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月 馬倩雯
摘 要:本文從本能水平的情感設計、行為水平的情感設計、反思水平的情感設計為理論依據(jù),闡述了情感化理念在手機界面中的應用形式。
關鍵詞:手機界面;情感化理念;本能水平
引言
當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被關注,人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物質需求,人們的需求向情感交流、情感互動層次的方向發(fā)展。
在2005年,唐納德·A·諾曼提出了“情感化設計”的概念,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提出情感設計理論,以本能、行為、反思這三層人類大腦操作的特征為理論基礎,闡述情感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他認為產品必須是有吸引力的,有效的,可以被理解的,最重要的是有趣味的,能夠使人快樂。
界面中情感化的設計其實是一種“創(chuàng)意工具”,就是通過各類形狀、顏色、質地等造型元素的完成,來表達和實現(xiàn)設計師的思想和設計目的,是一種著眼于內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設計理念。
其中,這三種層次的理論基礎可以對應于如下的設計特點:
(1)本能水平的情感設計>外形(美觀性、趣味和幽默感);
(2)行為水平的情感設計>使用的樂趣和效率(功能和易用性);
(3)反思水平的情感設計>理解、記憶與自我形象產品個性。
1本能水平情感設計
“所謂本能情感是指人對產品的一種無意識的直覺,也就是消費者在第一時間看到產品時所產生的一種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它是由產品外觀呈現(xiàn)出來的某些特性所引發(fā)的。”本能水平是人類大腦中最簡單和最原始的部分,主要包括視、聽、觸、味、嗅五感為基礎。人類是視覺動物,觀察和理解的外形都來自本能。若是視覺設計原理越是契合本能設計水平的思維,那么設計就越有可能讓人接受和喜歡。因此,視覺層面的情感是用戶或消費者對手機界面的本能的看法。
手機UI界面視覺層面的情感化要素主要是指手機界面上的布局設計,圖形、色彩、文字等這些直觀的,并且與人類的審美元素相一致的這些設計元素,這些因素從視覺沖擊力上直接影響用戶的情緒。它們互相配合、互相輔助,成為一個互相關聯(lián)的整體。
2行為水平情感設計
界面的操作層面關注的是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用戶是否能夠達到操作的目的,同時擁有良好的操作體驗,因此一個好的行為設計(操作層面的設計)包含兩項要素:功能和易用性。
功能能夠滿足使用者現(xiàn)實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使用者潛在的需求。如果產品沒有什么功能或沒有說明好處,那么產品也就基本上沒有什么價值??捎眯允侵笧橛脩籼峁┑漠a品易于學習和使用,能夠有效地減輕記憶的負擔,使用的滿意程度等。用戶在選擇手機時,通過對界面的選擇、體驗、參與,這一過程中會使用戶與界面產生交流,并產生某種心里上的反應,這種反應被劃分為行為情感。這種行為情感直接表達了用戶對產品的滿意程度。所以外觀和設計原理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其功能和易用性。在設計的大部分行為級別中,功能至關重要。
行為層面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能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是不是一個有趣的操作體驗。一些精心設計的產品最終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操作目標,那么其他的一切也就變得不重要了,這個設計注定是一個失敗的設計。所以一個優(yōu)秀的界面設計師,首先要抓住用戶的心里需求,借助行為情感所帶來的優(yōu)勢,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吸引用戶完成相應的指定操作,最后實現(xiàn)目標。所以一個好的行為水平設計是至關重要的。
3反思情感水平的設計
界面設計中反思情感是指界面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引起了用戶的聯(lián)想、共鳴與思考,最后生成一種高端的、深層次的心理感受,如溫暖、甜美、悲傷、嘆息、敬畏等。從“產品”到“思考”再到“感受”,這是一個整體過程,是反思層面情感認知的最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體驗到潛在的思考和情感的全部影響。在較低層次的本能和行為上,只存在感覺,不存在解釋或意識。我覺得對于情感反思的設計師來講,因為與人類的環(huán)境、文化、身份等深層次的思維和心理緊密相連,所以歸納要點難度較大,而且有些因素也比較難指出非常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經(jīng)過分析后發(fā)現(xiàn),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1)理解(文化思想和符號);
(2)回憶和自我感覺;
(3)產品個性。
因此,手機界面設計師應該著眼于用戶或消費者的長期感受,只有在手機界面、服務和用戶之間建立情感關系,通過交互操作,影響用戶的滿意度、記憶等對品牌好感,培養(yǎng)對品牌的忠誠度,最終品牌已然成為情感或載體的代表。
4結語
一個優(yōu)秀的手機界面設計,既可以使界面的美觀變得有品味,又可以滿足使應用程序操作中的功能性和易用性,同時,充分體現(xiàn)手機應用界面的定位和個性化功能特點,從而,使用戶在手機界面操作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美)諾曼.付秋芳,程進三譯.情感化設計.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 (法)羅蘭·巴特爾.符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