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花
摘要:隨著中學生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學習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其日常的生活學習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本文首先簡要概述了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并從內外兩個方面著手分析相關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干預對策,以期有效解決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關鍵字:中學生;學習心理;干預對策
中國分類號:G444
1 中學生存在的學習心理問題
現(xiàn)階段,有些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為自己樹立了明確的學習目的,比如考上理想的大學,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滿足自身發(fā)展和國家對人才的需要等。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沒有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態(tài)度難以端正,注意力難以集中,出現(xiàn)學習焦慮等現(xiàn)象,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具有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從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2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2.1外部原因分析
其一,社會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高等教育教學取得了突破性的發(fā)展,各大高校不斷進行擴招,越來越多的中學生能夠實現(xiàn)讀大學的夢想,但是目前我國社會能夠提供的就業(yè)崗位相對有限,大學生畢業(yè)后面臨的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大;另外,社會上的不正當競爭和腐敗現(xiàn)象以及各種誘惑越來越多,嚴重腐蝕了缺乏社會經驗的中學生的心靈,其意志力受到一定的削弱。這是目前中學生產生學習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其二,學校原因?,F(xiàn)階段,各中學的管理模式沒有跟得上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步伐,在管理上依舊十分僵化和單一,難以適應我國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中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依賴于教學大綱的要求,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枯燥和乏味。在教學方法上顯得相對單一,難以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很難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中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相對滯后,在教學過程中難以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各種學習心理問題。
其三,家庭原因。現(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使其受挫能力一直較差;家長對于學生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孩子自身的能力,過分強調學習成績,與孩子之間沒有足夠的有效溝通。同時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難以感受家庭的溫暖,存在嚴重的自卑感,其存在的學習心理問題會比一般學生嚴重得多。
2.2 內部原因分析
外部原因會使得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進一步加劇,但是內部原因才是造成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外部原因必須要在內部原因的基礎上才能產生作用。所以必須要對中學生產生學習心理問題的內部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過分強調學習的功利性。目前中學生學習的課程具有多樣性,但是各課程的重要性對于中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有差異化的影響。中學生一般過分強調課程的實用性與功利性,其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某一門課程主要是由這門課程的實用價值與重要性決定的。很多中學生對于語數(shù)外的學習強度遠遠大于其他課程,一旦這些課程的成績不理想就會使其產生厭學的心理,進而產生嚴重的學習心理問題。
其次,我國教育體制的詬病一直難以消除。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體制都是以淘汰成績差的學生來選拔成績好的學生,并將其視為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挫傷了中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斷產生厭學情緒,對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心理問題由此產生。
再次,中學生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大,在學習方法上一向都是死記硬背,致使其思想出現(xiàn)嚴重的僵化,創(chuàng)新意識逐漸削弱,這種學習方法極易產生學習疲勞,對其學習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最后,缺乏堅強的意志力。中學生沒有進入社會,長期以來都是嬌生慣養(yǎng)般的成長,其心理和生理都在發(fā)展期,因此很不成熟。當學習成績出現(xiàn)下降時,將會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和自卑心理。
3 中學生學習問題的干預對策
3.1 針對外因采取的干預對策
其一,國家要積極引導產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崗位,緩解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增強其就業(yè)的信心;另外也要對中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使其增強對未來的信息和希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二,學校要進行教學管理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要結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狀況和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huán)境;除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還要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使其不斷減少學習心理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根據(jù)學生的主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和差異化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其三,父母要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科學的引導,不能對其寄予過高的期望,將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減輕孩子學習的思想壓力;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盡到“第一位教師”的責任,要加強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使其在學習生活上堅定信心;要時刻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其內心世界并及時發(fā)現(xiàn)其可能存在的學習心理問題。父母在解決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必須要予以重視。
3.2 針對內因采取的干預對策
首先,要完善學生的價值觀,使其意識到每門課程都有學習的必要性,不能過分強調學習的功利性,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每門課程。
其次,要注意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明確的目標,不斷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斷提高自身主動學習的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自我調節(jié)學習壓力。逐漸樹立起堅定的學習信念以及明確的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
最后,要學會調節(jié)心態(tài)。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均存在不理想之處,這會形成一定的惡性循環(huán),由此會產生一定的學習心理問題。所以,重要生一定要注意調節(jié)學習的心態(tài),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總結
我國的教育教學體制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大,其產生的學習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只有同時發(fā)揮社會、學校、家長以及學生自身等方面的作用,才能從根本上發(fā)現(xiàn)并解決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學習心理問題,才能提高其學習效率,為國家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戎穎紅.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及其輔導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
[2]白歡妮,許鵬奎.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及調適策略[J].心理健康教育,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