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凱
2005年入行前,我是一名傳統(tǒng)美術專業(yè)的學生,十多年摸爬滾打,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攝影道路,并成為一名職業(yè)商業(yè)攝影師。不過相對于攝影師,我更傾向于將自己定位為一名策劃者。具體到拍攝項目而言,從最初的策劃到前期的準備工作再到正式拍攝我都會親身參與,因此,我對軟硬件有自己的明確要求。
目前,我的拍攝內容主要集中在汽車和時尚攝影兩個題材中,而這兩個題材對攝影師和成片品質的要求都算得上是最高的。因此,在自己發(fā)揮穩(wěn)定的前提下,高素質又稱手的攝影器材同樣重要。
為何選擇富士GFX 50S?
其實,即使只是在商業(yè)攝影領域,不同的拍攝題材也對相機有著不同的要求。具體來說,時尚人像攝影可能更偏重相機的靈活性且非常依賴穩(wěn)定可靠的對焦系統(tǒng),畢竟這類拍攝對抓拍、連拍都有需求,這時候全畫幅單反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一些諸如汽車、商品等相對靜態(tài)的產品拍攝,畫質則是對相機的最主要要求,因此中畫幅相機雖然又大又重,但在這些領域,商業(yè)攝影師依然會選擇用它們完成拍攝。
富士GFX 50S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點,它兼具堪比普通全畫幅單反的體積、重量,又是一款擁有44×33毫米傳感器的中畫幅相機,同時滿足了不同領域攝影師對靈活性與高畫質的需求,這也是我選擇它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臺中畫幅相機,GFX 50S的性能也取得了很多突破,如擁有425個對焦點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這對傳統(tǒng)的中畫幅數(shù)碼相機來說是完全無法想象的配置。它的大對焦覆蓋面也確實給我的拍攝提供了許多便利。
另外,作為一款無反相機,較短的法蘭距使GFX 50S獲得了強大的轉接性能,進一步拓展了這臺相機的功能。
工作中使用GFX 50S
自從GFX 50S發(fā)布以來,我的工作拍攝都是主要使用它完成的。第一次使用GFX 50S時,它的平衡性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款相機除了本身體積、重量適中,其握持感也非常出色,搭配GF鏡頭時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非常適合長時間拍攝使用。
這聽起來似乎只是一個小優(yōu)點,但它確實給我?guī)砹撕艽蟮膸椭?。在之前的一次汽車拍攝中,為了拍成10張照片,我的團隊整整工作了兩天兩夜,基本上每三個小時才能完成一張照片的拍攝。在那次拍攝之后,一臺相機的握持感如何也成為了我選擇器材的考量因素。
在鏡頭搭配方面,我主要使用GF 32-64mm F4 R LM WR和GF 120mm F4 R LM OIS WR Macro兩只鏡頭。以我個人的拍攝習慣,我不太喜歡在商業(yè)拍攝中使用超廣角鏡頭,即使是拍攝較大的景別也會選擇較長的焦段來規(guī)避透視變形,然后通過多后退幾步的方法獲得和超廣角鏡頭同樣的視野。
在畫質方面,GF鏡頭從未讓我擔心,這兩只鏡頭本身就是以滿足一億像素解像力的標準研發(fā)的,在5000萬像素的GFX 50S上成像質量可想而知。
怎么看待器材無用論?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攝影師足夠優(yōu)秀,使用何種器材并不重要。這個觀點我并不贊同,或者說站在商業(yè)攝影師的角度,這個觀點存在很大的漏洞。
如果說只是一般的家庭用戶,拍攝的生活照只會發(fā)布在社交網絡,相機的性能或許的確對照片質量不會帶來很大改變。但對商業(yè)攝影師來說,相機的像素、畫質、色彩及寬容度永遠是我們所看重的,因為我們的作品不只會在網上傳播,更會最終輸出為大幅面實體照片。再考慮到照片可能需要經過一定剪裁,所以像素其實是永遠是不夠用的。這也正是5000萬像素,乃至一億像素相機存在的意義。
就我目前工作而言,富士GFX 50S的表現(xiàn)已經非常出色了,如果說有什么期望,那當然是希望富士能早日推出一億像素版本的GFX相機以滿足更多拍攝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