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認識這樣的人:這些人只有35歲,卻像65歲那樣老態(tài)龍鐘,而有些人已經(jīng)65歲,卻像35歲的年輕人那樣活力四射。我想,人都希望活得年輕,這個要求并不過分。不過,無論你對年齡本身怎么想,所有人都希望能夠開發(fā)自身更多的生命力。
如果你通過某種手段,說服一個年屆30歲的健康的人相信他正在變老,使他相信所有身體鍛煉活動都是危險的,所有精神活動是無用的,那么不出五年,你真能使他變成一個老頭子。這一點我毫不懷疑。如果你誘導他成天坐在搖椅上,放棄對未來的一切夢想,停止對新思想的任何興趣,視自己為沒有希望的人、毫無價值可言的人,認為自己既無足輕重又毫無建樹,那么我敢肯定,你能用實驗的方法造出一位老人。
米開朗琪羅年逾八旬之后才畫出一部分最佳畫作;歌德在80多歲時寫出了《浮士德》;愛迪生90歲大壽之后還在從事發(fā)明創(chuàng)造;畢加索75歲以后才成為藝術(shù)界的領(lǐng)軍人物;萊特在90歲時,仍在思考最有創(chuàng)意的建筑物;蕭伯納90歲時仍然在寫劇本。
我相信,當我們期望享受明天時,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有重要的地方要去時,就會通過欣喜而企盼地展望未來,產(chǎn)生對更多生命力的需求。展現(xiàn)對生活的激情,創(chuàng)造對更充實生活的需求,你就會接收到更多生命力。
信念、勇氣、興趣、樂觀、期盼,這些東西帶給我們新的生活和更充實的生活;而空虛、悲觀、挫折、緬懷過去,這些東西不僅是“上年紀”的特征,而且還會加速衰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