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摘 要:礦井防治水是保障礦井安全建設和生產(chǎn)的重要手段。防治水方法主要有:注漿法和凍結(jié)法,這兩種方法都屬于井筒特殊施工法,本篇主要介紹注漿法。
關鍵詞:礦井;防治水;注漿;礦井建設
中圖分類號:TD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7-0182-02
1 注漿的定義
注漿堵水是指將注漿材料制成漿液,壓人地下預定位置,使其擴張固結(jié)、硬化,起到堵水截流,加固巖層和消除水患的作用。從定義中就可以看出注漿的目的即是為了堵水,為了保障在礦井建設和生產(chǎn)中安全生產(chǎn)。
2 注漿的分類
按照注漿的流程和方式等,注漿可以分為:地面預注漿、工作面注漿、壁后注漿。采用何種方法注漿要根據(jù)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工程工期、所采用的設備能力和經(jīng)濟合理性等因素決定。
2.1 地面預注漿
即在井筒建設前預先參照水文地質(zhì)資料從地面布置注漿孔進行注漿,以此形成以井筒中心為半徑的圓形(理想形狀)隔水帷幕,達到永久堵水的目的,保障礦井建設和生產(chǎn)的安全。當含水層且層間距不大時,宜采用地面預注漿,但因其鉆孔深度大、孔斜控制要求高、對注漿設備和技術要求高,用此法注漿時工程費用較高。
(1)當分段進行注漿時,可采用上行式注漿、下行式注漿或上行與下行混合式注漿。注漿施工一般有以下兩種施工方案:1)全直孔方案:此方案以井筒中心為半徑的圈徑上布置注漿孔施工即可。一般不與凍結(jié)、鑿井平行作業(yè)時采用此方案。直孔施工工藝相對簡單,施工費用較低,風險較小,安全可靠。2)直孔—S孔方案:此方案內(nèi)圈為直孔,外圈為S孔,在施工時先施工內(nèi)圈直孔,施工完畢后把施工場地閑置出留給凍結(jié)和鑿井單位,再施工外圈S孔。一般與凍結(jié)、鑿井平行作業(yè)時,采用此方案施工。與凍結(jié)、鑿井可平行作業(yè),縮短建井工期。但S定向孔施工較復雜,技術難點多,施工費用較高,存在一定的風險。隨著我國定向技術的發(fā)展,在施工中采用隨鉆定向、無線定向、陀螺儀定向及螺桿鉆具糾斜等技術,一般均能達到定向施工要求。
(2)注漿孔的要求。1)預注漿孔的數(shù)量一般為3—8個。2)孔位距井筒荒徑應大于1米,鉆孔應在相同的注漿深度內(nèi)呈相對均勻分布狀態(tài)。3)注漿孔的深度應超過所注含水層底板以下10米,當井筒底部位于含水層時,終孔的深度應超過井筒底部10米。4)注漿鉆孔每隔40米應測斜1次,鉆孔的偏斜率不應大于0.5%,注漿鉆孔的落點在相同的注漿深度。5)注漿孔與凍結(jié)孔的最小距離應大于6米。6)需凍結(jié)段與注漿段交叉共同封水時,其交叉段長度要大于15米。7)需直孔注漿段與S孔交叉段共同封水時,其注漿封水交叉段長度要大于10米。
(3)注漿段高的劃分。
如表1。
(4)地面預注漿準備工作。1)注漿孔鉆成后,應用清水沖孔,并應直至返清水為止,當裂隙小且沖孔效果不好時,應采用抽水洗孔。2)整個注漿管路系統(tǒng)壓水試驗的壓力宜為注漿終壓的1.2倍~1.5倍,試壓的持續(xù)時間要不少于15min。3)對鉆孔進行壓水試驗,應檢查止?jié){塞的密封效果和測量鉆孔的吸水量,并應作為確定漿液品種、配比或濃度、泵壓、泵量的依據(jù)。4)正常注漿段壓水時間宜為10min~20min;復注注漿段壓水時間宜為20min~30min;流量應由小逐漸增大,應選擇2個~3個壓力值的流量,每個壓力值壓水時間不應少于10min。
(5)地面預注漿終壓值。1)巖帽段注漿終壓值應大于靜水壓力值的1.5倍。2)注漿段水泥和水泥-水玻璃漿液的注漿終壓值應為靜水壓力值的2倍-4倍。3)注漿段黏土-水泥漿注漿終壓值:對孔深小于或等于400m的注漿段終壓值,應為靜水壓力值的2.5倍~3倍;對孔深大于400m的注漿段終壓值,應為靜水壓力值的2倍~2.5倍。
(6)地面預注漿結(jié)束標準。1)單液水泥漿:當終量為50L/min~100L/min及注漿壓力達到終壓時,繼續(xù)以同樣壓力注入較稀的漿液20~30min后,即可結(jié)束該段的注漿工作。2)粘土-水泥漿:當終量小于250L/min及注漿壓力達到終壓時,經(jīng)穩(wěn)定20~30min后,即可結(jié)束該段的注漿工作。3)水泥-水玻璃漿:當終量為100L/min~120L/min及注漿壓力達到終壓時,經(jīng)穩(wěn)定20~30min后,即可結(jié)束該段的注漿工作。
2.2 工作面注漿
一般指掌子面注漿,即對開挖面前方土體進行注漿加固。當井筒穿過的基巖含水層賦存較深,或含水層間距較大,中間又良好隔水層,宜采用工作面注漿法施工。此注漿法較為節(jié)省鉆孔工程量和工程工期。工作面注漿可分為工作面預注漿或工作面直接堵漏兩種方法。
2.2.1 注漿控制要點
(1)工作面預注漿的段高一般為30m~50m.
