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波
摘要:本文試圖通過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國學思想,分析在新的歷史時期,在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黨員干部如何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修身、立德、廉潔自律,依法行政。
關鍵詞:黨章;堅定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名利陷阱;貪念;《準則》;正義清廉
《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總綱中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chǎn)黨以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為最高綱領,所有共產(chǎn)黨員必須為此奮斗終身。黨章第一章也再次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那么時值今日,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走過了95年的光輝歷程,我們的國家也正經(jīng)歷著從弱到強的巨變,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是否還看記著這一信念呢?是否還時刻堅守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視人民的利益為己任呢?
無數(shù)個被金錢和貪欲蒙住雙眼的“老虎”、“蒼蠅”們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黨紀國法面前,在群眾利益和一己私利面前,他們動搖了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詞!他們竟相追逐著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機會和權(quán)利為自己賺取更多的物質(zhì)和金錢利益!他們給黨抹黑,讓親人蒙羞,給社會造成極壞的影響,他們信念的天空轟然崩塌!有的甚至從來就沒有信念,當官、入黨、求仕途都只是為了名利而已。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民族大義,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沒有了信仰將會是怎樣可悲的結(jié)局!一個個腐敗的例證擺在我們面前,試問難道金錢和地位就真的是我們?nèi)松非蟮娜恳饬x么?作為新時期的黨員我們是否應該認真思考一下,作為即將步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每一名黨員,生活在安定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我們應該如何樹立信念意識,用我們的正義之軀、用民族的脊梁撐起這片信念的天空呢?如何為黨和國家、為人民做好公仆,服好務呢?
一、摒棄貪念,遠離名利陷阱
寡欲是幸,知足是福。超然物外,不為名利所動。
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莊子》
當今社會,有些人,為名利不顧道德底線,禮義廉恥,為利挺而走險,絞盡腦汁。而為了凸顯自己的智慧,各執(zhí)己見,爭強好勝,久而久之,爭議越來越多,而真正的學問反而沒啦。被譽“縱橫三教,出入百家”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歷史上真正學問好的人從來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讀書的。他們讀書只是為了追求自己的道,所以他們才有所成就,流芳千古。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更要有思想,有所成就。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鬃邮钦f“富裕和顯貴是人們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筒粦撜加小?。南懷瑾先生的理解是如果國家和社會需要我們在那個位置上,那么我們光拿俸祿,沒有建樹是可恥的,沒有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也是可恥的。所以,我們從小讀書學習,不只是為了掙錢、吃飯,更為了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
名利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如夢幻般迷人,人們往往會窮盡一生力量去追逐,但卻不知在這華麗的背后,是一個陷阱。若是癡纏于名利就會落入這美麗的陷阱而懵然不知。名利在給予人們想要的虛榮背后,會緊緊地束縛住人的心使其沉重而不得解脫。甚至不惜違法犯罪。
如果說說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追求幸福,那么真正的幸福只需要一點兒知足。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恥不殆可以長久。
——《道德經(jīng)》
老子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罪孽之大莫過于任情縱欲,禍患之大莫過于不知滿足,過錯之大莫過于貪得無厭,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才永遠是滿足的。南宋理學家朱熹也說過:“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一個“貪”字,不知葬送了多少人的一生。
明代著名歷史學家朱載堉作過一首《十不足》的詩,來譏諷世人貪得無厭。作為黨員干部只有摒棄貪念,才能清白做人,干凈做事。
二、用新視角詮釋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內(nèi)涵,興正義之風
共產(chǎn)主義應是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人民生活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只有共產(chǎn)主義社會才是真正體現(xiàn)人民價值與尊嚴的社會,人有自覺于人的正義、凜然的行為,自然萬物有自然和諧的狀態(tài),人們所崇尚和追求的是真善美廉,憎惡和恥笑的是假丑惡貪。為官者務實清廉,憂國憂民,天下為公。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嚴謹自律,甘為排頭兵。只有這種思想境界才是一個黨員該有的境界。
《論語》為政篇中: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當魯哀公問到怎樣才能讓百姓服從時,孔子的回答是,提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惡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服啦;若是把邪惡的人放在正直人之上,百姓就不服。告誡我們作為黨員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作為黨員干部要任用正直的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興起正義之風!
