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一個夏日,我和哈珀·李相約在漢堡王一起喝咖啡。
那時,我們已經(jīng)成了朋友,都生活在她的家鄉(xiāng)亞拉巴馬州的門羅維爾,我就住在她的隔壁。我們初次見面是在2001年,那時我是《芝加哥論壇報》的簽約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與奈莉(李的朋友們還有她的姐姐愛麗絲都稱呼她為奈莉)的相處越來越融洽。隨著交談的逐漸深入,我漸漸萌生出一個想法,就是在李家姐妹的指導下寫一本關于她倆的書。幸運的是,在她們的幫助下,后來我租到了她家隔壁的房子。
相約在漢堡王見面的時候,奈莉正飽受焦慮和憤懣的折磨,因為有一本未經(jīng)她授權的傳記即將發(fā)行,還有根據(jù)她作品改編的兩部關于杜魯門·卡波特的電影正在拍攝。我想這些事情交織在一起,使她對我能夠更加開誠布公。對她而言,我并不陌生,我是她信任并且了解的人。此刻,我就坐在她的對面,與她隔桌相望。
如果我曾把她認為不宜公開的言論寫到了報紙的文章里,或者曾泄露了她認為與他人無關的隱私,我那時就不會坐在那里了。事實上,我甚至沒有考慮過向她要一本她親筆簽名的《殺死一只知更鳥》。
我認為我不應該試圖去獲知她不愿分享的秘密。當然,如果她愿意的話,我希望她講得越多越好,但我不會表現(xiàn)出很急迫的樣子。我的這種耐心,似乎使奈莉平靜和放松下來。
“我知道你應該給書取個什么名字?!彼贿呎f,一邊往椅背上靠了靠,手指在空中斜著比畫了幾下,就像她平時提出觀點時的動作一樣,“我知道他們曾經(jīng)給德萊尼姐妹的書取名為《她們說》,不過,這個書名可是申請不到版權保護的?!?/p>
《我們說:德萊尼姐妹的前一百年》是一本暢銷書,講述的是一對黑人姐妹一起回顧逝去的人生歲月。德萊尼姐妹性格迥異,一個甜美可人,一個辛辣尖銳。按照這個邏輯,比奈莉年長15 歲的姐姐愛麗絲頭腦敏捷,90 多歲了還在做律師,她應該算是甜姐兒。而奈莉則更有性格。想到這一點,我不禁笑了。我沒有簡單地把這看作對書名的授權,而是將其視為對奈莉熱情的表現(xiàn)。我很高興她們準備好了,愿意詳盡地回顧她們的生活。能夠有機會走近她們姐妹,認識她們的家人和朋友,了解她們的家鄉(xiāng),感受她們的激情,對我而言是一種榮幸。奈莉就像我的老師,和她在一起,我更加了解文學、家庭、歷史、信仰、友誼,并收獲了比在任何課堂上都多的樂趣。
我嘗試著用這本書講述我和李家姐妹在一起的時光,以此來紀念她們與我分享的一切。如果沒有奈莉和愛麗絲以及她們那些密友的信任、支持與鼓勵,我無法完成此書。我盡己所能為其發(fā)聲,所有的幽默與博學都歸功于李家姐妹,任何細小的錯誤都是我個人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