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源
“像印度這樣的地方,無疑是攝影師的天堂,因?yàn)?,這里一切能挑動感官的東西都是由色彩構(gòu)成的……”法國作家布魯諾在他《印度的色彩》一書中說到。在很多人眼中,印度是貧窮、干燥、荒蕪的所在,但在美學(xué)家眼里恰恰相反:從視覺上來說,印度絕對是一個充滿驚喜的色彩世界。
或許因?yàn)樯系蹖τ《绕珢?,才將天下最斑斕的色彩毫不吝嗇地給予這個國度。也或許因?yàn)檫@片土地本身荒蕪而單調(diào),人們對色彩的熱情才達(dá)到了癡迷的程度。走在印度的大街小巷、城市鄉(xiāng)村,無論是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的新城區(qū),還是破敗不堪的貧民窟,都被涂抹上繽紛的顏色。城市、建筑、服裝、食物、民族、宗教以及節(jié)日……都能用不同的色彩予以表達(dá)。不同的顏色在同一時空中交錯融合,豐富大膽。無論你身在何地,眼睛里都是五彩斑斕。印度如同色彩的海洋,處處充滿姹紫嫣紅的美麗。
印度人對顏色的喜愛,不經(jīng)意中也演變成為一座城市的標(biāo)志:德里的赤紅、齋普爾的粉、焦特普爾的藍(lán)、杰伊瑟爾梅爾的金以及烏代布爾的白,這些色彩與天空、白云、女人的紗麗、男人的頭巾交相輝映,矛盾卻和諧,艷俗卻美好。這些絢麗的色彩,大大刺激和滿足了人們的視覺感官,置身其中,會深刻感受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向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