(2)直接堵漏注漿孔的深度應始終超前掘進進尺2m以上。
(3)工作面預注漿的深度大于700m時,其注漿段黏土-水泥漿液終壓值應為靜水壓力值的1.5倍~2倍,其他時候的終壓值與地面預注漿相同。
(4)直接堵漏注漿終壓值宜大于或等于靜水壓力的2倍~4倍。
2.2.2 工作面注漿的結(jié)束標準
(1)工作面預注漿的注漿孔的注漿壓力達到終壓且注入量應小于30L/min~40L/min。
(2)直接堵漏注漿時,各鉆孔的涌水已封堵、無噴水,且涌水量應小于施工設計規(guī)定。
2.3 壁后注漿
指襯砌施工完畢后對襯砌和圍巖、初支和二襯之間的空隙進行補充注漿,填充之間的空隙。當井筒深度小于600m,涌水量超過6m3/h 、井筒深度大約600m,涌水量超過10m3/h 時宜采用壁后注漿。
2.3.1 壁后注漿控制要點
(1)注漿段壁后為沖擊層時,注漿孔的深度應小于井壁厚度200mm;雙層井壁,注漿孔應穿過內(nèi)層井壁進入外層井壁,進入外層井壁深度不應大于100mm。endprint
(2)漏水的井壁段壁后為含水巖層時,注漿孔宜進入巖層1m以上。
(3)壁后注漿的壓力值應大于靜水壓力0.5Mpa~1.5 Mpa,在巖石裂隙中的注漿壓力可適當提高。
(4)井筒進行鉆孔注漿作業(yè)時,作業(yè)點下方不得有人。
2.3.2 壁后注漿的結(jié)束標準
(1)注漿孔的注漿壓力達到終壓。
(2)各鉆孔的涌水已封堵、無噴水,且涌水量應小于施工設計規(guī)定。
3 注漿材料
(1)主要注漿材料選擇黏土、水泥、水玻璃,輔助添加劑選擇三乙醇胺、工業(yè)鹽等。注漿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水玻璃模數(shù)應為2.4~3.4,密度1.368×103kg/m3~1.465×103kg/m3;黏土塑性指數(shù)不應小于10,粒徑不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不應低于25%,含砂量不應大于5%,有機物含量不應大于3%。
(2)注漿漿液分類:注漿漿液可分為單液水泥漿、水泥—水玻璃漿、黏土水泥漿、化學漿液,實際操作時應根據(jù)不同的地質(zhì)資料、水文資料以及實際施工情況來選擇漿液品種。
4 漿液注入量及注漿材料計算:
4.1 計算公式
Q=Aπ(R+r)2HnB/m
式中:Q— 漿液注入量(m3);
A—漿液消耗系數(shù)(取1.2~1.5);
R—漿液有效擴散距離(m);
r—注漿孔布置圈半徑(m);
H—注漿段高(m);
n—巖層平均裂隙率(%);
B—漿液充填系數(shù)(取0.9~0.95);
m--漿液結(jié)石率(取0.5~0.85)
4.2 計算方法
水泥:單液水泥漿,固管段按水灰比0.6:1計算,1m3漿液需水泥1.10t,巖帽注漿段按0.75:1計算,1m3漿液需水泥0.95t,粘土水泥漿按1m3漿液需水泥200kg計算。
粘土:按所需粘土水泥漿體積30%計算,粘土密度取1.95t/m3。
水玻璃:按1m3粘土水泥漿需水玻璃30kg計算,水玻璃密度取1.4t/m3。
工業(yè)鹽和三乙醇胺:按單液水泥漿中水泥用量的0.5%和0.05%計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