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
閱讀,是學好一切課程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必經(jīng)之路。如何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以一種學生喜歡,打破常規(guī),與時俱進的方式讓讀書變得有趣起來,我開始慢慢嘗試。
一、由朗讀開始欣賞語文
朗讀,是一門用心來揣摩、用情來表達的聲情并茂的藝術(shù),是欣賞詞句的藝術(shù),是調(diào)動情感的藝術(shù),是撥動心弦的藝術(shù)。朗讀,是讓同學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fā)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關鍵。
1.課堂上,老師要多為學生朗讀,用充滿感情的范讀去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2.把“讀什么”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學生在閱讀課前搜集自己喜歡的經(jīng)典美文,這樣,讀起來便沒有了“完成任務”的負擔,多了些自我欣賞的愉悅。
二、一起聽書
聽讀是閱讀的重要形式。
多媒體的運用,網(wǎng)上聽讀軟件“喜馬拉雅”的配合,我們在語文課上聽了諸多經(jīng)典課文,伴著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聽著深情的朗讀,學生和老師一起發(fā)現(xiàn)了文字的細膩和深情。不久,學生開始慢慢主動向老師推薦,然后,我們再一起傾聽學生推薦的好文章。閱讀,就這樣變得令人期待起來。
三、給視頻配音讓人癡迷
教師搜集網(wǎng)上制作精良的視頻推薦給學生,并組織學生根據(jù)字幕給視頻配音。這樣的過程,既學到了知識,又讓學生在一遍遍練習配音的過程中,受到這些作品文字的熏陶。經(jīng)典文化和文字在潛移默化中走近學生的心里,對文字的推敲體味在無形中讓學生愛上語文。
四、歌詞的魅力唱出來
詩歌一直以來就是我國的文化精萃,它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其中的很多都被改寫成了歌曲,并傳唱成經(jīng)典。在班里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詞演唱會,成了學生最津津樂道的一個創(chuàng)新。學唱改編的歌曲,如《但愿人長久》《在水一方》《月滿西樓》《滿江紅》《幾多愁》《濤聲依舊》《念奴嬌》等,到朗誦詩詞,他們完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演唱會”。由此及彼,學生也開始學著去體會現(xiàn)代流行的歌詞,開始了一場探尋文字感情之旅。
五、文字的各種形式令人著迷
主持人經(jīng)典的開場白,極富感染力;脫口秀表演者得體的談吐,博得眾人喝彩;相聲經(jīng)過精心地藝術(shù)加工,用對話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生活的對話。種種文體形式靈活、妙趣橫生,均可以是學生的讀誦內(nèi)容。學生通過不一樣的方式去接近文字,于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感受文字的魅力,都是在閱讀吧。
閱讀,無處不在,語文素養(yǎng)積累不止在課堂上,它的天地是十分廣闊的。讀書,不止是讀課本,聽、說、讀、寫,皆語文。讓我們通過更多、更快樂的方式去細細品讀“語文”這本書。
(作者單位:西安市東元路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