三、用新思想領悟共產(chǎn)主義覺悟,樹正義之念
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覺悟指的是一種思想境界。包括理論覺悟、政治覺悟、組織覺悟和道德覺悟。
理論覺悟即是牢固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的走社會主義道路,有報負有志向有作為。溫飽思淫逸,作為黨員我們要胸懷天下,肩負起的民族復興的使命,時刻保持清醒的民族信仰和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念。
政治覺悟則指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執(zhí)行者,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工作中打不得半點兒折扣,有不得半點馬虎,要一絲不茍、要遵章守法、要無私透明,稍有私心雜念黨和國家的形象就會受損。
組織覺悟,就是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格遵守黨紀國法,任何營私舞弊以權(quán)謀私者都是棄國家和人民于不顧,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
而道德覺悟,便是植根于共產(chǎn)主義理想基礎上的道德觀念。作為普通黨員我們應該具備真誠、善良、熱情、團結(jié)、助人的道德品質(zhì),身居官位我們更應該維護正義、心底無私、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當今社會在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能夠公私分明克以奉公者可以稱之為時代的楷模,如青蓮出淤泥而不染,如白楊正直無華。才值得大家尊重和學習。
對此,早在滿清時期,就提出了約束吃國家俸祿的公務員的六條準則,稱之為《官居八約》。
原典:“事君篤而不顯,與人共而不驕,勢避其所爭,功藏于無名,事止于能去,言刪其無用,以守獨避人,以清費廉取。”
——(清)孫嘉淦《居官八約》
釋義:對國君忠誠而不自我炫耀;對同僚尊重而不驕傲自大;不爭權(quán)奪勢;不追逐功名;辦事務求興利除弊;說話務求簡明扼要;不結(jié)黨營私;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以保持清正廉明??梢?,為政者,必清廉,方為正義之念。
四、用新《準則》和《條例》約束自己的行為,修正義之身
新《準則》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全體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繼承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自覺培養(yǎng)高尚情操,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廉潔自律,接受監(jiān)督,永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堅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獻……這就是給廣大黨員和黨員干部立的規(guī)矩,確立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應當遵循的道德“高線”和不能觸碰的紀律“底線”。由此,加強了對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正面倡導,對黨員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價值取向具體的指導,也對黨員干部從政、用權(quán)、修身、齊家作出了具體要求。從而是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德法相依,相輔而行,才將有助于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作新時期的一名共產(chǎn)黨員,要時刻在思想上和黨組織保持一致,要在行動中突出自己的黨員身份,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照自己,增強自己的黨員紀律意識,不僅要把《準則》和《條例》熟記于心,更要追本溯源,學習及領會黨章精髓,經(jīng)常重溫入黨誓詞,才能不忘初心,真正把黨章的要求作為檢驗自己的標尺,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執(zhí)行黨的各項法規(guī),理解從嚴治黨的本源。要從我做起,模范遵守黨紀,要做遵守紀律的模范,僅僅具有覺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體現(xiàn)在日常言行中,養(yǎng)成自覺遵紀守法的習慣。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對黨的紀律、對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從心底里敬畏,并用這種敬畏約束自己,要警鐘長鳴,時時做到慎獨、慎微、慎欲,在紀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用黨的紀律來約束自己,踐行廉潔自律規(guī)范,自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quán)威性。才能更好的發(fā)揮表率作用,解決好忠誠履職、敢于擔當?shù)膯栴}。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不為金錢利益所誘惑,用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引導自已,做到講規(guī)矩、守紀律,知敬畏、存戒懼,嚴守黨紀,遠離違紀紅線。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準,更好帶動群眾為經(jīng)濟建設服務,為實現(xiàn)中國夢做出自已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莊子《莊子》
[2]孔子《論語》
[3]南懷瑾《南懷瑾國學課》
[4]《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
[5](清)孫嘉淦《居官八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