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幾次上潛山,幾次都沐在潛山的煙雨中。因此我認(rèn)定,潛山的煙雨與我是有緣的。
印象中,潛山本身就是詩意的化身,而煙雨中的潛山給人的詩意感覺更為濃郁。這座山,雖說少有鬼斧神工造就的峻峭奇崛,卻似一個俊俏脫俗的江南女子,以她的千嬌百媚,以她的萬千柔情,妝扮、呵護(hù)著屬于她的那一方家園。應(yīng)該說,雨意迷朦的潛山,是秀麗嫵媚,浪漫溫馨,儀態(tài)萬方的。
潛山煙云的情調(diào),亦或空靈、婉約、如夢似幻;亦或滋潤、舒卷、推波涌浪。一如漫山遍野的雜花生樹,妙趣天成。更似得地氣而生,一片連著一片的桂竹松杉,在不同的時節(jié),展現(xiàn)著不同的自然風(fēng)韻,不同的人文情懷。
初次上潛山,是在某個春天的一個雙休日,應(yīng)朋友之約前往。那時,通往潛山之巔的那條路已鋪設(shè)了水泥,一路上,陽光明媚,山花爛漫,鳥語鶯啼,滿眼是迷人的景色,滿耳是天籟的聲浪。及至山腰,小憩在星星竹海一片蒼翠的竹林間,感覺涼爽了許多。不知什么時候,晴朗朗的天就陰了下來,空氣中濡著濕潤。站在空闊地帶,放眼望去,潛山的云,如飄渺的輕煙,以悠閑的方式,一縷一縷,靈動自在地在錯落有致的山體間穿來繞去,編織著嬌媚曼妙的輕紗,營造著輕盈嫻靜的情愫。漫步竹林,薄薄的、清新的、爽潔的云嵐霧氣在周身上下纏繞,感覺如入人間仙境,恍然間,便有了諸多美妙的遐想,滋生出眾多理不清放不下的人生牽念。
及至山巔,煙云漸密,云嵐霧靄不再悠閑寧靜,凸現(xiàn)出來的云霧景象在奔突中凝聚,在恣肆中洶涌,在激蕩中澎湃,這時候,云霧已不再是云霧,而是一種壯闊的自然景觀,讓人心弦張放,心境高揚。眼見云霧積聚著,稠密著,沉淀著,纏綿之間,就釋放出詩意的內(nèi)涵來,喜劇一般的春雨,就這么淅淅瀝瀝下下來了。
潛山雨水的韻律,幽雅、質(zhì)感、舒緩有致。幽奇的潛山春雨,時而在瀠蒙之中透視一抹幽幽的淺綠;時而在迷離之間展現(xiàn)一剪隱隱的鵝黃;時而在茫茫之外露出一片淡淡的水紅。那雨,將葉洗得更綠,將花澆得更艷,將山色拾掇得更加妖嬈。
那天,在潛山之巔的雨亭之中,我品出煙雨潛山原本是柔中有剛,不同凡響的。它是一篇耐人尋味的精致散文,更是一幅古雅含蓄的潑墨懸彩。既讓人如夢似幻,又教人蕩氣回腸。
再一次上潛山,是在翌年的一個秋日,桂花在溫泉城的大街小巷燦爛地開著,一切的一切,都籠罩在桂花的甜香之中。山上一坡一坡的桂花,漫溢著人世間的芳香,這時候上山,更是置身于一份化不開的馥郁之中了。而這一次上山,我又有幸在潛山沐浴了一場秋雨,這場雨,在不經(jīng)意間將逝去夏日的炎熱沖洗得一干二凈。
在桂竹苑坐下,喝著桂花茶,吃著桂花糕,飲著桂花酒,聞著瀟瀟秋雨中桂花的甜香,聽著秋雨打在翠竹花樹上發(fā)出的聲響,心境寧靜而安詳。我想,著名詩人郭小川那“一身光潔,不教塵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許歪風(fēng)留邪氣”的詩句,恐怕就是在煙雨潛山的亭子間看著翠竹,聞著桂香寫出來的吧。
我問主人,來這兒的客人多嗎?主人答,多著呢,各種口音的人我都接待過,其中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外國朋友,他們都說潛山美得雅致,美得安然,美得有韻味,還說生活在溫泉的人最有福份了。我再問,潛山的雨水多嗎?主人答,適宜吧,潛山煙雨特別有靈氣,好客著呢。
雨停了,一行人踏著輕快的步履向山下走去,一路上,迷蒙的霧氣從山腳下冉冉升起,整個潛山山體在云霧之中隱隱約約飄搖著,呈現(xiàn)出變幻莫測的姿容?;ㄏ銖浡谟旰笄逍碌目諝饫?,雨水沖洗過的桂竹松杉格外青蔥碧翠,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圖景啊,怪不得外地的朋友會說生活在溫泉的人有福了。
是啊,在溫泉小城生活的人,終其一生,有俊俏脫俗的潛山相依,有天然怡人的“溫泉沸波”為伴,本就是一種福份,更何況還有飄紗舞縵、變幻多姿的潛山煙雨呢。
下得山來,走近淦水河,感覺潛山煙雨化作桂花的甜香融入了喧騰的流水之中,它繞過美麗的月亮灣,裹著潛山的情懷,擁著人生的芬芳,帶著生活的夢想,打著溫馨的旗語,一刻不停地向遠(yuǎn)方流去,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