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學聰
(順平縣農(nóng)業(yè)局 河北 順平 072250)
果樹抗旱栽培技術(shù)
溫學聰
(順平縣農(nóng)業(yè)局 河北 順平 072250)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降雨偏少,果樹抗旱栽培技術(shù)非常重要。經(jīng)過長期研究,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建議:
選擇抗旱品種進行矮化密植栽培,利用各種措施促進果樹矮化進行密植的栽培法,有利于水土保持,提高了植株的抗旱性,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人工支出。常用選擇矮化砧、矮生品種,改變栽植方式和樹形,控制根系、控制樹冠,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控制等措施。矮化栽培在蘋果栽培上應用較多,桃、葡萄、杏、核桃、柿子、石榴等栽培中也有采用,已成為現(xiàn)代果園集約栽培的重要方法。栽培時將植株傾斜30°,這樣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矮化。由于矮化進行了密植,樹葉遮蔽了陽光的照射,減少了土地表面水分的蒸發(fā)。
地膜覆蓋主要作用是增加早春地溫,變無效降水為有效降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土壤蒸發(fā)和果樹蒸騰,為根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同時可以提高果園水分利用率,促進花芽形成。在地表土壤尚未完全解凍時,先將果園地面整平。在樹冠投影向內(nèi)33 cm左右沿果樹行向挖寬、深均為27 cm的灌水溝,可作為蓄水溝。將溝土培于樹行內(nèi),使近主干部分地面較高而行間較低 形成約5度的斜面。去除廢膜、殘枝、石塊等,用石碾碾平或用腳踩平。在樹行兩邊斜面上覆1 m寬的黑色地膜。盡量將膜緊貼樹干。使水分有效集流到施肥溝。地膜必須要拉緊、鋪平,中間每隔1 m用土壓住。以免大風將地膜掀起。
以樹干為中心形成一個圓形,如山區(qū)魚鱗坑,可以果樹為扇形基點,近樹干要低,形成5°~15°的一個斜面,這樣可便于收集雨水。并將土面整平踩實,可減少春季土壤水分蒸發(fā)。扇形中部挖一條20 cm寬的排水溝,平時用土堵死,如在掛果高峰與大澇天氣可用于排水。如在丘陵山地,可在合適位置多挖蓄水池、水窖等。并將口用石板等蓋好,以免發(fā)生危險。
2~5多株同穴種植栽培有利水源集中供給、肥源比較集中,有利于保水保肥,利于田間管理。提高小環(huán)境的的水土保持,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及保持小環(huán)境中空氣水分的含量。此方法可用于山地、丘陵、半荒漠的北方土地,并且利于人工管理。早期對植株進行拉枝整形,增加樹葉的陰影面積。修剪以早期輕剪拉枝為主,中期掛果后重剪,剪子、鋸子定期消毒,果樹大的傷口涂消毒液后再涂抹工業(yè)用漆,待6~7年后從基部去除剩余1~3株即可。
微灌是通過微噴頭將水噴灑在枝葉上或樹冠下,包括滴灌、微噴灌等。它根據(jù)果樹的需水要求,通過低壓管道系統(tǒng),將養(yǎng)分和水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而準確的直接輸送到果樹根部?,F(xiàn)在滴灌正在中國北方大面積投入使用。主干管道與毛管應采用質(zhì)量好的黑色PE管,并將所有管道用土掩埋,避免陽光老化傷害,增加使用年限,并鋪設(shè)到每株果樹之下,定期進行滴灌。滴灌通過封閉的管路系統(tǒng)把灌溉水從水源直接輸送到果樹根部,消除了渠道輸水過程中的蒸發(fā)和滲漏損失田間逕流和深層滲漏損失等。各地的試驗結(jié)果表明,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50%~70%。
種草有利于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如苜蓿、白三葉、紫花地丁等。種草后致密的植被和發(fā)達的根系能有效防止風蝕和水蝕,從而對土壤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減少了農(nóng)藥的使用,保護了大氣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地溫,改善果樹生長環(huán)境。在種草條件下,果園土壤表層的季節(jié)性和一天中晝夜溫度變化小,果園濕度較大,葉片光合效率高。提倡春季不進行松土除草,進入夏季以后,對20 cm以上的個別雜草進行清除。有條件秋季后進行灌溉,冬季注意防火,樹干涂白。也可種植些花生、豆類等作物。冬季應注意防火。在山區(qū)果園土壤瘠薄、地力低下,嚴重影響果樹生長,種草后能顯著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確保果樹良好生長,尤其是豆科類品種根瘤極易積累有機養(yǎng)分和固定氮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實驗證明:1畝大豆的根瘤菌,可固定純氮3~3.5 kg以上的含氮量。果園生草能顯著減輕土壤沖刷和增強土壤保水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