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洪 馬強 田興瑞
摘 要:通過物體的流體將引起顫動、卡門渦和馳振三種振動。其中卡門渦、馳振是輸電導線中兩種常見的振動。其特性是由空氣中對流的速度和導線的結構決定。馳振在輸電導線中特稱舞動。
關鍵詞:輸電線路導線;舞動
當流體流過物體的表面時會產(chǎn)生激勵。則會導致物體振動。流體的速度、性質、流動方向、物體截面積形狀等因素將影響激勵的大小、性質。通過物體的流體將引起顫動、卡門渦和馳振三種振動。其中卡門渦、馳振是輸電導線中兩種常見的振動。其特性是由空氣中對流的速度和導線的結構決定。馳振在輸電導線中特稱舞動。
1 舞動概念和形態(tài)
導線在風和覆冰的條件下、形成非圓截面的覆冰,進而形成大幅度和低頻率的振蕩,叫自激振動。通常在0.1~3HZ以內,振幅相當于對應導線直徑的5~250倍左右。輸電導線的覆冰橫截面常為翼狀形,在風和冰的激勵作用下,會產(chǎn)生低階大振幅的共振,若發(fā)生在架空高壓輸電線路上,則大跨越檔距導線舞動的幅度有可能會達到數(shù)十米,正是因為覆冰導線振動起來像龍舞,所以稱之為舞動。覆冰導線的舞動是一種頻率低、振動幅度大,舞動形態(tài)不規(guī)則,一般表現(xiàn)為三種:(1)橫向振動。(2)繞兩端輸電桿塔的固定點自由擺動,這個主要發(fā)生在大跨越檔間的導線。(3)導線繞著覆冰輸電線路的軸線的自我扭轉振動。
2 覆冰導線舞動形成因素
覆冰輸電導線舞動是流體耦合振動中較復雜的一種,影響導線舞動的因素很多,但常見的有以下三種:導線覆冰、風的激勵和線路自身因素。
1)導線覆冰。輸電導線的舞動常發(fā)生在2~50mm覆冰厚度的導線上,導線覆冰形成有三個必備條件:a.空氣濕度在85%以上;b.溫度在-5~0℃之間;c.風速大于1m/s。2)風的激勵。穩(wěn)定的風激勵也是形成舞動的必要因素,在冬季,冷暖氣流的交匯,較強的風力,是導線舞動更易形成。江河、湖泊和平地等類似開闊地放和山谷、風口地區(qū)是比較容易發(fā)生舞動的地帶,這是由于以往在風洞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垂直線路的風分量越大,對覆冰導線的激勵效果越好,導線升力也越大,更易使系統(tǒng)失穩(wěn),而產(chǎn)生舞動。3)線路結構與參數(shù)。除了以上兩個外界因素,輸電線路本身的結構也容易導致導線舞動的發(fā)生,包括:導線的類型、橫截面積和檔距。a.分裂導線一般比單導線更容易發(fā)生舞動。b.截面大的導線更容易舞動。c.線路檔距越長其扭轉剛度越大,在風激勵下的扭轉角要小,也易形成翼型覆冰,同樣升力也大和扭矩也越大,就增大了覆冰導線發(fā)生舞動的可能。
3 覆冰導線舞動的機理
3.1 橫向馳振機理
在冰和風激勵下,圓截面的物體會激發(fā)頻率為ωs的渦致振動,而非圓截面的結構物則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類型的振動:1)振動頻率等于結構固有頻率的馳振(流體流速較低時);2)頻率偏離結構固有頻率的失速顫振(流體流速較高時)。
1)橫向馳振穩(wěn)定性。截面、參數(shù)一般都來源于結構物的風振,和真實覆冰導線的截面有差距。并且覆冰導線的風動參數(shù)還沒有準確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湖北中山口大跨越導線舞動,有專家結合課題研究的需要,進行了部分橢圓覆冰斷面和扇形的風動模擬試驗,并得出了一部分風動參數(shù)。這個試驗對有關研究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也有國外專家做了相關導線覆冰斷面的試驗,但由于覆冰的隨機、復雜情況,這些參數(shù)對舞動的研究需要有很大差距。2)橫向馳振響應。從馳振過程的反饋機制可以看出,馳振是一個能量的積聚過程。在馳振過程,由于風激勵對導線產(chǎn)生能量,并且這個能量是不斷變化的,并輸入系統(tǒng)。在舞動的過程中能量不斷增加,達到積累。這些除了一部分用于能量隨時間的耗散,剩余的能量都將增大振動的幅度。3)激發(fā)模式-鄧哈托舞動。該機理認為:覆冰的非圓截面被風吹向時,會有阻力和升力的合作作用于輸電線路覆冰導線。當升力變化率負值小于阻力時,輸電線路覆冰導線截面才是穩(wěn)定的。
3.2 扭轉馳振機理
扭振是這種類型的舞動一個關鍵因素,只要可以改變系統(tǒng)的扭振特性,即ωθ≠ωy,或者是扭振自激能夠被抑制。這種舞動便可抑制,這就是尼戈爾模式。
3.3 慣性耦合激發(fā)機理
除了橫向激發(fā)模式和扭轉激發(fā)模式外,還存在第三種由于偏心慣性影響的慣性激發(fā)模式。由于在風激勵下,慣性使攻角發(fā)生變化,木板向上運動,由相關的模型可知攻角θ會使升力F發(fā)生變化,由于升力與是同一個方向,將會增大對振動系統(tǒng)的干擾,并加劇橫向振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能量,導致系統(tǒng)失穩(wěn)而形成舞動。由于導線舞動情況的復雜,且由于環(huán)境中各個因素的不確定性,如風速、雨量、溫度和不同的覆冰形狀和厚度,使得舞動模式存在不確定性,同一地區(qū)不同時段或不同線路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同模式的舞動。在上述的三種激發(fā)模式中,其中鄧哈托模式和尼格爾模式的起舞條件不同,哪種模式的自激條件先達到,哪種舞動就先出現(xiàn),上面的三種舞動激勵是迄今為止最主要的研究成果。
4 小結
本章對物體振動的不同類型進行了說明,并闡述了導線舞動的基本概念,同時也對導線舞動形成的因素也做了重點分析。首先對物體振動的不同類型進行了說明,振動分為卡門渦、顫動和馳振三種,并對這三種振動的原理進行了分類說明;其次在由馳振的一種特殊形式引出了舞動的基本概念,也說明了導線舞動的三種形態(tài)及其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再對舞動形成的主要因素做了詳細的分類說明,主要由于輸電線路由于雨雪天氣的覆冰、風激勵和輸電線路自身的線路結構因素。最后對導線舞動的機理進行了重點分析。
參考文獻:
[1] 甘鳳林,李光輝.高壓輸電線路施工[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第一版.
[2] 孟遂民,孔偉.架空輸電線路設計[D].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作者簡介:彭永洪(1987-),研究方向:變電一次檢修技術;馬強(1981-),研究方向:變電二次檢修技術;田興瑞(1987-),研究方向:電氣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