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
摘 要:立體綠化作為一種新形式的造景方法,人們對它的定義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僅僅是應用藤本植物進行景觀的營造,然而藤本植物品種較少,能夠在北方應用并長勢良好的品種就更為稀少,因此,為了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北方城市的綠化率,改善環(huán)境質(zhì)量,本文提出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的概念,為北方城市園林景觀的營造尋求新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立體綠化;城市景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的要求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諝馕廴?、噪聲污染、水環(huán)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植物,作為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zhì)量的一大要素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今的城市,土地可謂是寸土寸金,有限的資源如何能進行合理利用,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探索的課題??臻g,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應運而生,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形式就是對空間這一概念的最好詮釋。
1立體綠化的概念及作用
1.1立體綠化的概念
不同的參考文獻對立體綠化有著不同的解釋,廣義的立體綠化指在不占用或少占用城市規(guī)劃用地的前提下,對垂直的建筑或平行地面的平面進行綠化的一種方式。狹義的立體綠化通常指利用攀援植物對建筑的立面及平行地面的平面進行綠化,如:屋頂綠化、墻體綠化、欄桿綠化、立交橋綠化、陽臺綠化等。本文參照立體綠化的廣義定義,將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定義為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借助工程技術手段,將景觀綠化植物覆蓋在地面及地面以上的各種建筑物、構筑物、其他空間結構表面,利用植物向空間發(fā)展的一種新型綠化方式。
1.2立體綠化的作用
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作為一種新型的綠化形式,區(qū)別于平面綠化,它的綠化率高,能夠通過占用很小的空間就形成比平面綠化高出幾倍的綠化效果。立體綠化不僅能快速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局部小氣候、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而且植物還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生理作用,能夠很好的平衡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
2北方城市三層立體綠化造景方法
2.1合理選擇適應垂直綠化的植物品種
由于植物本身具有喜陽和喜陰的生長習性,因此不同地塊需要根據(jù)朝向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植物品種。在地塊的陽面,選擇種植喜陽植物品種;相對應地塊的陰面,選擇喜陰或者耐陰的植物品種。喜陰和耐陰不同,要根據(jù)具體需要來選擇。耐陰植物是指在光照條件好的地方生長較好,但也能夠忍受適當?shù)氖a蔽,如:側柏。喜陰植物比耐陰植物更不喜歡陽光,不能忍耐強烈的直射光線,要求在適度隱蔽下才能夠生長良好,如:玉簪。
2.2根據(jù)參照物的高度選擇相應植物品種
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的優(yōu)勢就在于能夠占用很小的土地面積營造出大的綠化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選擇植物時要選則合適參照物高度的植物,這樣才能滿足相應的綠化要求,營造出較高的景觀綠化效果。
2.3不同植物種類間的種植配置原則
三層垂直綠化是植物造景中的一種特殊形式,不同種類植物在相互搭配時注意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如:紀念性的景觀空間中,選擇常綠植物,體現(xiàn)一種精神的永垂不朽。
2.3.1形體搭配
中華上下五千年,相對于西方規(guī)則式的造園思想,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多為自然式造園方法。因此,植物在進行不同品種間搭配種植時要考慮選擇自然是還是規(guī)則式種植,如果是自然式則要求喬木、灌木、草花地被植物均為自然式種植;如果是規(guī)則式則要求喬木、灌木、草花地被植物均為規(guī)則式種植形式,這樣才能形成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造景效果。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混合形式的種植方式,即混合式種植,見圖1,灌木和地被植物經(jīng)過整齊修剪,而喬木則采用自然式生長方式,這種造景方法將自然式和規(guī)則式合二為一,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園林景觀。
2.3.2色彩搭配
不同種類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所展現(xiàn)出的顏色不同,不同色彩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也間接影響著人們的心情,好的色彩搭配能夠給人帶來愉快的感受,這就是植物造景為我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的意義所在。在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種植設計過程中,色彩比其他平面綠化形式表現(xiàn)的更為重要。如:西湖邊上桃紅柳綠,與周圍蔚藍色的湖水相互呼應,看起來是那么的和諧與自然,見圖2。
2.3.3節(jié)奏與韻律
喬灌草三層綠化從立面上看通過植物的形體變化、高矮變化呈現(xiàn)出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感,這種節(jié)奏和韻律是景觀空間造景所必不可少的,見圖3。
3北方三層綠化植物品種的選擇
3.1喬木類
常用于北方三層立體綠化的常用喬木類植物資源有以下品種:
4五色草花壇造景
五色草花壇是立體花壇的一種,立體花壇是立體綠化的另外一種造景形式,是工藝技術與景觀園林的完美的結合,由鋼架等材料做成基本形態(tài)結構,然后覆蓋尼龍網(wǎng)等材料,將包裹好的植株用各種有機介質(zhì)附著在固定結構上,表面的植物覆蓋率需達到80%以上,不同色彩的植株密布于三維立體的構架上,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形成色彩斑斕的立體花壇。五色草花壇則是應用五色草來營造立體花壇的景觀效果。五色草,是綠草、紅草(大葉紅、小葉紅)、黑草、白草的統(tǒng)稱,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20厘米,最高可達90厘米,常木質(zhì)化,分枝少,由于五色草生長周期長,養(yǎng)護管理方便,造景速度快等特點,被大量應用于立體花壇綠化中。綏化市近年來在五色草花壇方面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其造型變化多樣,但規(guī)模較小。
5結語
隨著城市人口數(shù)量的不斷增長和城市景觀建設的迅速發(fā)展,規(guī)劃用地面積越來越少,綠地空間從而日漸縮小,城市建設和景觀綠化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喬灌草三層立體綠化作為一種新型的綠化形式,它通過利用喬木、灌木、草花地被植物空間上合理搭配來索取綠化面積,達到節(jié)約土地、增加綠化率、提高環(huán)境質(zhì)量、美化居住環(huán)境景觀的目的。
在綏化市進行三層立體綠化設計時要注意多層次、多景觀帶的利用空間,根據(jù)景觀規(guī)模大小自下而上搭配不同種類的喬木灌木和草花,從而形成復合型的景觀層次。如:在對城市景觀綠地空間進行植物搭配時,最下面一層可用白三葉或者紅三葉等綴花草坪草植物作鋪墊形成綠色底面,接下來可以配置連翹、榆葉梅等小型花灌木作為第一層次景觀造景,再使用金葉榆、垂枝榆等小型喬木或紫丁香、暴馬丁香等大型灌木作為第二層次的景觀造景,最后還可以在最高處配置云杉、白樺等高大喬木作為第三層次的景觀造景。這種多層次的喬灌草立體綠化形式無論景觀效果還是生態(tài)效果都很明顯,而且像綏化這樣的寒地城市擁有豐富的景觀植物材料可供選擇。
參考文獻:
[1] 王仙民.屋頂綠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2] 張寶鑫.城市立體綠化[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
[3] 孫莉.淺談垂直綠化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園林,2006.
[4] 顧美萍.植物材料在立體綠化中的作用[J].北方園藝,2015.
[5] 胡永紅.城市立體綠化的回顧與展望[J].園林,2014.
本文系綏化市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SHSK201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