐵氰化鉀(國藥)0.40 g、硼酸(國藥)0.60 g、氯化鉀(國藥)1.00 g溶解于150 ml無酚純水中并定容至200 ml,并用1 m氫氧化鈉溶液調節(jié)其pH值為10.30,當天配制保存至棕色瓶中,使用前中速濾紙過濾。
E:取樣器緩沖液:氫氧化鈉(國藥)0.40 g溶解于1 000 ml無酚純水中。
備注:儀器所需試劑和藥品必須為國藥或進口生產,保證質量,防止對儀器管路造成污染和損害,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
取安瓿瓶中濃度為100 mg/L揮發(fā)酚標準溶液,用E溶液稀釋定容至1 000 ml容量瓶中得到1.00 mg/L標液,分別取0、2.00、4.00、6.00、8.00、10.00 ml此標液用E溶液稀釋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得到濃度分別為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L的揮發(fā)酚標準溶液,繪制出校準曲線如下圖2所示。
圖2 揮發(fā)酚校準曲線圖
如上圖2所示在曲線濃度范圍0~100.00 μg/L范圍內呈現很好的線性關系,線性關系系數r≈1.00,符合相關檢測標準要求。
測定空白11次,計算出標準偏差S,根據公式1和2計算出儀器的檢出限(LOD)
其中:yi—第i次檢測的濃度值;y—11次檢測的濃度平均值;S—檢測空白11次測定值的標準偏差。
實驗測得11組空白濃度值分別為1.20、1.20、1.10、1.00、0.90、0.70、0.60、0.90、0.90、0.60、1.30 μg/L,計算得出標準偏差S為0.24 μg/L,檢出限值為0.70 μg/L。
由測定結果可知,儀器檢出限0.70 μg/L,略高于《水質揮發(fā)酚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中萃取法的檢出限0.30 μg/L,但接近測定下線1.00 μg/L,并且低于《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揮發(fā)酚項目Ⅰ類標準限值2.00 μg/L,故滿足低濃度地表水揮發(fā)酚含量的檢測以及水質監(jiān)測評價要求。
分別取校準曲線上濃度為20.00、60.00、100.00 μg/L的標準溶液,每個濃度樣品連續(xù)進樣6次,測得其濃度,依據相對標準偏差RSD公式3計算
其中:ci—第i次檢測的濃度值;c—11次檢測的濃度平均值;n—檢測空白11次測定值的標準偏差。
表1 精密度測試結果表
由上表1所示結果可知,3個不同濃度標準樣品測定的標準偏差為0.13-0.53 μg/L,相對標準偏差為0.52%~0.79%,小于《水質揮發(fā)酚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中萃取法1.80%~10.10%的規(guī)定值,滿足相關檢測要求。
標準物質①的六次測定濃度值C分別為:74.40、75.30、74.30、74.30、77.60、77.10 μg/L;標準物質②的六次測定濃度值C分別為:103.80、102.70、101.60、105.30、104.70、101.50 μg/L。計算出的兩組值的相對誤差RE分別為0.94%和3.50%,小于《水質揮發(fā)酚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中萃取法1.80%~5.00%的規(guī)定值,滿足檢測要求。
自本中心此儀器正式運行以來,已獲得大量不同濃度水樣的加標回收實驗數據,此次對六個水樣進行加標連續(xù)測定得出加標回收率分別為93.00%、98.00%、97.40%、100%、97.10%、102%,數據證實加標回收率在93.00%~102%之間,滿足并小于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范(SL219-2013)中對揮發(fā)酚項目的加標回收率90%~110%的要求,整體上看,符合日常的水質監(jiān)測要求。
文章主要是對儀器SKALAR SAN++5000型連續(xù)流動分析儀的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等進行了測試和分析。通過實驗結果得出:此儀器方法測定水中的揮發(fā)酚,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r≈1.00),較低檢出限(0.70 μg/L),相對標準偏差RSD<0.79%,相對誤差RE<3.50%,加標回收率在93.00%~102%之間,其分析速率可達24個/h,樣品和試劑消耗量較小,實現了保證準確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短時間內完成大批量樣品的檢測工作。
由于儀器的精密型和運行要求較高,較傳統(tǒng)人工蒸餾方法有以下要求:首先,增加水樣的預處理工序包括調節(jié)pH、沉化、過濾等;其次,由于進口儀器配件和易耗件來源單一且價格昂貴,必然增加購買成本,所以就需要相關儀器使用單位或公司增加并維持一定的運行經費,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儀器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相關理論和操作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素質,減少儀器部件損壞機率,保證儀器正常運行。
編輯:劉青
X832
:B
:1673-8853(2017)08-0076-02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